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系《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拾零》(《内大学报》1988年3期)的续篇,着重从旁对转和开合口的角度,探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一系列读音从中古到今天的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中古“微、影、疑”三母在普通话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不同演变情况的归纳分析,探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的[Φ]声母字大大少于普通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王力、陆宗达先生等认为黴(今俗作霉)、墨、煤同源依次派生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商榷,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具体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煤、黴皆同源于“黑”而并非依次派生发展.黑字早见于金文,而墨、煤、黴产生的时间大抵分别是周朝、秦朝和汉朝.墨的颜色为黑;煤本义为黑色烟尘,煤炭专称则是明朝以后的事;黴指黴黑现象;三字围绕“黑”义同状异所,从六书的角度也表明造字时三字同源于“黑”.黴黑为旁对转;煤黑为对转;墨黑喉唇相转只是现象,文章揭示二字相转的音理在于上古汉语有送气流音声母,黑、墨古音同部位同鼻音又同为入声收—K尾,从音韵的角度也表明三字同源于“黑”.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释了苏州方言中表示"肿"义且俗字写作"海"一词的本字为"脪"字,"脪"字的上古音当为微部字,而《说文》徐铉所注的反切"香近切",记录的则是"脪"字已发生语音变化后的中古音。  相似文献   

4.
喉音与牙音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类,这种活跃不仅体现在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上,更体现在喉牙音内部的声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声转上。声转是喉牙音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乐山方言与英语的语音系统在发音位置、方法和韵律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来自乐山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在语音学习时会无意识地将乐山方言音迁入,从而导致英语口语带有方言口音。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英语标准语音习得,还影响了听力能力构建。通过分析乐山方言与英语语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找出学生易产生负迁移的地方,提出要有意识地避免方言音的负迁移作用,通过调整语调、发音位置和语音节奏等形成英语“标准语音”的对策,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于母语为毕节方言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音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插音、替换、删音三种现象是该类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中最常见的错误,其中插音、替换发生的频率较高,容易在中介语中凝固沉淀下来,形成语音僵化现象。用优选论对母语为毕节方言的大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插音、替换现象进行解释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九溪是贵州安顺市的一个典型屯堡村寨,属于屯堡方言的九溪方言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有同有异.本文着重以图表方式比较九溪音与北京音的声韵调,力图了解二者相互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和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广雅》177组单音节同源词,有音同、音转、音同音转、混合音转等四种语音关系类型,以音转为主。声转规律表明,声母流转,韵部以叠韵为主,声母关系的远近,与韵部流转频率的高低密切相关;韵转规律表明,韵部流转,声母以双声为主,韵部关系远近,与声母流转频率的高低紧密相连。《广雅》单音节同源词声转和韵转规律体现了汉语同源词音转规律的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汾阳方言是晋语的一种地方变体,存在分音和合音这两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在广泛搜集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分音词和合音词在语音变化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其在语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上的特征。在这一基础上,阐述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在共时平面上的联系及其历时演变。一方面有利于补充完善汾阳方言语音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入认识汉语方言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如何利用文白异读来确立一方言的语音层次,强调应区分文读音和文读层音、白读音和白读层音;二,分析了文白异读所涉及的各种复杂的语音层次;三,讨论了文读层音与白读层音之间的关系,强调文白异读是不同方言系统在共时音系中的叠置的说法是不全面的,文章最后否定了北京话白读层音是由文读层音"衍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方言环境下的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语际迁移既是英语语音学习常见的现象,也是语音习得的过程。以江苏省方言区的一些方言点为例,基于方言及母语迁移视阈,客观看待语音学习现状,采取出于语音、归于语音的路径,就地论“音”,激发辨别能力,因“音”利导,使英汉语音互识、互证,解决语音语际迁移“逆差”现象,构建语音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宋人音释中包含有各种不同性质的音切 ,应进行甄别、离析 ,取同一性属的音切进行考察。宋代通语音不仅存在 ,而且对当时文人的影响甚深、流播甚广 ;现代吴方言、客赣方言语音上的一些重要特点 ,宋时已经存在。宋代通语音中有比《中原音韵》更接近今音的因素。据宋人音释 ,可证宋代韵书中有许多反映“时音”的音切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语音“变转”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转"是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变转"理念是贯穿其古音学理论的重要线索。其要点在于:(1)"音变"与"正音"配合,揭示古韵系统向今音系统各韵的演变。正音发生敛侈变化而分化出新韵,"音变"是同一韵部内部古今语音的变化。(2)"音转"与"古本音"配合,揭示古韵发展演变过程中偏离常规演变方向的例外变化,发生变化以前的那个音是"古本音"。(3)据"变转"及其时代定古韵的分合。(4)据"变转"考察音韵失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雪梅 《考试周刊》2010,(33):108-109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庄河方言语音与英语语音的发音差异,阐述了庄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从而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英语发音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庄河方音对本地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别声母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干扰上。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音是英语教学中的初始步骤,同样也是重点内容,通常方言会对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对象通常会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自觉地将其与母语进行对比,进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英语语音表达方面有其鲜明的地区方言色彩。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重庆方言对英语发音学习的影响角度出发,对比了英语发音与重庆方言之间存在的显著音差,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两者之间的鲜明差异,从而在英语发音方面克服方言的负面影响,提升其语音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音还原法发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对音还原法对同时异源的语言的读音进行横向的对比,探求古代汉语的音值,最重要的是发现对音条例,分析条件,甄别语料,恢复对音时丢失的语音信息、还原实际语音。  相似文献   

17.
喉音与牙音应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系,这种活跃不仅仅因为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更因为喉牙音内部的互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相转。音转是喉牙音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嘉应学院学报》2015,(6):71-76
闽东方言南北片语音差别较大,但闽东方言北片的福鼎方言语音系统却与《戚林八音》语音系统非常接近,呈现了福州话的早期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9.
1.0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音变、方言音变以及文字通假等原因,导致语音产生流转,通称为音转。音转包括声转和韵转两个方面。清人言音转者,当首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在其代表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简称“王氏四种”)四部著作中,不但提出了许多精湛的音转理论,而且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先秦两汉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丁惟汾《方言音释》为扬雄《方言》独具特色之注本,对《方言音释》"转语"现象作全面分析,有助于理解古今方言的变读规律,把握语言背后的语音实质,可以对《方言》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