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阿贝格主题变奏曲》是舒曼的第一号钢琴作品,虽然篇幅不大,但结构精巧,充满诗意,已显露出舒曼独特的创作风格。演奏这首作曲必须用心灵的感应体会舒曼《阿贝格主题变奏曲》创作意境,进而博众家之长,探讨作曲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实现演奏效果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阿贝格变奏曲》是舒曼在钢琴领域的第一部作品.它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将舒曼卓越的创作才华和个性的音乐风格展现地淋漓尽致,处处都洋溢着抒情性与幻想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舒曼创作此钢琴曲时的历史背景、双重性格成因,阐述了该变奏曲中舒曼双重性格的重要体现,并从该曲钢琴演奏教学的多个角度观点出发,探讨该变奏曲中舒曼双重性格部分的钢琴演奏方法与技巧,实现该曲演奏艺术效果的完美升华;以舒曼的双重性格为中心,剖析《阿贝格变奏曲》中的性格特征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贝格变奏曲>是舒曼少年时期写的一首钢琴小品.这首乐曲由一个主题、四个变奏和一个终曲组成,乐曲在急缓中交替,体现了少女在舒曼心中的不同印象.  相似文献   

4.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是其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观和审美标准的体现。舒曼的钢琴变奏曲是他"优美心灵的流露",就象是用格言式的日记记录下的自我灵魂,忠实于心灵的真实性,但是他又把其变奏思维与音乐的幻想性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使舒曼钢琴变奏作品在幻想中表现深刻的思想,使音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研究舒曼钢琴变奏曲的特点,对于全面的认识舒曼具有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舒曼钢琴变奏曲的幻想性分析研究,把握他钢琴变奏曲的风格及其创作理念,对于更好地了解舒曼的钢琴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不同形式和体裁的乐曲,尤其是钢琴音乐。文章主要对《阿贝格变奏曲》的体裁、调试、节奏及演奏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明 《文教资料》2012,(21):70-72
海顿《f小调钢琴变奏曲》是被演奏最多、最具效果的钢琴作品之一,具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文章将引用谱例来对《f小调钢琴与变奏曲》进行分析,领略海顿钢琴作品的独特风格,以更好地把握《f小调行板与变奏曲》的风格和演奏特色。  相似文献   

7.
“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12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四十九期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这篇文章,是舒曼的第一篇音乐评论文章。德国人之知有肖邦,是从舒曼的这篇文章开始的。肖邦在1827至1828年间,采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一幕中唐璜和策丽娜的小二重唱作为主题,写成了作品第二号——钢琴和乐队的变奏曲。  相似文献   

8.
作为十九世纪前期的著名音乐家,舒曼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非常浓厚的浪漫气息,尤其是《幻想曲集》的广泛传播,成为舒曼音乐作品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标题性钢琴套曲。本文从叙事型音乐形象、不同音乐形象主题的演奏、其它方面的演奏三个方面,对舒曼《幻想曲集》中节奏型的演奏技巧进行全面分析,以为钢琴艺术不断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钢琴套曲《蝴蝶》是一部优秀而经典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出自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183;舒曼之手,是其音乐创作的经典标志,彰显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深入分析可知,促成《蝴蝶》这部钢琴套曲浪漫主义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舒曼自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与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舒曼在创作中还匠心独运的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于是钢琴套曲《蝴蝶》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浪漫主义风格韵味。在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舒曼钢琴曲《蝴蝶》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0.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巨匠。舒曼的音乐中,鲜明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通过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中的幻想性、抒情性以及有时表现出来的多重性格和神经质等,则都根源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个性。舒曼在《狂欢节》中表现出是一位典型的"肖像"作家,他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狂欢节》既是舒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钢琴特性小品套曲,也是舒曼第一次在套曲作品中塑造各色人物形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铁霖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陕北民歌独具中国特色,由之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也很受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本文选取钢琴独奏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来研究.首先,本文要从作品简介及作品写作背景进行研究,其次欲从音色与触键、情感、分句与踏板、节奏来探究钢琴独奏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的演奏魅力,最后欲对本文进行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推动钢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丰富民族音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钢琴组曲这种体裁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标志,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狂欢节》是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是他双重性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现实性与幻想性;形象性与隐喻性。  相似文献   

13.
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推动了德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世界音乐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舒曼12首风格相似的钢琴作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钢琴作品形式——钢琴套曲。舒曼钢琴套曲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其作品在旋律、意境方面都具有诗的韵味和诸多文学因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琴变奏曲是我国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振民钢琴《变奏曲》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创作手法多样,情感内涵丰富,形象塑造鲜明,作品的展开线索有着较强的情节性和逻辑性,并有着较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丁善德是我国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祖籍浙江绍兴。他从40年代开始创作,直到80年代末。他创作了许多以儿童题材为主的钢琴作品。纵观丁善德先生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1945年至赴法留学前,主要有钢琴作品《春之旅组曲》(1945作品第1号);《E大调奏鸣曲》(1946年作品第2号)。第二阶段:赴法留学到1983年,其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从多位世界级音乐大师,创作了《序曲三首》(1948年作品第3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1948年作品第4号),还有第5、第7号作品《新疆舞曲作品第一号》、《新疆舞曲作品第二号》(1955年作品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为例,分析阐述了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新作品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练习阶段和完善阶段的具体要求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C大调幻想曲》(Op.17)是其钢琴套曲的代表之一,这部作品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与审美追求,在手指技法安排、节奏多变、速度记号的灵活应用等方面,舒曼以其独特的钢琴音乐创作手法,向人们展示了其钢琴音乐创作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感受力,从而充分显示出作曲家充满了热情、沉思、幻想、惊喜等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他的钢琴音乐具有了诗意性与幻想性风格。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是一首独立的钢琴小品,独立的钢琴小品在大作曲家的作品里是很少见的。现在我们经常弹奏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舒曼的《梦幻曲》等,实际上都不是独立的钢琴小品,而是作曲家钢琴奏鸣曲或钢琴套曲中的一个部分。如《土耳其进行曲》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梦幻曲》是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等等。  相似文献   

19.
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其音乐创作包括艺术歌曲、钢琴曲、管弦乐曲、室内乐曲等。最能反映他创作特点、体现进步浪漫主义艺术观的则是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套曲。其中《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完成的一部较为成熟的钢琴套曲,是一部描写儿时情景的回忆录,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舒曼对恋人克拉拉的思念之情,由此而触发了他音乐创作的激情,创作了这首诗意而柔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均深刻地反映出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舒曼设计了一个想象中的"大卫同盟",其中有两名核心盟员,一个叫弗罗列斯坦,另一个叫埃塞比乌斯,前者性格热情奔放,具英雄气概;后者文雅娴静,富于幻想,实际上就是舒曼性格中的两个侧面。这种双重性格特征在其最著名的作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中得以充分体现,对作品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舒曼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