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人机协同系统正在全面渗入人类的工作与生活,社会正快速地人机协同化。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没有“意向性”,但其智能程度在迭代进化中。人机协同系统存在人类与机器两类智能主体,以及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和协同智能三种智能元素,其中协同智能的主体是人类,人机协同系统的智能是分布式的。受国际关系“软”“硬”“巧”实力三分理论启示,本研究构建了人机协同时代社会智能的三维模型。“三维”指硬智能、软智能和巧智能,机器拥有更多硬智能,并向人类“学习”软智能,人类拥有更强的软智能和巧智能,并把更多的硬智能“让渡”给机器。基于社会的快速人机协同化,教育所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应以发展学生的软素养和巧素养为重点,在硬素养维度着力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未来人机关系将决定个体的社会存在,因此强调以人机协同的价值观、意识、能力等为重点的巧素养培育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的媒介,智能机器拓展了媒介的意涵,它们在多个层面发生作用,影响不断深化。作为连接中的行动者,算法和智能设备建构、调控着各种关系,也赋予内容和关系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一些智能机器已从媒介进化为传播主体,这些“机器媒体”对内容生态也将产生复杂影响。智能机器也是个体和人类进行自我认知的媒介,是人的镜子,但它们能否帮助人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取决于人如何利用它们。成为基础设施的智能机器,塑造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数字自我,也塑造着人们的现实行为。  相似文献   

3.
以Midjourney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中的“文字转图像”(Text-to-image)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崭新的交互方式向大众宣告了生成式AI带领当代艺术步入“艺术大众化”时代。生成式AI技术影响下的艺术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迁。艺术媒介已不仅具有“材料”“媒材”“质料”等传统属性,艺术传播的媒介环境从“再现”走向“再生产”;艺术媒介从“聚块”(Agglomerations)的传播模式发展为多元形态,在分散且广泛的“灰色媒介”中,艺术媒介的“物质性”被关注;人机艺术传播中的“媒介在场”和“社会在场”共同建构社会景观,塑造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研究智能这个复杂问题是困难的,但可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分析处理,人所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杂)”,机所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复)”,环境所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平台(复杂)”。智能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物,而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智能,在现有数学体系和软硬件设计模式基础之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但在人机一体化或人机环境系统中却是有可能的。智能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价值算计为基础的人类智能,二是以数学计算为基础的机器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理论侧重于描述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智能形式,不同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它是结合物理性和生物性的新一代智能科学系统。人机混合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关键在于新逻辑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耦合,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学习时空边界无限拓宽、“普遍交往”空间出现、个性化定制实施以及虚实交融情境遍存等新的变化正革新着学生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方式,赋予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新的内涵。然而智能技术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因精准数据的过度依赖、人机交互的情感缺席、智能技术的精准投放以及虚实情境的高频次切换,带来了主体“赛博人”的转化、情感互动的禁锢、同质“持存物”的订造以及真实性的消解等多重风险。因此,为规避智能时代技术媒介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钳制,需要正确认识“人机关系”,形成符合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分工;创设融入情感诉求的人机交互模式,提升学生在人机交互中的情感温度;强化学生智能技术素养的培育,实现智能与个体生命的双和谐;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建设,促进学生个体虚实相融情境下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AI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形态,使师生关系民主化、人机关系交互化、教学形态智能化。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定位面临重塑。在AI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提升的重点是培训教师掌握赋能教育的智能技术,难点是创新人机协同建构“智能+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以知识重构坚定价值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迎接“智能+思政课”的挑战,以圆满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社交机器人、机器写作、AI主播、算法推荐和深度伪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传播者、渠道、内容生产链条上颠覆国际传播格局。国际传播特征表现为:信息生产正在由农业社会的手工生产转变为信息社会的智能生产,国际形象建构与国际舆论正在转变为技术之间的博弈,国际传播参与主体经历由人到人机协同再到机器为主的转变。最后提出应基于智能传播技术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人类不断创造各种语言技术以辅助语言应用、改善语言生活,从结绳记事、表意图画到文字的创制、印刷术的应用、广播影视的普及,而今进入了以互联网和语言智能为代表的现代语言技术阶段。“人-人”直接交际方式逐渐减少,“人-机-人”的间接交际方式成为常态,未来正在进入为人类配备AI助手的“人机共生”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语言大模型是人类语言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高峰,显示了大数据、特别是语言数据的强大功能;而语言大模型在语言表达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缺陷,是网络上缺乏专门领域、特殊人群、特殊场景、非通用语种等“特域数据”造成的。数据,包括语言数据,已成为新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必须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数据进行管理,通过数据市场促进数据的生产、流通和利用,通过数据公司有规划地集聚“特域数据”以有效弥补网络数据之缺,通过语言智能教育来促进公民具有适应AI助手的能力,通过就业市场预测机制及时将劳动力转移到新技术催生出的新岗位。数据管理应宽严适度,既要尽力促进语言智能发展,又要保证技术向善,使其在伦理学的轨道上前进。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中的“功能—结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揭示复杂系统的功能特征与其内在结构、要素间的关系。以之为思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下的制造类企业职业结构变迁趋势,与单纯的数据统计和案例研究相比较更利于澄清其中变化的本质所在。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中的生产制造、设计开发、商务运营、客户服务、业务管理五个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分析,从“技术—功能—结构—职位”间关系的视角对智能制造的职业影响及其中的人机智能协作机制进行研究,并概括了智能制造企业的职业结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成为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发展和培养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乡村教师的智能素养包括AI教育意识、AI教育知识、AI教学能力与AI教育规范4个维度,其相较于原来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两者既能建立起彼此“桥接”的框架,也能实现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超越,如扩大“意识”的对象与目标,扩展“知识”的结构与范围,提高“能力”的水平、范围及核心要求,提升“规范”的品质与层次要求,以及增益智能素养的知能情感。依据该“桥接”框架,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发展大致需要经历智能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技术运用、规范与意识、智能素养形成4个阶段。为了保障乡村教师智能素养培养的落实,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智能教育配套政策以鼓励和引领乡村教师积极开展智能教学实践,也需要学校提供共性标配和特色选配的基础条件以及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实践指南等实践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2.
视觉传播新技术为人们了解世界打开新视窗,但也伴随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该文在视觉传播技术火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发现视觉传播技术在解决人类沟通苦难、传播美感方面仍存在局限。媒介技术的演进呈现出不断革新与回归感官系统的规律,归根到底在于维系人的自身价值。我们应理性看待视觉传播新技术,警惕技术对人的异化,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中享受人文关怀、自在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媒介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而它作为文学载体与人类文学活动的关系同样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就传播媒介各阶段的演变(体语传播—口语传播—文字—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来分析和阐释它们分别对文学和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沿着马克思在“机器论片段”中指出的思考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是一种以模拟的方式将人的脑力劳动能力转移进机器的机器体系。在资本主导的信息产业对智能技术和智能媒介的改造下,人愈发处于一种由知识丧失带来的“系统性愚钝”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吸收了人类智能的机器,就难免会出现与人对立的状况。增强人类智能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宏观上从信息社会内部,发展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限定的更好的社会生产关系,让凝结在智能机器中的人类能力朝着造福大多数人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我们在微观上培育与不同层面的“机器”进行协商的意愿和能力,更理想的人机关系应该建立在人与“机器”的深度协商和有效磨合之上,而非人对“机器”之运作逻辑、机制、功能、要求的单方面接受之上。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媒介形式的变化.而主导媒介形式的变化则又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深刻变化。其中,民族艺术(以中国的少数民族艺术为对象)的创作、传播以及整个活动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点:传播时空的开放性与超越性;传播形式的视觉化与复合性;传播取势的复制化与规模化;接受“人——机”相对的个体化与随机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同学习成为未来学习的新常态。人机协同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分工和有机协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增长,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智慧创生,完成超越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复杂任务,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和智慧养成。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以学习者的智慧增长为核心,重视人和机器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强化人机角色的辨识与动态调整,加强人与机器自主度的灵活转换。本研究围绕面向知识掌握的“干预—自主”式学习、面向知识建构的“协作—探究”式学习、面向知识创造的“对话—协商”式学习,提出人机协同学习的典型模式,勾勒了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样态。未来人机协同学习需要优化智能学习干预的模式与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探索,探究人机协同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支撑和引领智能时代学习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劳动,重塑人与技术的劳动分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世界将发生职业变迁、人机协同、云劳动等颠覆性变革。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服务功能提出了新挑战。"智能+职业教育"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潜力,成为应对新挑战的重要途径,其中专业动态调整利用大数据赋能职业教育实现时效、超前与精准的专业设置,虚拟仿真实训利用VR、AR、MR等赋能职业教育创造工作情境相关的学习体验,在线职业培训利用AI、区块链等赋能职业教育提供规模、个性与可靠的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接触和认识媒介、参与和利用媒介的动机、目的和行为的总称。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强化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公众的人文精神,为媒介环境的改善和传播效果的改进以及民主社会进程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全民媒介素养,需要提高传播主体(“媒介公民”)、接受主体(“社会公民”)和“政府公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优化媒介生态,使媒介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表征和记忆,关系到其意义能否真正得到世界认同。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集体记忆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可通过媒介如何表征记忆来观察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将“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置于全球传播语境中,力图呈现它的世界面貌。主要运用媒介记忆理论、创伤记忆理论和框架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研究1949—2014年间中、日、美、英四国媒体有关“南京大屠杀”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旨在描述不同国家媒介记忆的差异,分析其记忆框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各国媒介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采用了不同的框架。中国以“创伤”为框架,围绕历史之痛和现实之伤展开记忆;日本以“质疑”为主导框架,回避自己加害方和中国受害方的身份,报道立场和情感偏向模糊、暧昧;美国和英国以“冲突”为主要框架,强调事件的新闻价值,即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解决。(2)不同媒介记忆框架对“南京大屠杀”意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中国将它定为国家创伤进行纪念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可获得支持。(3)各国“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框架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框架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传播的动物 ,传播是人类的法宝。电脑与网络作为学术界、实验室和市场的“杰作” ,不仅彻底改变了传播形态学的面貌 ,而且全面更新了媒介地理学的版图。随着传统媒介纷纷上网和网民队伍的日益扩大 ,网络不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媒介高速公路” ,成为人类社会生命进化的加速器 ,而且正在将人的生存竞争演变为一种全新的数字竞争、传播竞争和网络生存竞争 ,并催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化生活”和“地球村文化”。作为万物之灵的智者 ,我们必须在网络还没有全面征服人类之时 ,抓紧寻找征服网络的种种对策 ;在未来仍在我们手中之前 ,抓紧设计和规划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