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时期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发展 ,到完全形成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具有二重性特征的现象总领中国近代史全局 ,如何认识、理解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二重性现象 ,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此试作分析。一、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社会经济性质是判定社会形态的最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经济的半封建性决定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前 ,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史学界有人撰文认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反对用‘半殖民地’采表述社会性质”,作为表述国家地位的“半殖民地”概念不能纳入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经过考证,确认以陈独秀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将“半殖民地”纳入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范畴。笔者认为:将“半殖民地”应当纳入社会性质,理由是:只有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才能反映出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无不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同构,即半殖民地国家与半殖民地社会在表述上没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左图描述的是“半殖民地”(半独立)的形成过程,由主权国沦为半殖民地是列强侵华造成的恶果,是历史的后退。右图描述的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由封建走向半封建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各有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或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该图直观地揭示了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论(破坏和建设)在中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误区 :教材没有详细解释这个概念 ,一般学生把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一个概念 ,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是中国不独立 ,不完整 ,不能独立自主行使主权。侧重半殖民地 ,而忽略半封建。解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着深刻的内涵 ,它是一个“复合”概念。要弄清它 ,先要明确什么是半殖民地 ,什么是半封建。所谓半殖民地 ,是指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入侵 ,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在这个形态下 ,外来资本主义势力并未推翻封建政权 ,进行殖民地直接统治。而是在保留独立国家形式的同时 ,用军事的、政治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般把人类社会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常识。另外一个历史常识就是,你们都知道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叫做“半殖民地、半封建”。然而,你是否发现如果把这两个常识放在一起,则会出现某些或大或小的抵牾?因为在五种社会形态中,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是一个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统一的完整的概念,还是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的复合词组呢?杜经国同志认为:“半殖民地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与由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这个概念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淡。”①李时岳同志也认为:半殖民地指的是国家地位,半封建指的是社会形态,二者的形成过程并非同步,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②两位同志的认识都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支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既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又不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8.
张程远 《时代教育》2014,(8):109-110
近百年来,对于把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历史学界争论不休,观点大相径庭,且未见意见趋向一致的任何迹象。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本文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仅用于限定社会性质,建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近代国情"这一概念,可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多元的,正确认识这一国情才能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界习惯上把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史学家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说:“清朝道光20年到22年……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1946-1948年间,也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在革命的炮火中将要宣告结束的时候……把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按社会性质来划分……看来是更加恰当的。”①无疑,胡绳先生在这里是把半…  相似文献   

10.
该文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并结合中国近代史实,阐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涵义,分析“两半”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两半”的内在联系,以求准确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课的内容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对这一概念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造成不少麻烦。试看以下两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12.
一八四五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恩格斯不仅深刻地精辟地指明了研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状况的重要性,而且为我们研究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明了方向。一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三十日,马克思在致路德锥希·库格曼的信中指出应该怎样读《资本论》,他说:“请告诉您的夫人,她可以先读我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经现代革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的初步概述,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表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根据毛泽东的概述,人们对中国近代史还有如下几点基本认识:一、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这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二、“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及各种权力掠夺,使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现上独立,实际上受资本主义列强操纵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丢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半封建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经济的国家,而是半封建国家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演变的大致过程是:  相似文献   

15.
精神胜利法不等于“劣根性”姚崇实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个具有巨大深远影响的艺术形象,他的主要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对精神胜利法,70年来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都把它归结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民’创劣根性。尽管80年代以来,有人发表了更...  相似文献   

16.
李复安 《语文知识》2003,(11):10-11
一、鲁迅、李箕永的《故乡》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写于1921年,同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作品塑造了闰土这位被压榨得干枯、麻木的中国农民典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经济凋弊、农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历史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又经历了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始终以为推翻了三座大山 ,封建主义已经不是前进的主要阻力 ,最大的阻力来自资本主义。因此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思想教育运动都是冲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来的 ,而针对封建主义却没有搞过一次运动 ,这使我们面临的真正的强大的敌人———封建主义大行其道。经历文化大革命恶梦般年代的人都会深切体会到“文化大革命”本身恰是封建主义恶性肿瘤的一次大发作。正如邓小平同志在 1980年 8月 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极其重要的讲话 :《党和…  相似文献   

18.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达,作为“第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兴盛起来,战胜了封建行会手工业,资本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工具所有制和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解体。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残存着,与资本所有制复合在一起,严重地阻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解放初,经过土地改革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私有制,开创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局面。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封建工具所有制与行会制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算是我在《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马克思论古代土地所有制诸形式》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中叶,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在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近代起,一批又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艰难地在黑暗中摸索,试图寻找一条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样的探索最终都没能成功,各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一破产,中国最终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顾这一历程,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国情,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20.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