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中波发射拉线天线、地网占地面积大,用地紧张的矛盾,河南省2008年试探性的在潢川中波台发射747KHz(25KW)农村广播时,采用陕西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3m抛物面中波小天线,通过三年来的调试与不断改进,运行良好,与传统天线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灵活、天调匹配简捷、易于维护保养等优点,为用地紧张的中波发射台(站)提供一种选择。本文仅就中波小天线技术特点、安装方法、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瑞德 《东南传播》2016,(7):167-168
本文对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102台迁建新址后,首次采用并馈式自立塔中波天线的情况进行介绍。分析了该类型中波天线在结构、电气原理、防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天线调配网络做出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移动通信中,天线系统面临着小型化、宽频带、多天线集成等一系列挑战,这也促进天线设计技术的进步。利用优化算法和天线数值计算方法实现对天线结构的自动设计(Automated Design)是一种全新的天线设计技术,也是现代天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为应对移动通信中天线系统的挑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首先,本文对LTE手机天线的特性参量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分别对天线的S参量和VSWR、天线的效率以及天线的方向性及增益展开了分析;接下来,又对LTE手机天线小型化、多频化、宽带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弯曲折叠辐射枝节及添加寄生单元这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近些年来,天线作为通信、广播、雷达、制导等无线电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在功能、设计及制造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内,幅域广阔,虽然有线网发展迅速,但对于广大的农村以及偏远的地区,无线传输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在广播电视技术领  相似文献   

6.
智能天线技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功能、智能天线使用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智能天线在CDMA TDD系统及CDMA FDD系统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们提出使用随机天线阵列物理层传输方法来保证信息的安全。这一方法在基站端主要使用多天线,在移动用户端使用单天线,首先由移动用户发送同步训练的符号,基站点在接收到符号以后估计信道,选择一些天线发射,各天线发射信号最后叠加在一起,期望用户最后进行解调。经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经历了共用天线系统、300MHz邻频传输系统等阶段,目前大部分采用550MHz邻频传输单向系统。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现有的传输网络已无法适应有线电视飞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造。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多方考证认为,无源光网+宽带接入是比较合适的技术方案。采用将EPON与HFC网络叠加的技术方案,比较适合对现有网络的改造。所以我们在对系统网络改造中应采用1550nm组网、实行光纤到楼栋(FTTB)不用放大器、建立FTTB(PON)+LAN(EOC)宽带IP网、选择用户分配网络星型组网方式(即一户一线制)的技术方案。对此分别作简要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
天线的历史始于1887年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当时发射天线由两只金属球组成,接收天线为环天线。1897年波波夫使用尺寸很大的长波天线,实现了距离5KM的无线电通讯。1901年马可尼研制了第一副大型的垂直接地天线,实现了距离达3700KM的长波远洋通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波导技术、雷达技术的全面应用,喇叭天线、抛物面天线、透镜天线的相继产生和运用,中波天线也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如今中波天线已基本定型。中波广播的频率为526.5-1606.5KHZ,根据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我台准备开通健康频率。增加频率,最好能增加天线。但由于中波发射塔占用场地较大,发射塔之间也要求有足够大的距离,架设一副天线的代价也很高,而就我台中波发射台也没有多余的场地或天线可用,所以利用天线的双频共塔,以一副天线同时发射不同频率的两套节目,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首选。通过天线测量和技术分析,我们决定将新开的健康频率  相似文献   

11.
李平川 《东南传播》2018,(5):162-164
天线控制系统是地球站重要一环,良好的伺服系统才能保证天线精准对星,保证节目上行的安全.本站使用的7200型天线控制系统是精准的自动定位系统,跟踪精度高、对星准确,是天线的好搭档.主要介绍了天线系统的组成、在地球站的日常应用以及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12.
智能天线是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此技术起源于高分辨雷达和电子战的军事技术。但由于造价昂贵、实现复杂、技术不够成熟,长期无法民用。不过,随着无线通信需求量指数式的增长,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器件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增加,智能天线的商用目前已成为可能。 智能天线系统不同于普通无线通信系统之处是多很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以及多个射频收发信机、硬件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智能天线的原理是利用各个无线用户的空间特性差异来成倍提高系统容量。用智能天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波发射机及铁塔天线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设备取代旧技术、旧设备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笔者所在新老两台对新老设备的使用情况,主要介绍了传统上广与新北广发射机及长短铁塔天线的优缺点,就中波天线在体积、防雷等多方面浅析长短铁塔天线的优缺点。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对比阐述,进而对提出改进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电视台节目和频道数的不断增加,如果播出每套节目的发射机都安装一副天线,那么天线和馈线的投资会大幅度增加而铁塔也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天线,显然这样很不经济也不大可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多个不同频道节目使用一副天线的方法,将多个不同频道节目合成后使用一副天线的设备,我们称之为多工器。多工器是一种使不同频道节目的多部发射用同一副宽频带天线,同时互不干扰地发送各自节目的技术设备。它位于几部发射机和一副宽频带天线之间,一般是直接连接在发射机的后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数字广播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发射天线提出了维护原则,同时对广播发射天线的相关技术及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短波天线场形测量技术是规避了传统场形测量技术精度小、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弊端的新技术,能够有效验证和判断中短波的发射效果。场形测量技术是进行适时的调整检测天馈线系统的一种技术手段,便于其设计目的的实现和效果最佳化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中短波天线场形测量新技术的设备原理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常看到房顶上高高的天线,它就是基站收发台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基站动环监控系统采用传感技术,已成为运营商"物联网"建设过程中的示范应用。目前已经覆盖运营商90%的通信基站,基站动环监控系统不  相似文献   

18.
龚新华 《声屏世界》2001,(Z1):45-49
十字形天线概述 天线理论告诉我们:天线是一种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的可逆性装置。也可以说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把高频电流转换成电磁波向空中辐射的天线叫做发射天线,而将空中接收的电磁波转换成高频电流送往接收机的天线叫做接收天线。实践与理论都证明:对同一副天线来说,它作发射时与作接收时的性能是一样的。 所谓十字形天线,实际上就是用两个折合振子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上,它采用旋转场馈电方式,馈电相位差为90°,十 字形天线的水平场型与蝙蝠翼天线 的水平场型基本相同,近似于圆 形,如图1-1所示。十宇形天线 …  相似文献   

19.
智能标签天线的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采用导电油墨印刷RFID标签天线主要应用丝网或凹版印刷方式进行设计制造。RFID标签天线对其导电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需要导电油墨中含有较高的金属颗粒含量。在固液比较高的情况下,丝网印刷方式更能印制具有均匀致密、表面光滑、分辨率高的优质天线线路,但研究印刷工艺参数对标签天线电学性能的研究国内还不多见,成为目前采用印刷方式生产标签天线的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台所建中波发射台由于受占地面积的限制,采用了自立式铁塔,共四座,需播出五套广播频率,三套实验频率,因此两个工作频率必须共用一副天线,即双频共塔。五套广播频率的发射机均采用了PDM全固态中波发射机。这种发射机对天调网络的要求高:1.为保证良好匹配,驻波比要小,一般要小于1.15。2.避雷效果要好,全固态发射机用场效应功放管耐冲击性差,雷电在进入发射机之前要完全泄放。3.防止其他中波频率通过天线及调配网络进入发射机,造成反射功率超限,功放损坏。因此设计的天调网络应能解决上述问题。调配网络的一般形式如图。图中,f1、f2为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