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寓言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法可以为学生学习寓言搭建鹰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比较阅读法教学寓言,必须遵循寓言的文体特点,尊重学生的学情、精心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内容,设计好比较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寓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借助阅读记录表,读懂寓言,比较寓言,发现寓言的写法。2.运用学到的写法,学会自主创编寓言。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观察,领悟寓言故事的写法,创编寓言故事。【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师:(板书:寓言故事)提起寓言,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吧。我们以前就学习过寓言,一起跟随图片来回忆一下吧。(出示图片: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守株待兔)这些都是中国的寓  相似文献   

3.
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寓言阅读对儿童内心审美期待的引领作用,在教学中可从形象的丰富美、语言的独特美、寓意的哲思美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从而开启寓言的审美阅读之门,实现寓言教学的美丽转向。  相似文献   

4.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深受学生喜爱。寓言教学应当遵循寓言的文体特征,择定寓言文本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阅读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学会怎样阅读寓言、理解寓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专题阅读《伊索寓言》是基于教材文本的拓展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读寓言知故事、品语言悟形象、明寓言长智慧等几个环节,同时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主体感悟,注重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体会理解寓言的特点,明辨是非善恶。  相似文献   

7.
一、联动的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寓言故事类"专题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海报式"问题的收集和交流,学习运用"品读关键语句,感悟寓言道理"的讨论法. (3)在寓言故事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续写. 二、联动的教学过程 1.说说寓言,读读寓言 师:在《寓言两则》中,我们又新读了哪两则寓言故事? 生1:《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师:以前,我们还读过什么寓言故事? 生2:我们还读过《守株待兔》. 师:课外,大家也一定读了不少寓言,你们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9册第12课三则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从《伊索寓言》中选取)。【教学目标】在比较阅读中体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1.揭题,齐读。2.组织交流:你了解的伊索及《伊索寓言》。二、对比阅读,体悟"多角度阅读"的方法1.浏览《狐狸和葡萄》,指名简单说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寓言是一种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文体。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不少的寓言。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情境表演、正反对比和群文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寓言的内核,理解寓言包含的深刻道理,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 ,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 ,学会怎样阅读寓言、理解寓言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2 .掌握寓言的特点。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方法 :点拨法 ,讨论归纳法。一、课内自读检查预习。1.查字典 ,解释下面的词语。(1)彼岸 :对岸。  (2 )暮色 :傍晚昏暗的天色。(3)作孽 (ni埁) :造孽 ,作邪恶的事。(4)受惑 :受到迷惑。(5 )屈从 :对外来压力不敢反抗。2 .阅读课文 ,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二、导入新课1.关于寓言①讲述《老人和他的儿子们》寓言故事。 (选自《伊索寓言》) :…  相似文献   

11.
寓言是儿童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教师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启智""明理"中"育人",在"表演"中培养语文的综合素养,是寓言教学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寓言教学不能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孤立地进行,而应该把它放入整个语文教学的体系中去思考。既教书又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伊索寓言》是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要推荐书目。从主题看,这本书既是民间故事集,也是经典寓言集。经典寓言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优秀文化的传承等众多功能,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明晰道理,增强思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寓言经典?下面,笔者以《伊索寓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为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亲历阅读过程,探索在自主阅读中建构阅读经验和方法,主动建构阅读策略和实现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定向阅读,把握寓言的艺术特色,感悟写法; 2.展开想象,遵循寓言的创作原则,编写寓言; 3.在创作寓言的活动中,体验寓言的魅力,接受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周亚军 《广西教育》2012,(29):4+10-4,10
一、寓言教学中的困惑 寓言,顾名思义就是有所寄托之义,其以寓意明确、比喻形象、故事短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都收录了多篇寓言作为课文,许多家长甚至把寓言当作教育孩子的启蒙读物。  相似文献   

15.
于强 《教学与管理》2015,(11):34-36
文选型的教材编写体式决定了课文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既是语文学习的材料,也是学习语文的材料。因而,寓言的教学,不仅是阅读寓言的过程,也是学习阅读寓言的过程,更是学生形成寓言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即经验,经验即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清晰的阶段性目标会指明课程推进的方向,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然而,当以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审视时,则会发现当下的寓言教学存在着学段目标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培养阅读能力:强化语境观,理解语句,概括含义,把握观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2.走出文本,提高语文素养:走近钱钟书,勤读书善思考;寓言个性化解读;寓言创作尝试。教学难点难点:理清思路,把握主旨。重点:强化语境观念,理解重要语句,把握作者观点。教学方法研读法:走出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的误区。点拨法:使学生研读有法可依,避免盲目。教学思路一、激发阅读热情教师可先背诵钱钟书的一些名言,再引出其人,简要介绍。目的: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以及阅读文章的热情,为课后阅读其作品创造氛围。二、感知文章基调学…  相似文献   

17.
文选型的教材编写体式决定了课文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既是语文学习的材料,也是学习语文的材料。因而,寓言的教学,不仅是阅读寓言的过程,也是学习阅读寓言的过程,更是学生形成寓言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即经验,经验即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清晰的阶段性目标会指明课程推进的方向,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然而,当以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审视时,则会发现当下的寓言教学存在着学段目标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是教学的难点。本文采用"文白比较"阅读策略,即对文言文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逐步推进对寓意的深刻理解,促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言的德育作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和感知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有人倡导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寓言意义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寓言和童话很接近,所以,首先要认真区分。寓言与童话的共同点是:两种体裁都是运用拟人或想像的手法虚构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点在于:童话重在表达一种感情,而寓言重在说明一个道理。阅读这两种体裁的文章,重点就在于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其他内容则与记事文章相同。新课标·六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五)寓言、童话类文章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