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创新发展,是对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的一次清晰定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两步走"战略安排是党中央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看大势、谋大事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具有多维哲学意蕴,是实践性与能动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探讨"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哲学意蕴,不仅有利于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未来发展规划布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的动员令,蕴含了深厚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意蕴。理论逻辑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观、矛盾论的坚持和创新;历史逻辑体现为对毛泽东“两个务必”、中国历史治乱规律和党百年管党治党经验的历史传承;现实逻辑体现为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统筹“两个大局”和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意识与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对现代化概念的发展、目标的分析。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基于“两类矛盾”变化的理论逻辑,“两步走”战略的实践逻辑,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统一为原则的方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毛泽东现代化思想对在“变”与“不变”辩证统一中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在“信念”和“目标”坚守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勇于实践”和“善于总结”中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伟大实践成功经验。报告所总结的十年伟大变革成就,不仅为我国内政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继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报告中提到的“两步走”战略、八项主要目标任务,以及必须坚持的五项重大原则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非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上存在诸多风险挑战。报告从12个关键环节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尼平 《西藏教育》2023,(1):12-13
<正>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并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系统谋划、一体设计、一体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新的动员令,对“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作出新的擘画,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未来5年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进行新的部署,着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大局,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7.
高书国 《人民教育》2023,(Z3):14-17
<正>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突出地位和世界影响的国家。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选择。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核心课题、重要任务和实践策略,体现了深刻的战略谋划、理论价值和哲学思维,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观大势、谋全局,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部署,彰显出这一战略安排的实践辩证法。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在战略选择上呈现出历史所蕴、现实所需与未来所向的辩证统一;在战略要义上呈现出全面布局、循序渐进与精准施策的辩证统一;在战略实践上呈现出本质要求、方向选择与方法依循的辩证统一;在战略意旨上呈现出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与世界情怀的辩证统一。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应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布局,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23,(2):4-5
<正>开篇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基于本土教育实践、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是内部自洽性高、外部支撑性强的教育体系,对国家建设、人的发展形成全面支撑,对世界教育形成系统影响,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规模、质量、制度三维框架来看,基于强制性、引导性、能力建设性指标划分原则,分别从自身强、支撑强、认同强的类别,建构本体指标、价值指标、认同指标,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监测指标体系。基于时代性、阶段性的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教育强国建设要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布局和步骤安排,教育强国战略建设分成两步走,即建成攻坚期与品质提升期。  相似文献   

11.
“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结论。“五个必由之路”坚持战略思维,在把握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中系统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辩证思维,在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系统思考和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坚持系统思维,在明晰内在逻辑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套设备”;坚持历史思维,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系统思考和谋划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五个必由之路”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刘复兴 《人民教育》2022,(23):29-33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加快建设适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布局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研判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等,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贯彻“四为方针”,突出鲜明导向,以统筹思维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高校技术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以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两步走”为基础,历经了邓小平关于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和江泽民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直到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这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过程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部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层层递进地提倡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通过对立德树人中“不变”与求“变”的规律梳理和动因探析,揭示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百年发展经验,为正确把握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和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相似文献   

19.
申红兴 《青海教育》2023,(Z1):14-15
<正>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关键时期对人才工作作出的又一次重大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教育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扎实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精心谋划部署,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统筹“两个大局”规划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新的战略任务、战略安排及战略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确保现代化道路避免陷入“亨廷顿悖论”;特点是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不仅创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打破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附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思想禁锢;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不仅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而且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目标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