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学界共识。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多关注政策引领、理念探讨和设施建设,较少从教与学的关键场景出发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实践变革的前景、样态和机制。基于此,文章以“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阐述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定位和概念内涵,指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推动教学理念、设施、手段、方法的系统变革,推动教学主体走向学生中心、教学目标走向素养导向、教学内容走向动态多元、教学方法走向灵活多样、教学评价走向智能综合、教学环境走向虚实融合;从面向学业发展的人机协同教学、面向自主探究的数字实验教学、面向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勾勒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场景。未来,要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理论研究,完善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培育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字技术驱动教育生态变革,从而发挥育人效果的过程。澄清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的“技术”误区,教育与数字技术关系的“和谐”误区,人与数字技术关系的“价值”误区,可以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质上遵循了“取决于人,用之于人”的数据伦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校园围墙消弭,学校边界持续重建;课程模式颠覆,教学实践面临重组;教师角色转换,专业能力有待重构;学生能力弱化,学习生态亟需重塑等困境。学校需要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多元数字平台,加强教师系统培训,健全管理保障机制四种方式来全力打造智能校园,全面革新教学空间,全程提升教师素养,全速创建学习生态。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但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价值共同演化的逻辑,教育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数字技术的内嵌与耦合、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双重意涵。在实践过程中,数字技术、教育组织、环境空间与行为实践是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因素系统。这些因素系统的有序支配与互动会产生驱动作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形成实践障碍。当前,数字技术系统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管理问题、教育组织系统的战略保障缺乏和文化保障缺失、环境空间系统的政策支持不足和技术系统限制、行为实践系统的风险规避倾向和缺乏协同效应,制约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从增强“数字技术”的服务品质、夯实“教育组织”的数字规划、完善“环境空间”的支持服务、推动“行动实践”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颠覆式变革,经济社会变迁、教育内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纵观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计划,呈现出强化数字资源顶层设计、打造优质数字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素养框架、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加强数字信息安全与伦理教育等一系列共同发展趋势。我国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国际社会先行经验为镜鉴,坚持线上线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数字素养教育渗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系统规划数字化教育发展战略、升级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构建本土化的数字素养框架、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加快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及形成多部门协调机制,构建与数字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然到来,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跟上时代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潜在要求。教育领域的各种数字化战略、场景和行动无不在诠释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但目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深入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核对其实践落地和行动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是教育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其中“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变“基因”,转型是服务于人和社会发展的“转基因”变化,这个过程会形成三种新的教育文化基因:学为中心,适性发展;需求驱动,开放创新;人机协同,数据赋能。此外,在智慧教育论的指引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统筹布局整合进化论、催化论、应变论、嬗变论,促进教育系统的创新和变革,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转型框架、数字领导力、数字能力和成熟度模型来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迷思。  相似文献   

6.
伴随第三轮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变革愈来愈成为国际国内社会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其重塑教育要素及关系,全方位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治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微观人与人、中观人与社会、宏观人与国家、宇观人与世界良好互动的教育新形态,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生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带来诸多潜在和现实风险,可能异化教育主体全面自由发展、危及教育伦理生活、模糊教育治理责任、引发文明发展藩篱。因此,在享受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数字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对峙与抵牾,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限度与可能,以融合共生、伦理规约、公平负责、自主包容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新方向,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向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了教育样态的变革、教育机会的拓展、学校空间的重构和学习模式的更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入重要机遇期。同时,需全面认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警惕数字化变革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与风险,妥善处理好数字化转型与教育的辩证关系。文章建议:大力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谋划作用,研制教育数字化转型制度规范;加强部门联动和跨界融合,构建多主体协同落实机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场景应用,打造智慧校园新生态;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胜任力,培育智慧型新教师。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的关键新动能。教学数字化是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职业院校的教学数字化转型主要受数字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内生需求及职业院校教学生态变革要求三个因素驱动。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推动教学供给侧全领域系统性变革创新,目标是构建学习需求侧新技术融合的学习生态,特征是促进质量管理侧大数据赋能的教学评价。在转型推进路径上,应强化政策引领,推动教学数字化标准规范建设;优化转型支撑条件,夯实教学数字化基础保障;创新转型多元协作,完善教学数字化发展协同机制;加强系统转型设计,落实教学数字化发展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着教育更加开放智联。本文梳理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专家观点和相关文献,概括出论坛聚焦的四大热点: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数字公民教育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智联的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助力开放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造就终身教育体系枢纽力量;第二,人工智能深化开放教育内涵,落实和发展其功能性要求;第三,人工智能扩展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为开放教育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构筑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数智教育的基点,构建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二是搭建数智教育支架,以信息数字化支持课程整合、促进学教变革,构筑助力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新生态;三是依托信息数字化搭设“学教研训”平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生存成为普遍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的思想引导、价值观塑造为价值旨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智能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动态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中的潜生风险、内在张力以及进阶逻辑等,遵循“问题驱动+目标引领”、“伦理限度+功能效度”、“系统进化+迭代升级”的原则,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实践探索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以数字化赋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推动偏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障碍与契机:地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偏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至少存在偏远地区自身的障碍、偏远地区市场和培训机构的障碍以及偏远地区学员的障碍三大类。澳大利亚偏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包括:加强国家政策驱动,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凝聚多元主体力量;不断优化资助方式,改善偏远地区学员培训情况;利用数字技术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偏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以职业教育为抓手减轻贫困,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以缩小地区差异为手段,保障教育公平;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技术发展引发的教育领域的系统性变革。美国高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高校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有积极意义。文章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技术协会教育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为始点,结合美国多所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形成了对美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白描,同时介绍为美国各级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服务的相关机构和组织,为借鉴美国数字化转型的规范化路径提供了线索。分析发现,近年美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受疫情影响而得到整体加速,尤其在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学生服务、大数据支持下的院校发展决策、跨部门工作流程的贯通等方面有明显的转型迹象。但是,在技术生态建设、技术人才更新、文化变革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障碍。在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有必要从价值定位、战略方向、运作模型层面来增强高校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教育系统内生发展四个因素形成推拉合力驱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则可视为具有价值意图支配的行为选择,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的生成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原则、“系统进化+创新突破”的原则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的原则。目前,在构建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COVID-19外部压力催化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所期待的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研发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开展全国性的教育数字化就绪行动、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由于教育数字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那样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怎么转,在学者、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甚至误解。厘清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十分必要。教育数字化与其他领域数字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教育活动不是物与物的联系,而是人与人的联系,教育数字化不仅不能替代人,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当前教育数字化的重点任务是创新教育场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数字教育平台能级,以数字化思维治理教育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老年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老年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成为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老年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上存在老年学员自身学习障碍、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社会刻板印象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数字化课程的有效开展。上海老年教育通过聚焦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化教学团队,推进“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等举措,积累了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发展思路。基于上海经验,破解老年教育数字化课程建设难点,须深化课堂教学变革,形成数字化课程实施新机制;强化教师数字赋能,提升数字化教育教学水平;夯实数字化技术,更新在线课程评价管理系统;共建共享资源整合,保障数字化课程资源供给为建设路径,为老年人创造具有包容性、普惠性特征的老年教育数字化课程新图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内部,也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拓展教育场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化风险。本文采用了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农村-县城-城市不同社会发展区域的祖-父-孙三代人进行观察和访谈,从普通人的视角阐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实践主体面临困境、混乱、妥协、矛盾与冲突等多种困扰,并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期教育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从四个关键进程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期现代化风险的消解与治理策略,包括接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过程性偏差、明确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并设计治理规则、构建智能技术治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的教育社会实验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速教育要素重构和生态变革。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主客体带来的潜在风险,是深化对教育教学活动主客体关系规律性认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是数字化的核心,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技术促进思政教育模式变革,优化思政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是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的统一,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应从主体素养、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