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猛烈撞击、中北亚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游牧生存方式等因素,形成了契丹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和民族文化心理。契丹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使契丹艺术呈现出既接受、借鉴汉族艺术,同时又重视艺术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契丹族不仅建立了威震东亚的辽朝政权,而且与其他北方民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与农耕文明并驾齐驱的游牧文明。其中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捺钵文化”,则是契丹民族独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对捺钵文化的历史追寻和勾稽探索,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内涵,而且将为丰富与补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毡帐-蒙古包的创建和使用是游牧族群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其构造设计体现着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时空观,成为游牧民居文化特有的标志性符号。从文献记录、传承应用或现实价值来看,毡帐-蒙古包始终是游牧文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游牧经济不可逆转的衰微导致毡帐-蒙古包逐渐被定居建筑替代,但其留存的文化符号功能则具有永久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滦河文化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流经承德、秦皇岛、唐山等七个地区,形成4.5万km2的广阔流域。滦河文明发端于7 000-15 000年前。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以及近代工业文明构成滦河文化的三大源头。滦河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有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以及历史人物、事件、文物等形式存在的品类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滦河文化与周边文化融合,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在历史演变中,构建起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拥有与时俱进品性,形成了开放兼融的基本特征。刚健自强是滦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是滦河文化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契丹族是中国的古代民族之一,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末,迭刺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与五代、北宋并立.当时契丹地区迁入大批汉人,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提高,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游牧文化是在内蒙古一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文传承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蒙餐文化正是依托游牧文化,以草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文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地区间交流的加深,蒙餐文化以其绿色无污染、注重礼仪、体现地域风情,健康又营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在新的历史时期,蒙餐文化的大力倡导,对蒙餐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游牧文化的传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朝契丹族的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它产生于契丹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有着与其他民族舞蹈不同的特点。这种舞蹈艺术具有全民性、经常性、随意性。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有三大种类和多种形式。辽朝契丹族舞蹈艺术对今天北方各族文化生活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7,(3):20-28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相似文献   

10.
凌家滩文化的主体源于东夷部族的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崇拜是东夷文化中最为突出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凌家滩人的龟灵崇拜是对大汶口文化中龟灵崇拜的继承与发展;凌家滩遗址中某些器物直接脱胎于大汶口文化。凌家滩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吸纳皖中地区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融合了周边的史前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从凌家滩文化来看,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夷族群便已较大规模地迁徙,其中南移至凌家滩的一支成为皖中地区东夷的主要族群。  相似文献   

11.
元代特殊社会形态下,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农耕文化在冲击和融各中形成二元消长之态势,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诗歌,诗人群体成分复杂,诗歌内容异彩纷呈,诗歌重实用功能,两种文化的交融碰撞给传统诗歌注入了新的质素而具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契丹民族入主中原后,其帝王后妃写有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的诗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传统文化相互冲撞融合的艺术体现,反映了中原文化对契丹民族发生的深远影响。这一特殊的文学奇观,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既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坚持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先进性、独立性,都有着诸多值得认真探讨和清醒反思的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元10世纪,游牧的契丹民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了辽朝。因它是契丹贵族在汉人的帮助下建立的,故也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制度和文化,比如辍朝制度。由于契丹皇帝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四时捺钵,故其辍朝制度与中原王朝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其独具特色之点是:一年之中,在春捺钵期间钩鱼,捕鹅﹑雁,秋捺钵期间入山射猎,不处理政务;只在夏、冬捺钵期间举行大政会议,故在此期间才有辍朝之举。  相似文献   

14.
<正>哈萨克族曾逐水草而迁徙,是一个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其中,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阿克塞”)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当地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  相似文献   

15.
邓爱忠 《中学文科》2007,(11):145-146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融结的统一体,有56个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历史上许多族融合而成的。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在春秋时期,华夏族与戎狄等族逐渐融合;其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又与匈奴、鲜卑、氐、羌等族融合而成为汉族。在宋元明清时代,汉族又与契丹、女真族结合;进入20世纪,汉族与满、蒙、维吾尔、苗、藏、彝、壮等少数民族汇合而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经了数千年,在这悠长的发展过程中,边疆的族群不断向中原汇聚,使中华民族的主体族群不断壮大,文化不断丰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价值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注重整体及人伦和谐,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尺度的道德价值观;匈奴文化则是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上,注重个体,讲究实用,以现实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价值观。本文从长幼人伦、婚姻家庭、义利关系等内在机制方面比较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价值观之不同,揭示其形成的不同社会、经济、历史根源,探究其各自的精华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台湾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也是原住民族群文化日益衰落的过程。原住民族群文化的黄昏处境引起了原住民知识分子的高度警觉。为拯救濒临消亡的族群文化,不断成长中的原住民文学自觉地进行抗争。在文学场域中坚守族群文化的主体地位,找寻和重构失落的族群文化。  相似文献   

18.
苗族文化的形成与其不断的迁徙有很大的关系。而迁徙的原因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是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既耕且游” ,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三峡地区是巴文化、楚文化交汇之地,歌舞兴盛。巴楚文化与三峡歌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巴楚文化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巴楚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巴楚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形成的,巴楚文化形成的客观条件是巴、楚之间长期以来的人群往来和族群迁徙。  相似文献   

20.
“托茂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穆斯林族群。其族群的形成与蒙古文化的影响休戚相关。对此,从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论述了蒙古文化对托茂人族群的形成及其文化特征的影响,阐明了托茂人族群的形成及其特征是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