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社会调查、历史研究、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CBA联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我国CBA联赛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战略取向。我国CBA联赛的发展路径包括:"渐进式"改革CBA联赛的组织管理体制;发挥后发优势,借鉴NBA成功运营模式;完善相关制度,突出中国篮球文化特色;拓宽职业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渠道,提升CBA联赛人力资源的素质。CBA联赛发展的战略取向主要包括: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CBA联赛的管理与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CBA联赛品牌;加快CBA联赛组织的实体化进程,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俱乐部制度建设,做大做强职业篮球产业;扩展CBA联赛劳务要素市场,完善职业篮球人才链。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已走过15个赛季,联赛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校园体育品牌.随着CUBA联赛的发展,一些优秀运动员也逐渐在CBA联赛中崭露头角.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CBA联赛中现役CUBA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情况和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UBA联赛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合理建议.期待CUBA联赛中的更多优秀篮球人才能够进军CBA联赛,使CUBA联赛成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摇篮.  相似文献   

3.
王胜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17-518,528
CBA对我国的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目前CBA联赛各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去向却都是难题。在概括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促成两种联赛在人员选拔与使用上的接轨,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是对CBA与CUBA都有利的选择,也应该是我国篮球体制发展的未来趋势、CBA篮球联赛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CBA何时能够挣足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赛季,中国篮球联赛向“职业化“迈进,推出了主客场制的CBA联赛。CBA联赛的推出激活了中国沉寂多年的篮球市场,不仅保持了篮球在中国的“大球“地位,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篮球迷,CBA联赛培养出来的以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为代表的一批球星让世界都注意到中国这个篮球市场,这恐怕是CBA联赛最大的功绩了。不过,圈内人都承认CBA联赛只是一个“半职业化”的“职业联赛”,球队主体产权不明晰、经营权受限制、市场开发滞后,足以让那些挂着“俱乐部”牌子,却行使不了全部权利的球队喟然长叹,联赛走到第9个年头,赢利,对各个俱乐部来说,还是一个奢望——  相似文献   

5.
NBA与CBA管理体制比较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NBA与CBA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总结出NBA职业篮球管理体制的优势与CBA在该方面的不足,同时提出发展CBA联赛的几点建议,即成立CBA大联盟;开发、培育中国篮球市场;培养优秀的市场管理、经营人才。  相似文献   

6.
CBA联赛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对CBA联赛规则的稳定性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认为:CBA联赛规则的稳定是联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完善CBA联赛的各项制度,吸引更多篮球爱好者对CBA联赛的关注,才会增加CBA联赛的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提高CBA联赛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7.
CBA联赛市场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CBA联赛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CBA联赛市场存在两类供给主体,即职业篮球俱乐部和职业篮球竞赛组织机构。前者是职业竞赛服务产品的供给主体,后者是无形资产类产品的供给主体;我国CBA联赛市场的需求主体主要有球迷、赞助商、媒体和地方政府,体育中介服务机构主要承担CBA联赛市场商务推广活动的中介代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绩效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绩效方面,我国职业篮球市场消费主体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比较稳定;目前绝大多数职业篮球俱乐部都是在亏本经营;CBA联赛商业推广权的销售价格在10年时间里上升幅度大。2、社会绩效方面,CBA联赛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社会关注程度提高,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CBA联赛整体比赛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参加比赛的国家队队员,竞技能力和实战水平的提高;同时,CBA联赛市场价值的提升,也对中国男篮市场价值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CBA联赛是目前中国本土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事,从1995年开始职业化以来,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磨难,在赛事营销过程当中出现过许多的问题,也获得过许多的教训,但其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CBA赛事营销的基本现状、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CBA赛事营销策略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与产业化的进一步加剧,CBA赛事在营销过程当中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将会更加严峻,特别在当下外有NBA赛事的强势竞争,内有营销手段单一、人才缺乏、体制落后、观念僵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双重压力之下,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CBA赛事营销过程当中就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身优劣与不足,完善管理体制,运用科学的市场营销手段,确保CBA联赛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获得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我国职业篮球领域甚至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当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结论对CBA赛事营销的实际运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CBA联赛中频发的球场暴力事件进行分析。结论:在CBA联赛中,球场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篮球市场和联赛的发展。说明CBA联赛的惩处力度不够,监管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憾;反映出裁判执法水平亟待提高,职业球员的职业素养不高,其行为违背职业体育道德规范,其道德失范严重伤害的联赛、球迷和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NBA是世界上搞得最成功的商业联赛,中国其它运动项目的联赛诸如足球中超、篮球CBA,虽说差距甚远,但不以NBA为发展  相似文献   

12.
《篮球》2006,(8)
第二届联通新势力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大超联赛)随着东北大学的夺冠而顺利落幕。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中国篮坛的新生儿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大超联赛只用了短短两个赛季,就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的一面旗帜。尽管在篮球水平上尚无法与美国 NCAA 相媲美,但在球员的培养机制上,大超联赛却正在向 NCAA 看齐。从大超赛场选拔出来的优秀球员凭借着在 CBA 联赛中的出色发挥,表明大超联赛业已成为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解立彬,首届大超联赛总冠军人大男篮主力球员、05-06赛季 CBA 联赛最佳新人、2006年国家男篮集训队成员。他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大超-CBA-国家队"的三级跳。作为第一个从大超联赛中走出来的国家队球员,解立彬成为了众多大超球员的榜样和目标。首届大超结束后,与解立彬同时晋升职业球员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柳鹏、东北大学的卢伟和山东大学的曹振华。在05-06CBA 赛季,他们分别加盟了北京金隅、辽宁盼盼和山东金斯顿。首个大超赛季便涌现出了4名登陆 CBA 的学生球员,这在中国篮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3.
借助"场域"理论对我国CBA联赛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CBA联赛是一个大的场域;从经济场域、权力场域和竞争三个方面对CBA场域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CBA场域的三大惯习:人才惯习、团队惯习和阶级惯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职业篮球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目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分析新赛季CBA联赛外援使用新政策对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带来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得到:在目前CBA联赛外援的制度下,各支球队过分依赖外援的发挥平均出场比赛时间达到了41.2分钟,大大缩减了年轻队员的比赛锻炼机会;在目前我国后备力量的培养模式下,这种制度非常不利于我国篮球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体育》2007,(10):63-63
12年前CBA联赛正式拉开帷幕,一直红火到现在,还有愈烧愈烈之势;9年前CUBA在大学校园刮起了一阵篮球旋风,让全国各知名高校在篮球面前疯狂起来;5年前NIKE高中篮球联赛在全国各地高中迅速串红,特别是高中联赛的好苗子直接进入了CBA职业球队后,高中联赛更让人刮目相看!篮球以其强大的渗透力,迅速超越足球,成为中国大地上的第一运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体育科研》2005,26(5):24-24
中国篮球协会在“CBA 俱乐部高层会议”上提出了“深化改革、整体推进、进一步开创 CBA 联赛新局面”的议题,会议决定下一赛季 CBA 将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并启用新的名称——“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标志——“篮球的面孔”。成立“联赛委员会”——管办分离“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委员会”由中国篮球协会、CBA 职业联赛俱乐部投资人和专家代表组成,通过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委员会章程》和颇受瞩目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方案》。今后所有关于联赛的重要事情,都将由 CBA联赛委员集体讨论决定。《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委员会章程》明确规定:联赛委员会是由中国篮协授权成立,是“联赛的管理机构,全面管理联赛及与之相关的各项事务。”“联赛委员会接受中国篮协的领导、指导和监督。遵守中国篮协的有关规  相似文献   

17.
宋秦 《篮球》2001,(20)
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BA联赛也不例外。经过6个赛季的积累,即将进行第7个赛季的CBA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中国台北篮球进军CBA便是这质变的一个体现。台湾新浪狮参加2001~2002赛季的CBA联赛,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影像资料法多角度、全方位的对CBA联赛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以及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CBA联赛"兼职"教练较多,且英语水平较低;(2)CBA联赛采取少体校-青年队-职业队的选拔模式;(3)外援的引进有利有弊。并给出相应建议:(1)坚持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篮球人才选拔模式;(2)加大对CBA联赛职业裁判的英语培训力度;(3)建立完善的外籍球员管理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CBA中的AB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实行CBA 联赛以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明显提高,比赛精彩纷呈,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也有较大提高。但是在篮球CBA 联赛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比赛中解决和纠正,使中国篮球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CBA联赛外援引进与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燕 《体育学刊》2005,12(4):115-117
通过对我国历届CBA联赛中外援的引进及对其管理的研究,指出目前CBA引援的方式不够完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对外援不合理的使用影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完善引援模式和建立合理的外援管理与使用制度,以期对我们今后CBA外援的引进和管理有所借鉴,同时指出应加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