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我们的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鲜明特点的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拥有流传广泛的歌曲,我们将通过本文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音乐特点及分类等等存在的差异。从音阶、调式、节拍、旋律线条上找出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与多彩。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音乐是一个独有的音乐形式,代表着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记,音乐中也融合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信仰、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是我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但是现在世界文化交流越加频繁,音乐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使得一部分民族音乐在失传的边缘徘徊。因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介绍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也说明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对于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有哪些发展途径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云南被称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区的一座"民族音乐艺术宝库",拥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多样的民族音乐。而云南民族音乐可谓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声音"语言,通过这条声音纽带将不同的文化连结在一起。本文透过"新民乐"这个新兴的文化景观,并结合近些年来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具体事例,对云南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的可融合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俞菁 《华章》2011,(22)
新疆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研究要在研究各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特点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背景知识,准确把握演唱少数民族音乐中固有的典型"特色".如维吾尔族音乐中带腔的音在1/4、3/4全音范围内上下游移,也称为"活音".这种"活音"会给人一种音不准的感觉,然而这种音不准的"活音"演唱却是维吾尔族音乐独特风格表现的关键,从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声乐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学习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掌握少数民族音乐律制、节奏习惯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和表现少数民族音乐旋律风格中所固有的典型音乐"特色",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不至于走入"千人一面"、没有民族风格差异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这就使得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历史的洪流中,国家分分合合,少数民族与汉族产生了文化和艺术的交流,音乐也产生了相互交融,在这个伟大的交流中,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史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忽视了少数民族音乐背后蕴含文化内涵,我们只有真正深刻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与内涵,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创作,中国音乐才能真正唱响在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很多关于龙的故事,白族中流传有119个龙故事的文本,彝族中有81个文本,苗族中有32个文本,还有傣族、佤族、怒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也流传有关于龙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龙的节日、祭祀和礼仪,龙在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独特的功能和意义,而龙文化出现于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随:着民族的迁徙,中原文化的浸染,龙文化也流传在少数民族中间。因此,多重文化因素的叠加与复合,产生了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龙故事和龙文化。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据对云南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粗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仍采用传统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且未及时地将地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及挖掘整理的成果吸收转换到教学中。针对此现状,从云南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谈及云南高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而探究少数民族地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区域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云南至今还是一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地区。但是,云南作为世界著名的少数民族歌舞之乡,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文化,是开发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必不可少的资源和保障。要把云南建设成真正的民族文化大省,必须继承和弘扬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扬聂耳精神,开创云南省音乐教育的新纪元,才能使我们云南有机会、有能力站在世界文化的前沿。历史上,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曾在短短的数十年中经过努力,从原始落后的方式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创造了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少有的奇迹。如今,我们在教育方面也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挑战,再造辉煌。 为了我省的音乐普及教育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客观需要,我们有必要学习和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民族花苑",欣赏《八骏赞》(无伴奏合唱)教学内容:1、了解蒙古民歌的长调与短调2、欣赏无伴奏合唱《八骏赞》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花苑",这一主题与当前学科教学要渗透"两纲"教育能很好的契合,教学内容是以我国几个人数较多的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为主,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风格鲜明的歌、乐曲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少数民族的音乐风采,热爱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55个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在各自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了风格截然不同的民族音乐。许多少数民族流传着自己久远的民歌,记录了与宇宙和民族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与自己民族有关的事情。经过多年,少数民族音乐已成为表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现如今成为我国音乐资源中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国的交流空前增加,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不仅成为音乐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成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所应做出的贡献。作者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透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开拓音乐视野,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从而实现音乐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评述,论述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特色、模式特色、生源选拔特色和教学特色,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央民族大学发展的同时,其音乐价值观也随之植入学生的内心并得以确立。此案例可为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份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民族音乐是我国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地域由特定的人群,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民族音乐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年轻人更热衷于流行音乐,这导致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承遇到阻力,如何化解这些阻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由胡亚妮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地域民族音乐在多元化的文化交织中的形成和发展,并针对民族音乐传承的困境及应对策略给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云南,作为世界民族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文化交汇点之一,它所展现出的多元化的民族特色、古老的艺术气息和特殊的知识系统都曾让世人所无限向往。但是,在充斥着包容性极强的全球通用文化和主流文化意识思想的今天,云南曾经引以为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渐渐因其独特的个性和异于现代化社会的氛围而被边缘化。所以,努力适应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发展体系,以新的视角和维度去审视自身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思路,敢于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侵袭,保有自己的一份文化传承的希望,是目前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在民族音乐教育上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的华丽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稳步提升,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呈现逐渐下滑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边缘化"、"遗产化"、"交响化"等种种传统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论是从大学生自身建设还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对高校艺术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音乐元素,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影响、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滇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与色彩,正是彝族与汉民族之间民间音乐长期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借鉴与融合的历史印证。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地域观念的变化,以及其它外来文化的影响等,使本土原生少数民族音乐在强大的现代文化面前渐渐引退。通过分析当前民族音乐传承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在本质上的差别,提出应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纳入教育总体规划当中,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侯长虹 《新课程研究》2009,(12):126-127
民族音乐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族音乐长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被不断地整理、加工和再创造,思想性和艺术性逐步达到完美的统一,许多流传下来的曲子都是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且内容多是反应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和生产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探寻云南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并进一步的研究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播现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于云南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用民族音乐可以拓展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流传于民间。在音乐课堂上利用好这些重要内容,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还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家乡的原生态音乐带给他们的心灵感悟。对民族音乐进课堂要进行深刻思考,认真整合,才能让民族教育成为音乐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民族的瑰宝,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许多少数民族音乐逐渐消亡,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的传播者,有责任发扬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本文首先对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阐明少数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