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费不退”纠纷反映了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对该问题宜从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学费不退”条款属于经营者单方拟定的格式条款,其有效性应从双方的市场地位、交易价格、解释原则、立法规制等诸多方面综合考量。完善格式条款的立法规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21,(4):52-58
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站经营者采用格式条款应对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当网站经营者面对公众多元的观影需求时,还需考量科技发展、商业运营等因素,并适时作出调整并完善服务内容,因此网站经营者对格式条款的内容作单方变更有其现实需求。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形式和内容规制并不完善,网站经营者恣意变更格式条款的问题突出,而消费者困于各种阻碍难以与之抗衡。网站经营者恣意变更格式条款的规制路径应从明确消费者解除权、经营者特殊说明义务出发,对预付式消费合同作专门规定,预防商业模式创新损害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3.
旅游市场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对于交易双方即经营者和消费者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就旅游经营者而言,对旅游消费者认知的局限、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搜集信息所需支付的大量成本都决定了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并进而产生市场效率低下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与消费者感知出现缺口等后果,政府及旅游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游戏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营销,甚至职业培训。当前,游戏化学习备受关注,并且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由于游戏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鉴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道费的产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公平、合理的通道费是符合商事交易规则的。但实践中,通道费常常被并化,并化的通道费表现为违约行为、商业贿赂行为、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等。并化的通道费不仅损害了诚实合法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因而应受竞争法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贿赂条款与反垄断法理论中的禁止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是可以对并化的通道费予以规制的,建议我国反垄断法适时界定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以期对大型超市滥收通道费行为予以有力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引发出消费者在"柠檬市场理论"指引下买低价茶甚至是不买茶等后果。本文追本溯源找出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监管机构、茶叶经营者、消费者等个体之间存在的问题,根据消费者习惯在专业性销售茶叶的地方和喜欢从众心理下购买茶叶的行为,提出政府监管机构和茶叶经营者为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应做好监管机制的建设和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游戏化学习体验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对学生游戏化学习体验的质性分析,本文探究了游戏化学习体验中认知体验与主体性体验的核心内容。本研究基于对多种资料的分析,归纳了游戏化学习过程中认知体验的过程要素,包含知识探究、学习迁移和认知成果;建构了主体性体验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游戏与学习动机和反思意愿。对游戏化学习体验的核心内容的探究有助于理解游戏化学习行为,了解学生游戏化学习体验的个体差异,为教育游戏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是经营者获取利润的唯一对象,他们往往处于经济力量薄弱、交易信息不对称、易受营销手段影响等不利地位,这必然导致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消费者这一特殊群体赋予相应的权利并给予充分的保护,是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然而,对消费者权利的合理确认和对消费者权利的充分保障,就需要法律详尽且合理的规定来实现这一目标.要确认并保障消费者的权利,首要问题是明晰消费者的概念,否则赋予消费者再多的权利,消费者却无法享有,法律就成为了没有实用价值的花瓶、摆设.  相似文献   

9.
谢卿 《安顺学院学报》2023,(3):35-39+67
融媒体环境下,农业营销摆脱了传统营销方式的单一性,通过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为消费者提供动态、生动的产品信息,加深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理解与认知,助力消费者的农产品购买行为,加快了农产品的市场营销进度。但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开展农业营销,存在虚假销售、营销技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短视频营销的效果。通过以融媒体环境为基础,系统化论述短视频平台直播助力农业营销的客观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经营者必须在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对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顺利开展营销活动的作用,在沟通中应把握住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提出了进行心理沟通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成功的沟通案例的简要分析,说明采用有效沟通方法的重要性,对企业的经营者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球性的消费者运动于二十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各国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及制度也逐步确立及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意旨在于对消费者群体的倾斜性及优先性保护,鉴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双方在进行消费行为、履行消费合同的过程当中信息分布难以有效实现信息平衡的现实情况,当前世界范围内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趋势普遍要求以经营者履行信息告知义务的强制性规定。本文对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营者告知义务规定上的不完善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实质上的不平等,作为弱者的消费者自身无力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国家而且也必须是国家才能担此重任。经济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为消费者权利保护中的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消费者问题的发生以及消费者运动的开展反映了消费者权利保护中国家干预的现实需求。国家对于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可以通过两个路径来实现:一是扶助消费者;二是规制生产者与经营者。扶助消费者是消费者权利保护中国家干预的主导路径。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幼儿园教师也逐渐深化了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确立了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意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形成正确认知、吸收大量信息、形成综合能力、实现个性化独特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享有对该商品的服务、使用等功能用途的完全知情的权利。属于一种身份权利。经营者商业秘密权则是一种财产权,一般归属经营者所有。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实质上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各自追求利益的对立。从保护消费者角度看,信息披露越充分越好;但从保护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对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却是不能为公众所知晓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权益冲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协调两者之间关系,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具体的政治信息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受主体性因素、客体性因素、空间性因素、时间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等相互作用的影响,如果未能科学、有效区分政治信息当中的事实和价值成分,会引致事实认知偏差、价值认知偏差和综合认知偏差。在政治信息认知过程中,针对引发认知偏差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纠偏策略纠正认知偏差。一是在认知主体对政治信息的认知过程中,采取去首因效应、去近因效应、去光环效应、去定势效应、去社会刻板印象等认知方法。二是在认知主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中,针对政治信息的归因偏差,采取关注共同反应的信息、寻找隐藏因素等方法;针对政治信息的直觉偏差,采取积累经验、记录事件的发生频率、重视反馈等方法、重视基率问题;针对政治信息的锚定效应,采取多锚法、反锚法等。  相似文献   

16.
李琳琳 《学周刊C版》2020,(2):176-17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幼儿园教师也逐渐深化了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确立了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意识.3—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外界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他们形成正确认知、吸收大量信息、形成综合能力、实现个性化独特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幼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享受游戏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健康发展.对此,文章结合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得不到救济。网络购物消费者安全权保护不利的原因:一是网络对消费者权利的限制;二是经营者行为规制的不足;三是对服务商责任规制的不足;四是消费者权利司法救济的障碍。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对策:一是健全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二是建立规范的消费市场;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四是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安吉竹凉席企业的调查数据,依据Wirtz的模拟实验中设定常量属性的认知偏差证实方法,以购买同一品牌、同一款式、无瑕疵的竹凉席产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组的手段,显示出消费者对竹凉席产品质量的评价偏差,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售后服务质量和处于常量性质的竹凉席产品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实了在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客观存在认知偏差现象,从而为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信息的发展为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成为了人们首选的信息获取和沟通交流方式,移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教育的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游戏化、社交化,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特征。青年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主流用户群,同时也是英语教育教学的直接对象,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如何把移动互联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针对在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下,就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升课堂内外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游戏化学习在激发学习者动机、改善学业情绪等方面存在独特优势,将游戏化学习与在线课程资源的“学”“测”两环节有机整合,有望提升在线课程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鉴于此,研究构建了“学测一体”游戏化设计促进在线学习的理论模型,并借助眼动仪、脑波仪、问卷采集了120名被试的认知行为、学习体验与态度以及学习效果数据,深入分析无游戏化设计、“学”“测”“学测一体”的游戏化设计对在线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的游戏化设计使学习者大脑更专注、更放松,消极情绪降低;“测”的游戏化设计促进学习者投入更多视觉认知资源,降低内部认知负荷,增加学习数量;“学测一体”的游戏化设计效果最佳,表现为学习者的视觉认知加工资源投入更多、外部认知负荷降低、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质量提高。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发现了“学测一体”游戏化设计促进在线学习的作用路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三条建议,旨在从游戏化学习视角为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