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近人工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前沿科技领域,它研究、开发如何用计算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其研究对象可归纳为“机器智能、智能机器”,体现在思维、感知、行为三个层次,是一门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3.
沿着马克思在“机器论片段”中指出的思考方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是一种以模拟的方式将人的脑力劳动能力转移进机器的机器体系。在资本主导的信息产业对智能技术和智能媒介的改造下,人愈发处于一种由知识丧失带来的“系统性愚钝”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吸收了人类智能的机器,就难免会出现与人对立的状况。增强人类智能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宏观上从信息社会内部,发展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限定的更好的社会生产关系,让凝结在智能机器中的人类能力朝着造福大多数人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我们在微观上培育与不同层面的“机器”进行协商的意愿和能力,更理想的人机关系应该建立在人与“机器”的深度协商和有效磨合之上,而非人对“机器”之运作逻辑、机制、功能、要求的单方面接受之上。  相似文献   

4.
智能人工物既是工具意义上的人工制品,有被设计、被使用两种主要存在状态,是意向客体,其意向为他者所指向和赋予;也可是类主体,具有类认知能力、类道德能力、类情感能力,是意向主体,它能能动地指向自我、他我和世界的改造。同时,人工智能也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别,它在人、世界之间形成了四种全新的关系,即智能赛博格关系、智能复合关系、智能他异关系、智能背景关系。  相似文献   

5.
智能时代,机器智能在目的、内容和方式上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西文化基础上的"和合说"是一种生存哲学,允许译者主观能动地介入,和合而生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以和合说的教育视角、思维范式和实践途径来指导翻译教学,有利于实现人机结合,保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6.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教育产品的逐渐成熟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片面化”的智能诊断、“程式化”的教育干预、“投喂式”的服务供给、“机器主导”的教育决策阻碍了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实现。要从本质上实现个性化学习,应该从“技术应用”“个体发展”和“人机关系”的视角对个性化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实现对学生的智能诊断和精准干预,强化智能技术对于教育的“赋能作用”;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自我认知的强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保障智能技术应用回归“育人”的本真;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博弈”,找到“机器智能干预”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衡点,实现人机协同学习生态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机器智能分析—机器智能干预—学生主观评判”构建了人机协同支持的个性化学习模型,以期勾勒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涵括了电视、电影、网络、音乐等。内容上,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纷繁多彩的信息,承载着所有使用它的人的思想情感;形式上,它采用复杂的叙事技巧,为人们提供思考现实生活的方式。随着现代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人们的“个性”引导了创作的趋势,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网络音乐,都慢慢改变了单向度的展示,它们在展示的同时与观众产生了交流。人们的“填充”使这些传达信息的工具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成为了与人对话的“机器人”。大众传媒的叙事策略锻炼着人的理解力,同时也遵循了人的审美需要,使现代人在机器的包围中,感受着人与机器交流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被社会公众所依赖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媒介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媒介自身威信和声望越高,受众对媒介的信任程度也越高。在我国,媒介一直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公信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在大众文化叙事影响下,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呈现怎样的特点?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传播怎样影响和塑造着媒介公信力?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些都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于2018年3月1日发布的《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分析了美国机器智能的发展现状,并在教育、科研、技术、社会、公共安全、国际合作、数据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六大战略布局、主体目标及具体建议,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战略规划。本文对战略的核心部分进行了解读,认为该战略具有目标明晰化、生态系统安全化、技能培养全面化三大特点。我国机器智能教育应秉承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吸取先进的发展理念、核心目标和办学精神;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机器智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等问题;针对机器智能教育的复杂性与学科的多元性,实施学科整合、教学渗透,在不同阶段制定跨学科课程标准,实现学科交叉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该战略具有导向性、全面性和前瞻性,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制定并实施机器智能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类智能始于语言,人工智能始于文字,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是发明了教育,智能植根于教育,教育让人类智能的发展从“现在进行时”变为“现在完成时”。智能机器里的物质和能量是物理层面的真实存在,结构和时间是认知层面的抽象思维。结构和时间寄生在物质和能量上,构成硬构体;机器里的信息是大量的软构体,体现了精神世界可以寄生在硬构体或者其他软构体之上,有虚有实,虚实结合,可自举和自我复用,始终至少存在下一个时间周期,使得机器能再去“想”,其秩序显示出维持自身思维和产生有序事件的能力。人的思维和机器的思维在数学上是同构的,在物理上是同源的,靠能量支撑,赖负熵为生。智能机器的诞生冲击教育的全方位、全要素,从教“书”,演进到教“学”,再进一步演进到教“育”,从如何拥有知识,演进到如何使用知识,进而演进到如何创造知识。智能时代教育的精髓是培育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思维的核心是抽象、联想和交互,机器亦然。机器用软构体延伸和拓展了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机器可以暴力思维,人和机器互教互学,优势互补,形成迭代的智能。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全人类的面前,读书改变一个人,教育改变全人类,让我们迎接这场学习的...  相似文献   

11.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的知识生产方式,催生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智能机器从知识生产的辅助者进化为与人类并驾齐驱的“新生产者”。智能机器对割裂的学科知识进行跨界跨域整合,凭借一维的语言打通和聚合各种形态的知识,知识第一次以“非人”的方式被生产出来。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知识观,摒弃知识只能“由人”来生产的理念,树立一种知识必须“为人”而生产的新理念。人类需要发展新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生产方式,为了人的发展、以人的方式生产知识,而不是以机器为目的、以机器的方式生产知识。知识的机器生产模式对人类的知识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对于知识生产机器的驾驭能力要与智能机器的生产能力同步成长。教育中的知识生产本质上是人的再生产,智能机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要素将参与到人的再生产流程之中。知识的机器生产作为人的再生产的新隐喻,启示我们从机器的视角重新认识教育过程中“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认知智能是机器与人类智能最为接近的高级智能,为促进导航系统认知智能的发展,首先介绍了谷歌团队提出的人工智能空间自导航能力,然后结合智能导航机器智能的需求分类,同时结合倾斜摄影、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给出3种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导航方面的智能化应用模式,分别为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完善、三维地图快速生成与路径优化,以及室内复杂环境寻路模拟。3种模式将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与前沿科技热点进行了合理融合,可为导航技术认知智能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在大规模英语口语考试中,机器智能评分部分取代人工评卷的可行性。通过对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口语考试的考生答卷进行人工和机器评分比较,得出机器评分在稳定性和客观性上的表现明显优于人工评分,可以部分取代人工评卷。本文还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智能评分的准确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人的认识中,智能机器属于具有人的一定特性和发挥人的一定作用的高级工具,扮演着工具-主体的双重角色,即协作认识主体和相对独立认识主体,人工智能是被人赋能的,不是自生、自主的智能。智能机器的认识有以下特征和局限性:人工智能对许多外部世界和社会现象的量的分析,远远不足以反映这些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人工智能具有单元、均质、模块和扁平化特征,无法把握复杂多变的外部信息;人工智能进行形式化表征,不具有内隐的体验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耦合,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学习时空边界无限拓宽、“普遍交往”空间出现、个性化定制实施以及虚实交融情境遍存等新的变化正革新着学生认识与探索世界的方式,赋予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新的内涵。然而智能技术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因精准数据的过度依赖、人机交互的情感缺席、智能技术的精准投放以及虚实情境的高频次切换,带来了主体“赛博人”的转化、情感互动的禁锢、同质“持存物”的订造以及真实性的消解等多重风险。因此,为规避智能时代技术媒介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钳制,需要正确认识“人机关系”,形成符合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教育分工;创设融入情感诉求的人机交互模式,提升学生在人机交互中的情感温度;强化学生智能技术素养的培育,实现智能与个体生命的双和谐;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建设,促进学生个体虚实相融情境下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智能主体作为认知工具对人类学习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智能主体可以扩展人们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它是一种认知工具;从实践的角度,智能主体的教育功能包括处理信息过载、作为教育专家和为学生创设编程环境等,智能主体的设计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社交机器人、机器写作、AI主播、算法推荐和深度伪造等。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传播者、渠道、内容生产链条上颠覆国际传播格局。国际传播特征表现为:信息生产正在由农业社会的手工生产转变为信息社会的智能生产,国际形象建构与国际舆论正在转变为技术之间的博弈,国际传播参与主体经历由人到人机协同再到机器为主的转变。最后提出应基于智能传播技术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人的认知的基础是对句子深层结构的认知。机器作为形式化的认知手段 ,很难理解非形式限制的靠常识和逻辑判断的各种歧义。人的认知在识别一个句子时 ,是把句子作为一个语义整体来处理的。怎样使机器认知的层次从词和词组的层次上升到句子或段落的层次上 ,怎样使机器认知依靠相邻信息来排除人的认知靠常识或逻辑才能排除的歧义 ,是汉英机器翻译在今后的分析环节中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8项组成。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的著作《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打破了传统的智力观。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