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曹燕 《文教资料》2011,(2):121-123
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师范院校视唱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改善视唱教学的对策,以有助于改变视唱教学的现状,创新视唱教学的方法、手段,提高视唱教学的质量,为培训出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视唱教学是高职音乐专业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对于高职艺术院校学生视唱教学,包括视唱教材选用、正确视唱方法、节拍的掌握、多媒体的运用等多方面的视觉来探索高职视唱教学.  相似文献   

3.
传统视唱教学方法仍以单纯视谱练习为主是视唱教学质量无法有革命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多种方法改善传统视唱教学、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功能增加视听立体的视唱内容、传统视唱教学和现代视唱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等三方面,是现代音乐教育视唱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视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为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视唱教学,关注农村初中学生视唱能力问题,是作为一线教师的基本职责。面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视唱能力低下的现状,从教材内容、教学理念、心理因素三方面进行剖析,找到原因所在。再从重新看待视唱教学、备课落实、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等若干个策略给予解决,从而逐步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视唱水平。  相似文献   

5.
视唱是一种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视唱教学是音乐的基础科目。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课实践中,学生感到最困难、最头痛的就是视唱。因此,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师就应该注重抓视唱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视唱目的,  相似文献   

6.
视唱教学在五年一贯制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视唱教学的教材选择、如何养成好的视唱习惯以及训练方法、能力评估等方面进行尝试探索,以图提高视唱教学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视唱教学是视唱练耳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培养学生的多种音乐感觉,帮助学生积累音乐语汇。在视唱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视唱时要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唱习惯;二、视唱教学要培养学生准确地表现音乐的能力;三、视唱教学要与相关的理论知识(基本乐理、曲式等)的实际运用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视唱的意义,视唱应与乐理、练耳相结合进行教学,中小学视唱教学中的不良现象极其克服的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燕 《辅导员》2014,(9):71
正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视唱的教学学生常感到单调枯燥。所以,教师本身除了了解学生视唱的教学目的外,还要想办法改进视唱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并运用视唱教学的原则。一、由简入繁、类比、归纳、巩固提高。由简入繁的原则是学习任何知识及技能技巧的原则,在视唱教学中尤其要强调这个原则。这个原  相似文献   

10.
视唱是学习乐理、唱歌、器乐的基础,也是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的基础。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可见,视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视唱教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和视唱能力,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提出发声方法、声音、感觉是统一的,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者的相关性和同一性,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发声法、仿声法和寻感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认为以仿声法和寻感法为先导,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适合声乐术科特点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夜诵”考     
班固《汉书·礼乐志》中提到了“采诗夜诵”这一制度,对“夜诵”一词的解释历来多有不同。根据与班固同时的马廖给皇太后所上疏中提到“夜诵”一词的确切含义,可以断定,班固所说的“夜诵”指的是“夜中歌诵”,但这种夜间的歌诵是有特殊含义的。其司职者为宫中的盲乐师瞽嚎,内容为采自民间的“赵代秦楚之讴”,方式为配乐配曲的唱诵,其目的则是要让最高统治者得以观风知政,从而实现劝诫教诲的功用。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同质搭配和异质搭配练习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培养兴趣,充分发挥个性,扩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体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钢琴弹唱结合”教学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弹唱结合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注意力分配的训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采用手弹曲调口说话、诵诗或呼拍、同音反复弹唱、哼唱、默唱、模糊唱词、轻声唱词、自编曲调、“乱”弹“乱”唱等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并注意早期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弹唱结合。  相似文献   

15.
技艺结合是高师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文章从歌唱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入手,具体论述了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配合训练方法,并指出加强艺术实践是进一步提高技艺结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声乐演唱中有七个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弄清这七大问题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是迈向民族声乐的教学和演唱的一条成功的大道.反之.如果不能弄清这些基本问题,学习民族声乐就会寸步难行,甚至产生各种嗓音疾病.这七大基本问题分别是:一、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的气息,二、民族声乐演唱的标尺--共鸣,三、民族声乐演唱的关键--打开喉咙,四、民族声乐演唱的核心--咬字吐字,五、民族声乐演唱的难点--真假声结合,六、民族声乐演唱的目的一声情并茂,七、民族声乐演唱的必然阶段--字声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现行体育选项课的诸多不足,本文提出了乒乓球选项课应该向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迈进的观点,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与有效的。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有助于乒乓球指导教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技术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中共根据新时期的战争特点,及时地作出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转变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华北地区兴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游击战争。重创了敌军,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讨论意识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意识就是心理过程,是思维及想象,是智力形象的活动,具有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