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金融全球化在促进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同时,为金融市场带来了监管者恶性竞争、监管套利以及系统性风险。上述风险积累后引发金融危机,冲击了传统的金融监管标准、手段、模式,推动了金融创新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效力从实体法角度和程序法角度都得到了提升,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结构开始向统一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取向也变成效率与安全并重。而我国应顺应上述潮流,强化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协调其与微观审慎的关系;强化机构监管的同时,注重功能监管的建立与健全;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
资本账户开放过程,是一个逐渐放松资本管制,允许居民与非居民持有跨境资产及从事跨境资产交易,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过程,但又不是完全放任跨境资本的自由兑换与流动,而是一种有管理的资本兑换与流动。资本账户开放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同国家(地区)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动因不同。本文从加速并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融入金融全球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显特征是:金融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某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而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国利益的霸权体系,霸主国通过国际金融手段对国际经济和外交事务施加深刻的影响,,美国在战后充分认识到它能够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创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实现经济霸权来达到实现政治和军事霸权的目的,美国设法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以此获得自行印刷外汇的特权,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为维持全球霸权地位提供资金。“美元特权”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下的引资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在近期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资本流动也随之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流动规模有所减少。发达国家之间的内部出现调整。间接投资有了长足增长且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加大等。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国际汇率和股市变动异常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加快、国际反垄断力量的增强等。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当采取正确的措施,有效地引进外资,其中包括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走出去”战略等。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际资本的高度流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钉住汇率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资本市场日益开放的条件下,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不利于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会降低国内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不利于保障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钉住汇率制度是导致东南亚国家近年爆发货币与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对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形成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适宜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加快,但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将随着开放的深入成为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重要方面。文章详细分析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五种国际金融风险,并在最后提出了四条对策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希望对中国的金融安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国际经济最长足的进步是形成了全球性国际金融、货币、贸易法体制。 世界贸易愈益呈现自由化趋势,发达国家主要输出货币、服务、知识产权。目的在于:货物的自由流动,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发挥经济优势;货币的可自由兑换,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发挥资本最大效益的投入;稳定货物、货币、资本自由化中的秩序;促进世界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全球性国际金融货币贸易法体制 随着二战的结束和世界经贸的发展需要,全球性金融、资本、贸易法体系已是唤之欲出。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  相似文献   

8.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新特征、形成根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扩张化、衍生化、波动性和投机性不断增强的特征,而世界经济体系的失衡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则使这些特征进一步强化。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破坏力也在日益增强,因此建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与约束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危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主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也称国际资本移动,国际资本流动在推动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资产价格大幅调整,货币汇率异常波动和危机频繁出现,因此,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找出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是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金融开放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开放的终极指向是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随之而来的国际资本大量快速流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使我国传统金融监管制度面临挑战。因此,需要研究金融开放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重构我国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防范金融风险,避免经济、金融的大幅振荡。  相似文献   

12.
中美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性是导致中美金融恐怖平衡的根源,直接反映的是全球商品与美元流动的方向性失衡。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BWII)下,美元固有的高风险性及美国对债务型经济的高度依赖,导致其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债券融资需求持续扩大。中国促进经济转型与投资多元化的努力,导致对美元资产需求相对减少,加之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及制造业重振,意味着美国输出美元交换中国商品的互补性格局正在逐步向竞争性格局转化,这使得继续维系中美金融恐怖平衡格局面临困境。该格局的有效化解还有赖于双方现有发展模式的成功调整,同时中国也需要促进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多元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触角是多领域的,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的经济活动,然而这种金融方式也存在极大的风险.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操作、法律、资金流动四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产生风险的原因,并以美国、英国、欧盟为主要参考列举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最后从平台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操作技术、立法、平台资金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柯健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19-123
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需要建立各国经济和政策的协调机制,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目前这种约束机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自由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造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推进金融自由化,必须加强对本国金融监管,这是化解金融自由化风险的重要手段,消除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有力保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控制金融自由化风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企业是一种风险配置契约,具有典型的高风险、高信息不对称、高财务杠杆以及高外部性等特征,由此决定了金融企业治理的双重目标——既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又要实现安全运营进而维护金融稳定,也决定了金融企业治理机制的多元化:第一,资本所有者在金融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产权的充分行使是改进金融企业治理效率的首要条件;第二,产权机制的内在缺陷需要引入竞争机制来加以弥补,一个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存在,对约束金融家机会主义行为、提高风险配置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监管是金融企业一种特殊的治理结构,监管在表面上是对金融企业实施管制的一种外部行政行为,实质是金融企业内生性的外部治理手段。监管是一种状态相机的控制。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完善中国金融企业治理制度,需要立足于金融企业契约的风险配置性质,构建多元化的治理机制,在产权、竞争、监管等方面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国家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已经无法继续协调各国的经济金融利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针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国际社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其背后是国家之间利益的争夺、力量的抗衡和策略的博弈。我国应支持在新的国际金融形势下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维护、争取我国在其中的地位与权益。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出发,将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归结为国际过剩资本脱离经济需要大规模跨国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做出了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的国际条件下的表现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
金融租赁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目前已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年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金融租赁是一种典型的风险业务,因此,应对金融租赁的风险进行分析,寻求防范和控制的对策,从而确保金融租赁业务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得以全面暴露,直接推动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全面革新。革新的成果不仅是各国及国际组织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也代表着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发展方向。因此,深刻反思我国现行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机制的缺陷,然后立足于我国国情,辩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予以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不仅是为了顺应国际金融市场开放的潮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而且是因为金融衍生市场具有转嫁风险和发现价格等功能,在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现货市场、改善原生资产定价、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诸多正面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发展与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衍生市场,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金融衍生业务,由于法制不健全、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交易不规范、投机过度,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本文在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业务的战略以及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