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艺术文化重视程度不断的加强,我国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设置当地乡土音乐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加有利于他们在乡土音乐上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也更能帮助他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本文就目前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设置乡土音乐课程这一课题,从目前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实际,提出几点有关于高师院校音乐专业设置乡土音乐课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和声学习发展、和声综合素质提高、终身学习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专业院校是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基本素养之外,发展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同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和声公共课学科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在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主导下去研究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拥有利用音乐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专业音乐院校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构建,对和声公共课课程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3.
杜艳云 《文教资料》2011,(15):114-115
当前我国高校高师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和进步.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然而民间音乐却在无形之中被忽略。现阶段,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选取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明显减少关于民间音乐这部分.由此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不够重视。因此,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要对民间音乐更加重视,并且进一步完善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本文分析了民间音乐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4.
瑶族民间音乐进高校对民族文化传承、丰富高校课程资源、带动大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增进民族和谐、与基础教育乡土课程衔接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受瑶族民间与现代流行音乐冲突,以及少数民族音乐地位不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陈旧,使瑶族民间音乐与教育文化难以有效融合与共同发展;对此,在研究机构与专业研究队伍的带领下,优化课程设置与艺术实践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叶淑媛 《成才之路》2021,(14):11-13
技工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落实德育和美育要求,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教化作用,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技工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应以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兼顾流行性和趣味性、突出实践和应用性为原则,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政要求,开发与职业工作相结合的音乐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歌曲创作》课程无论在本科音乐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是重要的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是其课程本身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却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师而言,必须理解并这种特殊情况。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歌曲创作》课程进行分析如何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特点融入到课程中。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中专院校重要的选修课程之一。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文化,激发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陶冶道德情操,并加强其音乐欣赏能力。然而,如今中专院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影响了其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中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提出了几点加强音乐欣赏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视唱练耳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音乐专业基础课,也是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重要的主干课、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贯穿高师音乐专业课始终,伴随学习其它音乐专业课的全过程。它的任务是,组织、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音准感以及多声部的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对于高等音乐院校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它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与普通音乐院校相比,高师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课其意义还不止于给学生以音乐的  相似文献   

9.
培养音乐表演系学生的良好实践思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现代高职院校培养音乐专业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实践课程的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课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对策,为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传授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情况来看,中职学生的音乐修养普遍偏低,而中职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和方法也有待提高与完善。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状况,必须要在中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程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吸引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其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重新进行审美的教育。本文就从这一方法入手,为广大音乐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些技巧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媛 《考试周刊》2013,(52):183-184
随着对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学习音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一定要遵循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音乐,爱学音乐鉴赏这门课,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自发地去学习各种知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音乐史》这一课程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研究并解决本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音乐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国音乐史"课改的意义三个方面探究"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赵凌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2):155-157
在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普通地方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机构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有关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所采取的民间音乐课程设置、民间音乐创作、建立民间音乐音像档案室、民间音乐传承人进课堂等,对地方院校音乐教育机构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畅 《孩子天地》2016,(7):207-208
本文将在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元素性、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旨在为进一步激发中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音乐能够修身养性,能够陶冶情操。音乐教育是培养审美观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高专院校在非音乐专业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音乐课,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同样可以了解音乐、学习音乐。音乐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高职高专类院校都重视在专业技能上的培养,而全方位的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则相对较弱,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以及非音乐专业音乐课开设重要性的分析,探讨音乐对健全学生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是学生进行音乐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当代高职院校的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是学生学习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主要课程,学校应该重视和加以管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实践课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来说,还是一门较新兴的课程。从实践课程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声乐实践课的教学现状人手,对声乐艺术实践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各个学科都在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程改革。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逐渐为相关部门所重视,积极进行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逐渐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小学音乐课程应该根据学生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通过游戏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学习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20.
钢琴课是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和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开展表演实践.高职艺术联考留给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