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前不久出版的《敦煌吐鲁番本文选》,与上海接踵面世的《文选集注汇存》,桴鼓相应,是构建文选学的两大基础工程。与通行的敦煌文献的图录书影相比较,中华本有两个明显的特色:专门集中和收罗富赡。《昭明文选》写本在敦煌遗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知名作家,殷谦却对我国文坛前景忧心忡忡。殷谦说:“有许多文学爱好者甚至包括一些作家都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现在的‘作家’?之前的作家和那些同样是出版了很多著作的‘网络写手’有什么区别?我想,这个问题无论是什么答案都毫无意义,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真正的作家了.包括我自己,  相似文献   

3.
自从所谓的纸书无用论和实体书店消亡论被吵得风生水起,就三五不时地听到有朋友弃传统出版投奔数字出版。看着那些人风风火火地奔向数字出版各个岗位,仿佛中了大奖的样子。我曾经看过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为什么提它?数字出版是内容产业的一  相似文献   

4.
作家戴厚英最近在《新民晚报》发表《并非小气》一文,内中说,常常有人写信来向我讨我写的那些书,按说,我都应十分爽快地将书寄给他们,遗憾的是,我没有。所有的作品都仅存一本了,有的连一本也没有了。也曾购买过为数不少的样书,一本一本地送出去,可是总有送完的时候。在大陆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两本中短篇小说集,可是市场上卖完了,出版社没有再版,我自然也断了书源。还有三部长篇小说,一本散文集是在香港出版的,印数很少,价钱又贵,送出去几十本,就把所得的版税送掉了几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宋元书景》考——兼论百年前古籍书影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书景>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民国年间的古籍书影编纂,但学界对于<留真谱>和<宋元书景>的关系、<宋元书景>的成书过程等问题,至今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忽视了其在目录版本学上的地位,本文从<宋元书景>编者与民国古籍书影史与版本目录上的地位加以揭表.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已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倒不是怕网络文学写手们的围攻,是不愿意惹那些哄抬网络文学的“网霸”们的“骚”。当今之时,谁敢说网络文学一句真话,那些“吃”网络的“文学批评家”们就会骂你是棍子,骂你是乡巴佬。我是中国第一代网民,我不仅“冲”中文网,我还“冲”外文网,如果你有办法侵入我的电脑,你一定会对我浏览过的网站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7.
李跃珍  刘励之 《图书馆》2005,(2):107-109
分析了书刊、报纸应用书影的现状,说明了书影产生的原因,为开发书影作出了具体的设计和策划。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之际,由程宸先生编著的《毛泽东自传珍稀书影图录》一书,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化部审核,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并于2009年12月26日在新华书店发行与各界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对<中国出版通史>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参与这项出版工程的所有领导和专家表示敬意.我刚拿到座谈会通知时,觉得这是件好事情,我要去参加研讨,参加学习.紧接着我就收到了九卷本的<通史>,我一看吃了一惊,原来想象的出版通史是一卷本或两卷本,没想到是按时代分类的九卷本.可以说接到邀请时我是心动,看到书后我是震动.  相似文献   

10.
1 1998年3月的最后一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出版业受到了一次震撼,那就是德国的贝塔斯曼出版公司以大约近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最大也最为著名的兰登书屋。兰登书屋曾经出版过为数不少的中国作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一般来说大都是赔本生意,但是兰登书屋不怕赔,也赔得起。如此具有世界气派的美国的大出版公司一夜之间竟然被外国公司并购了。有人指出这是1998年世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1998年8月初,我向邀请我访美的美国新闻总署提出要造访曾跟漓江出  相似文献   

11.
单翮 《出版史料》2007,(1):98-101
张秀民是海内外知名的印刷史专家及安南史研究学者,2006年12月31日,是张秀民的百岁诞辰。此前,浙江古籍出版社为祝贺张秀民百岁寿诞,出版了《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这部著作自第一版出版之后,张秀民就一直在修改订正。此次出版,在他的外甥帮助下,先后改正讹字错句八十余处,修正了第一版的不足之处,增加了大量书影,补充了宋代刻工表、活字本的形式与内容等部分,并重新编制了印刷史论著目录,使原书从五十万字增加到七十余万字,为学术研究又作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励之 《图书馆》2001,(4):43-45
本文论述了书影的四种基本属性和四大功能,对书影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3年前,有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刘宾雁报告文学选,书名叫做《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该书一位责任编辑在题为《历史无情历史有情》的《代序》中这样写道:“《关于不会说假话的中国人的故事》,本是宾雁一篇未曾发表的报告文学的篇名,是我特意挑到这里用作书名  相似文献   

14.
一本色调素雅、印装考究的小书摆在我的面前.质朴的封面上,一帧书影衬出一幅十分简洁传神的速写肖像:清瘦的面孔、稀疏的白发,明亮的镜片后面,是专注深邃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仿佛正倾吐着睿智热诚的语言……欣赏了崔注中的速写佳作之后,我们还是细细浏览一下这位书装界老前辈张慈中先生半个世纪的杰作之林吧.  相似文献   

15.
李汀 《出版参考》2010,(10):I0006-I0006
民营出版公司磨铁公司老板沈浩波曾为FT中文网写过一篇文章说,民营出版几乎垄断了国内畅销书市场。这句话不是吹牛,那些销量动辄百万的畅销书有几本是国营出版社制造的昵?  相似文献   

16.
因考虑我做副刊的缘故,不久前,皖籍台湾《联合报》老记者吴心白先生特意邮寄一本书托人带给我,这本书是台湾副刊界老前辈、时年95岁高龄的孙如陵先生2008年在台湾出版的新书《副刊论》。孙老前辈把自己半生做副刊的经历和编辑体会写成书出版,让我们副刊晚辈看了不免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史料》2008,(1):4-11
在全国,北京是第一家专门编纂期刊志书的。《北京志·期刊志》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专业期刊志,由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全书记载了自1872年北京地区出现第一本中文期刊开始,至1993年底一百二十多年间的期刊出版行业的历史和现状。本文系《北京志·期刊志》的“概述”部分,题目《北京期刊事业的发端及其演变》是本刊拟的。经《北京志·期刊志》编者同意,连同该志的部分期刊书影(见本期插页)一并交本刊发表,以飨读者。谨向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致谢。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蚕丝:钱学森传》作者:张纯如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45元本书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描写钱学森的一生,特别是他在美20年人生历程。《纸年轮》作者:张冠生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定价:39.8元以书述史,上溯1911年,下延至今。百年书影见证百年中国的思想激荡、社会变  相似文献   

19.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拜读了陈昕等著《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的清样。 1983年,在第一届全国出版年会上,我发表了《出版物的特殊性》。这篇文章的副题是《出版经济学绪论》。顾名思义,我是打算写一本出版经济学的。此后,我虽然发表了几篇有关出版经济学的文章,但由于主观上缺乏进取,客观上事务太多,至今仍然拿不出一本《出版经济学》。看到《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深感本书的研究课题与本人志向有异曲同工之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对  相似文献   

20.
书的衣裳不仅起着传达书的文化信息的作用,而且,书影本身,也自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书影还是一种以最直观的形式,映照出读者阅读流变、审美时移的图书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