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被马克思称道为“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巴尔扎克,通过他的《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描绘了法国资产阶级在其上升时期,即在一八一六年至一八四八年这一时期内,如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里,逐步取代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抓住“金钱”这一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典型,深刻揭  相似文献   

2.
左拉与自然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拉的自然主义强调符合“必然律”的真实、作者叙述描写的“客观性”原则以及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它与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是基本一致的,而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两本”相结合的方法确有一些区别。因此,左拉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脉相承,而不是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巴尔扎克是个毁誉参半的作家;而在我国,巴尔扎克享受的更多的是溢美之词。这和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有一定的联系。多少年来,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极左思潮的泛滥,几乎成了文学评论的羁绊,社会学的判断几乎代替了审美判断。尤其是外国文学研究,在领袖人物作出某种界定后,人们很难再作超越性的评价。因为恩格斯曾说过“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的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於是左拉就一度被打入冷宫,而巴尔扎克的不足亦几乎成了禁区。其实,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评价常常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为核心、为标准。这种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固然不失为艺术评价的一个角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因为一个作家不管如何超拔,他还是无法超越其生活的现实与历史的。历史的凝重感,是文学价值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角度并不是唯一的角度,领袖的评价也往往不是终极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所以,对领袖评价过的作家进行新的探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相似文献   

4.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  相似文献   

5.
阿多诺承接西方马克思对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理论的论述,认为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理论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机制理论都在建构一个维护自身的神话,但是阿多诺也认为天真汉巴尔扎克的创作折射出了资本主义机制的异化本质。阿多诺认为应当以否定辩证的观点看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不断自我否定中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巴黎笔记》是指马克思1843年10月到1845年1月侨居巴黎期间,刚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所作的摘要和札记。研究马克思这份早期的笔记,对于了解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特别是他的早期经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843年秋迁居巴黎后,马克思的思想有重大发展。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他在发表于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杂志上的论文中,第一次揭示出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革命作用。这个发现使他十分迫切地感到需要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因为无产阶级谋求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条件只有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去寻找,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解剖则需要求助于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发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修》2006,(4):F0002-F0002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一生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展现出了多姿多彩而又发人深省的世间百态。巴尔扎克的小说在结构方面匠心独运、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表; 在人物刻画上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各色人物复杂的内心本质。他自己就曾雄心勃勃地宣称:“他(拿破仑)用剑开创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即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①。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而此书中的“天职观念”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伦理中最具特质的精神理念,它不仅构成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而且构成了资本主义在西方赖以得到巨大发展的精神动力②。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天职”思想加以评述,使读者对马克思·韦伯的宗教伦理观有一初…  相似文献   

9.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另一位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这样说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泰纳在其《巴尔扎克论》中评价道:“巴尔扎克跟莎士比亚和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性的最丰富的文献馆。”自然主义小说大师左拉也将巴尔扎克誉为“天才的创作家,未来文学最强有力的工匠。”巴尔扎克以庞大的作品总集《人间喜剧》,为…  相似文献   

10.
作者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①。”(恩格斯)他在《人间喜剧》这座艺术的大厦中以毕生的精力,绘制了一幅幅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风俗史的画卷。“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真实的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封建贵族衰亡的历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并显现出了他们丑恶的面孔和肮脏的灵魂。在这里“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相似文献   

11.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于1799年5月出生于巴黎以南图尔城的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就不为父母所爱,6岁时,被送到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六年没回一次家。后来,他的父亲因职务调动,全家又迁到巴黎。在巴黎,他由于举止笨拙,不擅长社交,闹了许多笑话。当他气愤地从舞场跑出来时,他握着拳头发誓说:“我不用跳舞,要用别的方法来征服世界。”不久,巴尔扎克便出现在了塞纳河畔的旧书摊旁,在那里他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时,他发现,在当时黑暗的世界里,书是最可爱的。很快,他的住房里就堆满了旧书…  相似文献   

12.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中,不仅仅取得的是卓越的创作成就,更为重要的是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他夏杂而又矛盾的世界观。就《高老头》来说,《高老头》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成熟,主要体现在他以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夏杂而矛盾的态度上,尤其突出是他对高老头式伟大父爱的同情,反映了文章主题,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最终,巴尔扎克在其作品中,有机地将其世界观和创作在矛盾中流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高老头》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高老头和拉斯蒂涅走向了两条相悖的人生道路:高老头开始厌弃并最终与他积极参与创建的资本主义社会决裂,而拉斯蒂涅却一步步靠近他原先所否定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两条相悖的道路构成了一个"围城"怪状,以此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他和巴尔扎克一样是“超群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交往行为的一种知识背景,生活世界也可以视为交往行为理论的经验出发地。可以认为,哈贝马斯是为了解决生活世界中面临的交往现实问题而提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力图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提出“交往范式”的分析理论,并由此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哈贝马斯所做出的“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这在他所处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是有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巴尔扎克在1833年末塑造了葛朗台偏执狂的形象,这个形象成为现实主义熠熠闪光的著名典型和性格的代名词而影响着整个世界文学.究其葛朗台偏执的性格特征,是否仅仅表现了19世纪传统文化解构时期作家理性的审视与探索呢?巴尔扎克做为现实主义的巨匠、正如戈蒂耶所说“他所建筑的那座大厦,人们离它越远,它就越高”那么“这座装着整个乱哄哄的社会的巴倍尔塔”的庞大驶杂是否仅仅成为19世纪文化断代研究的佐证呢?  相似文献   

17.
在批判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巴尔扎克不仅把现实主义的社会内容推向了表现整个历史时代的高度,同时也把现实主义的艺术技巧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前半的顶峰。他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两千多个人物,精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典型性格,(马克思认为其中有些性格甚至是未来的人物典型)而如何塑造这些人物,即人物塑造的典型化手段,就构成了巴尔扎克的空前卓越、精湛的现实主义艺术技巧的主体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这个看来是如此开明的时代里,何以艺术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雕刻家、建筑家却如此受人轻视呢?”巴尔扎克以他平素所特有的敏锐的现实主义洞察力,深入地探讨了这个常常使他痛苦、愤懑不已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严重危害艺术生产的金钱势力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巴尔扎克在谈到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时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在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探索中孕育、产生的。艺术家只有在现实生活的触发之下唤起了一整套的意念,才“从这些  相似文献   

19.
欧爱萍 《考试周刊》2013,(90):14-14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作了鸿篇巨制——《人间喜剧》,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发展顶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人间喜剧》的基石,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高老头》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金钱对人心、社会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评价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的贵族人物的时候,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是经典性的,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他看出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遵循这一条线索,我们分析这篇小说时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从而对贵族人物的性格有一个基本的看法。 巴尔扎克天性过于活跃,面对人欲横流的金钱世界,他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各色人等的心理状态。他“发掘恶习,揭露热情”,将大动荡时期的巴黎社会、法国社会,其实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