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是组织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而领导者则是在团队中处于首脑位置、行使权威与决定、致力于实现一定的目标并在其行为过程中,施加影响的人。由于他在团队中处于特殊的首脑地位,所以他具有对团队及其成员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一种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履行职责时必须产生的社会角色。陈云同志认为,领导活动不是领导者的一种自我行为,而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相互关系,是  相似文献   

2.
1、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 群体,是三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依赖所构成的集体,群体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所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所构成的团体,如学校、班次等。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由成员自愿结合的带有共同利益和明显色彩的小集体。其明显色彩泛指成员间某种观点、某种爱好和兴趣的一致性。在社会的任何阶层、团体或部门中,非正式群体总是必然地存在着,而且对正式团体的工作常常发生作用和影响。因而,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发现、分析和研究本部门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情况,正确认识其在本部门中  相似文献   

3.
严珍  耿有三 《天中学刊》1998,13(6):124-124
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领导者领导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来完成的,没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意味着其领导资格的丧失。领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以其身冲个性特征有效地影响与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构成的,对别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在权力影响力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它对人的影响是有限的。非权力影响力是靠领导者自身的个性特征与行为所形成的,它比权力影响力具有更大的影响。领导要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领导者要实现其领导功能,关健在于他的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是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方面构成。权力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等构成的。这种影响力以“法定”为支柱,以权力为核心所形成的。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说的小道消息是指在社会组织中传播的非正式信息。个人与他人交流的本能是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正式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是其存在的客观因素。在社会组织管理中,领导者一定要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小道消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议领导权力的扩张和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领导权力,是指领导者凭借其强制力和影响力统御被领导者的一种特殊力量。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领导权力主体,即领导权力的领导者、领导机关或领导集团;二是领导权力客体,即领导权力的作用对象;三是领导权力主体作用于领导权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说的小道消息是指在社会组织中传播的非正式信息.个人与他人交流的本能是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正式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是其存在的客观因素.在社会组织管理中,领导者一定要采取一切措施,避免小道消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当代中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寝室等正式组织而言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尽管它与正式群体相比不稳定,人数少,但其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9.
管理心理学认为:领导的实质是—种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影响和改变对方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一般把领导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通常是由领导者的职权来体现的。它是由上级授予个人的职位和个人的资历等因素而拥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性的权力。它通常包括领导者拥有在其职责范围内的权力所产生的一种控制力,并能使他人行动就范的一种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是由领导者自身的品格、学识、才能和情操等因素构成的,它通过领导者良好的自我表现而获得群众的敬服和顺从。  相似文献   

10.
管理心理学认为,领导的过程,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发挥领导功能,带领群众实现组织目标,关键在于领导有没有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思想和心理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领导的影响力是实现领导功能的基础。下面我想就什么是领导、领导人的权力、领导人如何提高影响力等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在学校里,领导者必须是对被领导者有影响力的人。一个领导者能否成功地实行领导,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对下属是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假若一个学校领导者对教职工没有影响力或影响力很小,领导的功能就无法实现。影响力是每个人都有的。所谓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社会赋予领导者个人的职务、地位和权利构成的,为掌权者所特有。在学校里,每个校长都掌握一定权力,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非正式群体一、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它是在组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群体一般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正式群体是为了达成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机构。正式群体在学校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它是在有关管理机关的领导和规定下,按一定  相似文献   

13.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不经正式规定而在正式组织内部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班级中非正式组织是学生间的友好、结伙、冲突、对立等自发性结成的。在我国学校中,学生间有组织的关系对其自发的关系处于支配的或主导的地位,对学生有较大的救育影响作用。然而,班级中非正式组织(少至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组织,其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高校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游离于高校正式组织之外,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或相近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和谐稳定,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实现领导功能,关键在于领导的影响力。可见,领导者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目标的实现、决策的实施、领导效能的发挥和单位管理的好坏。学校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结构是指广泛存在于组织之中的人际关系形式。在实际组织中,由于这种关系形式都是其成页在人际交往中自发产生的,因而它往往对正式结构产生某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非正式结构有其合理的存在根由,对组织既有不利影响又有积极作用。只有正确认识非正式结构,才能避免其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如何,对他发挥领导的功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者的素质是与领导功能密切相关的。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的过程。领导者之所以能够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奋力去完成任务,就在于具有领导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一定的职务,有职就有权。领导者凭借着手中的权力,指挥、组织被  相似文献   

18.
管理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所谓权力因素是指用规章、制度等带有权力性质的东西来促进管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非权力因素是指摒弃了权力的参与,被管理者自愿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不带强制性。学校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非权力因素在学校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对非权力因素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发表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非权力因素体现在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之中人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简单地说,人格就是公众对其的认可。每一个人各有其不同的人格魅力。它的内涵主要由品德、能力、处事风…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领导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是承担领导责任,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领导者之所以能够率领被领导的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就在于其具有领导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过去,主要是以职权为基础来实施领导。而在现代社会,诸如业务的、学术的领导等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地位则越来越重要了。在许多情况下非权力性影响力占着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则是由领导者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就。所以领导者的素质如何,对于发挥领导功能,完成领导所面临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者梅奥教授(E·Mayo)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1924—1932)中相对于正式群体第一次提出的。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是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如中小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以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小团伙等,而学校中存在的学生少先队组织、学生会、班组、班委会、团支部等就不属于非正式群体,是正式群体。由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