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北涛 《文教资料》2007,(5):189-190
轻歌剧作为一种简明的音乐体裁,以其投入少、容易普及、通俗易懂,深得广大人们的喜爱。自19世纪中叶产生以来,众多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轻歌剧的发展与西方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紧密联系,把歌剧的观众从王公贵族拓展到了普通工薪阶层,并在歌剧的普及与传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歌剧opera ,是指台词全部或大部用人声演唱加上乐器伴奏的戏剧作品。歌剧又分为正歌剧operaseria与轻歌剧operette两种体裁形式。约翰·施特劳斯的三幕轻歌剧《蝙蝠》 ,是轻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中可以感受到轻歌剧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位德裔法籍作曲家,与巴洛克时期音乐大师巴赫的名字很相似,他就是雅克·奥芬巴赫。他创办了自己的轻歌剧院,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为轻歌剧(泛指喜歌剧、小歌剧、趣歌剧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历经了它的整个兴衰。奥芬巴赫是一个敏锐的、有着高度批判意识的作曲家,是他,引领了轻歌剧的发展。十九世纪,随着正歌剧的蓬勃发展,另一种娱乐性较强、轻松幽默的戏剧形式诞生了,那就是喜歌剧。它常混用独唱、重唱、合唱、舞蹈、说白等形式,并结合当时的流行歌曲,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4.
作家的幽默     
准时赴宴一天,以创作轻歌剧《乞食学生》闻名的奥地利作曲家卡尔·米勒卡收到一位富翁邀他共进晚餐的请帖,上面写着:“我深信这将会是一个很愉快的夜晚,我将要我的儿子唱歌,女儿钢琴伴奏,所以无论如何请你驾临赏光。然后于晚上9点整用餐。”米勒卡的回函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5.
《蝙蝠》剧情引人入胜、幽默诙谐,是世界范围内演出频率最高的经典轻歌剧,无论从创作上还是演出效果上,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深受人们的喜爱。《蝙蝠》之所以经久不衰,还在于其剧情所透出的对人性的洞悉和宽容,观众欣赏后不仅能得到视觉和听觉盛宴,更能引发人性思想上的思考。本文旨在阐述国家大剧院版《蝙蝠》中人物戏剧的冲突,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音乐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声乐表演专业案例教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心永爱》是轻歌剧《玉鸟兵站》中女主人公阿朵的著名唱段,因其具有强烈的抒情和戏剧性的特征,演唱情感跌宕起伏,音域跨度大,近几年常被高职声乐表演专业高年级学生作为案例教学和声乐比赛的演唱曲目.教师在进行教学和辅导学生参赛时,既要以身示范,也要结合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的理论来帮助学生分析演唱《我心永爱》时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情感处理与表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法国轻歌剧代表人物奥芬巴赫的作品《地狱中的奥菲欧》的音乐会观看及相关历史背景、创作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资料的搜集和查阅,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了作品显示出对当时国家政治不满和讽刺的原因,探究出国家、政治、社会变迁对音乐作品的深刻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是存在于任何一部作品或是一种音乐类型的,进而呼应了梅里亚姆提出的两个观点——即"在文化中研究音乐"和"作为文化的音乐研究"都是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部经典之作,其诙谐幽默的剧情,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悦耳动听的唱段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的笔者通过自身饰演《蝙蝠》中律师布兰德一角的亲身体验,结合这个角色在歌剧中的作用,浅谈一下笔者对律师布兰德这个角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西方民间小团体演出的轻歌剧、歌舞剧和音乐喜剧,并不遵循严格的歌剧或者舞剧的规则,他们不采用古典音乐,而是用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演唱不用美声唱法,而是用真声演唱,舞蹈没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融合各种民间舞蹈形式。内容上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着眼于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精神欲求。它们一直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是庞大的民间受众群的娱乐支持,却让它们蓬勃地发展着,直到音乐剧从其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极为兴盛的娱乐样式。本文试从西方音乐剧的萌芽、发展等流变过程,找到些许创作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为我们民族音乐剧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霍夫曼的故事》是著名轻歌剧大师奥芬巴赫的代表作,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之一,本文以其中的经典曲目《木偶之歌》为例,从《木偶之歌》的剧情与和声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女高音演唱。  相似文献   

11.
心中的春光     
许多人都熟悉,这是外国轻歌剧《快乐寡妇》中圆舞曲的第一个乐段,作曲者是匈牙利作曲家雷哈尔。填词者选取这段音乐,来表现明媚的春光和人们愉悦的情绪,真是非常恰当。音乐是那么轻快、流畅,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刚好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情绪单元。  相似文献   

12.
哥尔多尼是意大利18世纪杰出的剧作家.他一生写过许多悲剧、喜剧、悲喜剧、歌剧、轻歌剧、插曲剧等.成就最高的是喜剧.意大利文学一向有讽刺的传统,这给喜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哥尔多尼以前,意大利的喜剧在欧洲剧坛上影响不大.原因何在呢?从剧本创作来看,意大利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产生莎士比亚、拉辛这样的伟大剧作家.直到17世纪才有一个名叫小博纳罗蒂·  相似文献   

13.
沙汀是现实主义的作家,他以创造短篇小说见长。根据沙汀的文学创作实践,可分为早期创作、创作的黄金时代、解放后的创作。本文就沙汀的早期创作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沙汀在创作道路上的几次徘徊,最终找到了符合自己创作的生活,“不打算接触更多的生活,宁可‘狭小而深入”’。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讽刺暴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发生了变革。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最终纠结在后期处理的问题上。由于摄影创作的价值在于创作本身而不是产生的过程,所以确立了创作地位的重要性。笔者剖析了摄影创作实例,深入解读了加入虚拟三维技术观念创作的过程,从而证实了虚拟三维技术在摄影创作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就高校版画创作教学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创作的因素,即版画创作的民族性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版画创作的个性体现--内心世界和版画创作的时代性体现--高科技因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书法创作观在创作主体上强调技道两进的境界;在创作理念上提倡不践古人、自出新意的创新精神;在创作传达上讲究书以意造、任其自然的心态.苏轼的书法创作观充分关注创作主体的主体性的发挥,突出书法创作活动的自在性,提升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杜衡在《现代》上的创作表明他对当时流行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和创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创作上没有了先前明快的调子,写作的题材也大都指向底层普通老百姓的艰难生活,这种创作转变反映了杜衡同革命文学的疏离和他在创作理念上的徘徊。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和播出出现持续热潮,创作数量突飞猛进,内容和形式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抗战剧的创作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故事内容低劣、艺术水准低下、审美趣味低俗的雷剧、神剧频出。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的问题和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国家广电总局的监管、整治、调控给抗战题材电视剧提供了较为清朗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为其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要使其真正实现良性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从创作本身抓起,创作者要有端正严肃的创作态度,对战争与和平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为创作指导。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的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的创作以感伤抑郁为主;中期的创作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艰苦与贫困;后期的创作则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沽身自好、恬淡、返璞归真的风格为主。  相似文献   

20.
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其身份特征是网络化、非职业化,在创作态度、创作目的、创作方式、创作题材上与传统作家大相径庭。大众传媒对网络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作家与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对彼此也有不同的态度。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主体与作家应各取所长、互相融汇,共同为我国文学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