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音乐创作教学是指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进行创造性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创造能力和音乐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本人针对小学音乐创作教学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利用五星教学模式"面向完整任务——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运用——融会贯通"作为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  相似文献   

2.
廖遐龄 《天津教育》2020,(4):131-132
在进行高中音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创编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进行培养,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音乐思维,通过创编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乐,以此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满足,通过创编的手段,让学生音乐创作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境禧 《新疆教育》2012,(23):105-105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音乐活动的价值和情感的升华。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从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让他们在欣赏中发现美,获得美的体验,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情操。这是音乐欣赏的核心目的和必然结果。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生动精彩的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或多或少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和摸索,也总结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音乐实践活动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节奏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灵魂。但教师单纯地讲解音符时值和名称时,往往注重其抽象性,将要表示的音响、运动和情感割裂开来。这时,我们灌输着技巧、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歌曲、音乐欣赏、歌表演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善于抓住一切可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音乐实践能力。一、通过创编律动培养实践能力,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律动,用律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于音童 《考试周刊》2014,(78):178-178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除了要在课堂学习中提高音乐能力和素养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和巩固音乐知识,形成较强的音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音乐教材,根据学生兴趣开展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海南教育》2013,(6):122-122
<正>据笔者了解,对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展开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等单一,活动也是"生硬"形式化,敷衍了事。没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心随乐动,感受精彩。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一、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刘英洁 《文教资料》2012,(3):104-105
音乐教学中实现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渗透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修养有重要意义。音乐文化知识的渗透必须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获得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能力。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有: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音乐风格;利用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语言;设置"文化小论文"的学科综合环节使学生加深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据笔者了解,对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展开音乐综合实践活动,有的教师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等单一,活动也是"生硬"形式化,敷衍了事。没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心随乐动,感受精彩。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一、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且在总目标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从新课标的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课更注重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倡导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活动来作为基本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一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时,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计划得以有效的实施.该文结合音乐创作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创思音乐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此教学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潜能,具备创造音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那么,在欣赏教学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我认为,摆正欣赏教学中"听、讲、动"的关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武瑞玲 《考试周刊》2010,(33):40-41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它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艺术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主体行为。在音乐美学诸多的研究门类中,集中体现人的主体行为是音乐实践。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音乐创作实际上反映了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我围绕音乐实践的三个方面来谈谈音乐的艺术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16.
霍如广 《成才之路》2012,(19):71-71
正音乐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音乐活动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强调自主学习。若教师艺术化地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一、审美素养音乐活动设计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实施美育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审美的前提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音乐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我认为,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  相似文献   

18.
徐媛 《儿童音乐》2013,(9):62-6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是最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科,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在低年级的音乐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经常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尝试到创造的快乐。下面是我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相似文献   

19.
钟英 《儿童音乐》2013,(6):71-73,55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说到:"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艺术魅力……"其过程与方法也强调"体验与模仿"。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实践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音乐活动。确实,在音乐教育中,几乎所有的音乐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如表演、指挥、即兴编创等。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音乐活动中,音乐教师都要善于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创造、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面对眼前四十多双渴望的眼睛,真正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课堂的快乐与获得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成就感是多么的困难,很多情况下都往往是少数学生参与了课堂的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指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创作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究竟如何开发与培养中小学生美的创造力呢?笔者的新思路是在师生"同玩、共乐、创美"六个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