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理念,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综合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践行能力.由于认识的错误,许多教师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实践性,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这种脱离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已经游离于新课标的精神之外,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构建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旨在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个目标的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我以综合性学习课《话说人名》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将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进行综合性课程内容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各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各种综合性活动的参与,可以开发各种创造潜能,锻炼其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利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教学 在教师组织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目标,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主要是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目标.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的语文目标,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教学目标应当有所侧重.教师在语文课程综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仔细地研究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避免了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教师需要对课程教材进行仔细研读,正确地把握语文教材文本,明确其教育意义,不能误读教材,盲目进行背离教学目标的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进行必要的激励和点拨,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缺乏正确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重双基知识的积累,而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活动流于形式,时效性不高。那么,如何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有效提升,则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现今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以此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与专注度,同时为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做好延伸与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许多语文综合性学习失却语文味.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应服务于语文学科.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在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发展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不失去语文的本真呢?  相似文献   

8.
徐勇 《现代语文》2013,(12):76-77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它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宽广的空间。然而,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情况却不如人意,很多老师在教学综合性学习课程时只是简单地归纳考点、勾画重点,甚至是一带而过,这与新课标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标中出现的新课型,它在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向教学活动提出了挑战。"综合性"并非盲目地综合,也不是要涵盖一切,而是在综合性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标中出现的新课型,它在给予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向教学活动提出了挑战."综合性"并非盲目地综合,也不是要涵盖一切,而是在综合性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有,但可以纳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却是需要收集和整理的.如何对语文资源进行整合,如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适合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具体实施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生体验的浓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鉴于此,新课标大力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内容多,但它的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习得课本知识的同时,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养。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三年级以后的语文教材增设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应当根据综合性学习板块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有效安排综合性学习课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任务、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倡“综合性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达到各种学习目标,综合实现三个维度目标,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各个语文环境中,自觉综合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自觉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它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新课标提倡学生要开展综合性学习,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植根于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它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者都尝试着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更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各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案例可以分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正处在探索阶段,许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到位,这就给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研究空间。 我认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资源的开发尤为重要。首先教师是资源  相似文献   

17.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及愿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汉字的习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挖掘教材,探讨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地去总结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发挥多种识字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识字教学的方法。一、激趣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足,这就导致在整个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不完整,教学评价不科学,学生学习不主动。要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效果,就要重新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学科交流常态化1.教学要有主次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主张学习中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在综合性活动中使各学科不再孤立,教学更贴近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之综合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还应涉及科学、人文、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