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而学生对其成像规律往往是掌握不准,记的不牢而导致用的不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记忆,不妨采用下面介绍的方法试一试。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规律得到的,要找到一个物点所成的像点的位置,则可利用从物点发出的射向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确定,即:①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②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③通过凸透镜前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轴。作图时只要找到其中任意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或反向延…  相似文献   

2.
《中学理科》2007,(9):9-15,55
三、考点分析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运用[会作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并借助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人类很早开始了对光的观察和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光学成为物理学中发展的最早的分立之一。为了揭示神秘的光学规律,采用了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法,而几何光学中重点是研究透镜成像问题,所以用图示法讲授透镜成像性质是一个很重要、很直观的方法。l物体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时的情形作目方法:1、经B作平行于王光轴的入射光线BC,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下的折射光线CF;2、作经B通过焦点F的入射光线BD,经凸透镜折射后于生光轴平行的折射光线DE;3、或作经B通过光心O的人射光线BO;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的折射光线OB’。确…  相似文献   

4.
凸透镜成像是几何光学中的重点,学习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应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深刻理解三条特殊光线;二、全面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现振一、三条特殊光线三条特殊光线是发光体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客观存在的其中三条,只不过这三条光线是人们在长期作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中发现其具有:方便、典型、具有代表性署了.利用这三条中的任意两条就能方便地、准确地找出物点的相应像点.因此,这三条光线是凸合*成政的回四、如日所示:①图1中,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异侧焦点I②困2申道这点点的光缆,控凸透镜折射后,平行…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物理光学部分的透镜成像作图法一节中,介绍了三条特殊光线,即通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和通过焦点的光线.对于凸透镜来说,这三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一点,即是像的位置.笔者通过作图和运用数学中的直线方程,发现还有第四条容易作出的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也通过像点.下面把这条光线及证明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是不成像的。但笔者在一次用蜡烛为发光物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当蜡烛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较清晰的像。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后,原来如此:由光学的理论知识知,“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知,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的作用后为平行光,因而,焦点处的物体是不成像的。但实验中为什么出现成像的情况呢?仔细观察所成的像发现,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完整的烛像,而是由两个重叠的不完整烛像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学习中,有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同学们可以采用“单记联想法”,巧妙的澄清易混知识.现将该法在光学中的应用略举几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透镜、面镜的相关内容.单记: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有实焦点.联想1: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无实焦点(有虚焦点).联想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无实焦点(有虚焦点).(联想1、联想2均由单记引发)联想3: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有实焦点.(联想3由联想2引发)2.眼镜的配戴.单记:近视眼,成像近(像成在视网膜前),应让像成进一些,即让光线发散些,故用凹透镜矫正.联…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都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光路图中有三条特殊光线,掌握这三条光线的具体传播情况,不但对掌握凸透镜的光路图的画法有帮助,同时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的得出也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只要弄清这三条特殊光线传播过程,许多光学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孙福贵 《物理教师》2002,23(4):53-54
在薄透镜成像的几何作图中 ,教材中介绍了三条特殊光线 ,即通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和通过焦点的光线 ,对于凸透镜来说 ,由同一物点发出的这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 ,即为像的位置 .利用这三条特殊光线对绝大多数成像作图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但是 ,对个别问题仅靠这三条光线就无能为力了 ,为使凸透镜成像作图能更加完美与方便 ,下面再介绍两条特殊光线 .1 通过二倍焦点的光线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1u +1v =1f ,若点光源在 2倍焦点处 ,将u =2f代入上式得v =2f,故在二倍焦点处发光点S的像点S′位于凸透镜另一侧 2倍焦点…  相似文献   

11.
《中学理科》2008,(4):5-8
【中考热点与要求】 本课时应掌握下面两点. 1.在凸透镜成像作图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  相似文献   

12.
解答凸透镜成像的问题时.很多同学常感到无从下手,且容易混淆物距、像距的范围及像的大小变化.要解决这些疑难,同学们需要记忆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于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同学们往往记不住,导致无法正确解出相关的试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这样总结:(1)物体处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而物体处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简称为"焦内正虚,焦外倒实".(2)物体处在凸透镜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光路图填适当的透镜是中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但同学们由于未掌握其判断的方法而经常出错.那么该如何判断~?我们知道透镜分为两件类型:中间厚边缘薄的m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ml凹透镜.凸透镜时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到焦点,又能使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变成平行光线;凹透镜使光线变得发散.据此我们可以得到透镜类型的两种判断方法,一、根据透镜的定义进行判断如图1所示是一个玻璃棱镜和射向它侧面的一来光AO.这束光通过棱镜再一次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的折射光线将向棱镜的底部偏折,即对于透镜来说折射…  相似文献   

15.
凸透镜成像是教学中的重点 ,在实际中应用也很广泛 ,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这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便较准确地解决有关的问题。一、凸透镜成像有多少课本中主要讲了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但为了对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再谈一二。1 .当物体在无限远处 ,它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 ,经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这就是物体的像 ,其实它只是一个点 (见图中物体 1和实像点 1′)。2 .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 ,待其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 (见物体 2 ) ,经凸透镜后形成一…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阶段学习了透镜的定义及其透镜的性质 ,其中主要学习透镜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对于怎样区别在光路图中应填上何种类型的的透镜 ,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应从它的定义及其性质入手。一、凸透镜的性质有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会聚于焦点 (或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一定平行主光轴。二、凹透镜的性质 :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 ,但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或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所以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 ,就很易区分。例 在下列光路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18.
一、顾此失彼例1把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成正立的像;B.一定成倒立的像;C.可能成倒立的像,也可能成正立的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解因为物体距焦点2厘米,透镜焦距10厘米,所以物距为12厘米,这时物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本题答案选B.解析本题已知物体距焦点2厘米,物体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焦点外和焦点内.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焦点外距焦点2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内距焦点2厘米时,则…  相似文献   

19.
凸透镜的有关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一类考题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确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解决这类题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数学上不等式的有关知识,下面把自己在学习中总结的一点解题技巧和大家分享,以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例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雨同学忘了测凸透镜的焦距,当他将蜡烛放在距透镜10cm,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6cm处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则所用的凸透镜  相似文献   

20.
仔细阅读初二物理课本P65的文字和插图后我们可以发现,透镜的折射有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P65第一行);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图6-10、6-12);③从焦点发出(或原射向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图6-11,如图1).有了这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无论物体放在距透镜什么距离的地方,都可利用作图的方法找出其像的位置,并确定像的倒正、虚实情况.请看图2-4。1.凸透镜成像的三个范围如图2-4图中F、P分别表示焦点和二倍焦距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