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18):I0002-I0002
魏老师从教之后,也要求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做到这12个字。特别是做到坐如钟。  相似文献   

2.
著名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习惯,自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坐如钟”,并指定学生专门统计他提出这一要求的次数。此后的初中三年学习期间,魏老师共116次提醒全班同学要“坐如钟”。这样做的结果是:全班42人均养成了良好的坐姿习惯。初一时视力正常的84只眼睛,到初三毕业时只有一只眼睛视力稍有减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阅读、写字和其他许多种学习活动都是坐着进行的。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阶段,不良的坐姿很容易造成脊柱侧弯、脊柱后凸(…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处于决定一生身体能否良好发育的关健时期,此时很多行为对将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健康形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  相似文献   

4.
12岁的小刚今年上五年级,由于1.5米的身高在班里是高个子,老师安排他坐最后一排。小刚最近发现自己上课看黑板上的字时模模糊糊的,经检查是眼睛近视了。小刚的妈妈刘女士说,儿子患了近视,主要  相似文献   

5.
顶顶幽默的老班迈着方步踱进教室, 全班同学立刻不动不摇坐如钟。同学们为何如此听话?说来话长啊……老班是从邻校调来的,是位年届五十的老教师。听说他很有名很厉害的招数叫什么“夺命三招”,可教了我们快一年了却从没用过。这位老师还有个很特别的“毛  相似文献   

6.
《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一次赛课中,执教者李老师抓住"眼神"的品味走进人物内心,并以"眼神"的描写作为课堂小练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疑惑地问学生):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生:因为小男孩决心送  相似文献   

7.
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和我坐对桌的王老师把一名学生揪了进来,因为他不认真学习,又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学生低头站着,老师气愤地坐着,开始了长达一节课加课间十分钟的训话。期间,王老师既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8.
李梅 《学子》2014,(6):8-9
正有人说,没有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不是合格的小学老师。感觉很有道理。于是,那一年,我就走进一年级,当上了启蒙老师。大概是第一次,所以曾经的一幕幕总是历历在目,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一、教的第一句话预备课,训练学生的常规。我教孩子们一句话:坐如钟,站如松,思想要集中。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手势是他们表达内心最好的方式,12双明亮的眼睛正专心致志注视着老师。在兴国县东方红军子弟小学一个静谧的院子里,一群特别的学生正接受与正常儿童一样的教育。日前,笔者走近了这个兴国县唯一招收聋哑儿童的特教班,走近了这些一样天真活泼的孩子,走近了这个有着浓浓真爱的世界。在特教班班主任钟庆华的办公桌上,笔者翻开了学生们的作业本,一个个端正的字、一幅幅美丽的画,让人惊讶这些学生们比常人多了一份努力,这或许是对钟庆华、姜芸两位老师最好的回报。谈及一年多的相处,钟庆华笑着说:“只要有爱心,我们之间就…  相似文献   

10.
正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三十一:写座右铭实验外省来听魏书生老师语文课的一些老师,看到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放着一件做得很好看的五面体,上面写满了字,便问:"这是什么?"同学回答说:"是座右铭。"应外省听课老师的要求,魏老师介绍了这座右铭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1.
王婷 《现代教育》2011,(8):62-62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通过创新教学情境将学生放在"桃子树"下,教师再适当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跳起来去"摘桃子",一步一步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决旧知识与新信息之间的矛盾,获得新知识。记得学期初,学校组织集体收看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魏老师在台湾讲完公开课,一学生给了他一个字的评价——"懒"。简单的一个"懒"字,触动了作为教师的我。于是我也在课堂中因材施教,践行"懒"字。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16字给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一线老师都在积极探究高效的学习方法.有的老师经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实用、有效教学模式:而有的老师对这16字的理解还处于表层,只在它的"形"上下工夫,其结果是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优秀的学生总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差生还是那些差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文章做得太足了,没有抓住16字的"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形"相近,"意"入髓呢?我认为做到"三真"才能达到高效.  相似文献   

13.
要是问大家"喜欢上课吗",估计不会看到太热烈的回应。在教室里一坐就是几十分钟,不能开小差,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睡觉……还有可能答不上问题或是被老师批评。上课的时候,真是"鸭梨山大"呀!——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抱怨,恭喜你,你已经找到"写一堂课"的第一个写点啦!你最想打瞌睡的一堂课、你最坐立不安的一堂课、你肚子最饿最盼望下课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老师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先这样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先将课文快速读一遍.学生读课文不到两分钟,老师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情景",然后要求学生:仔细看看这些情景,你曾经见过或是梦见过这些情景吗?于是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吸引到多媒体上来,放下课本瞪了眼睛看"情景".情景就如"快镜头",不到两分钟就播放完了.老师一刻也不停歇,又在讲台上挂出了生字表,教学生认识生字.生字念了两遍,写了一遍,老师要求学生陕速默写一遍……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速度"特别快,学生们就像是被老师拽了脖子飞速前行的兔子,上气不接下气,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气喘吁吁"的.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Z1)
老师跟同学们玩游戏——你猜他(她)是谁?老师说:"他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你猜他是谁?"学生站起来说:"猪!"老师说:"我要你猜的是人,怎么会是猪呢?"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特别爱做“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这天,孩子们又“缠”着我:“老师,我们想和字宝宝交朋友。”“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了,拿出一大叠字宝宝说,“今天,老师请来两个字宝宝,它们是谁呢?请你们猜一猜。”说着我用手捂住眼睛,做了个哭的样子。孩子们异口同声:“是‘哭’。”然后,我又“嘻嘻……”地笑,孩子们被我的表情逗笑了,纷纷说:“是‘笑’,是‘笑’!…‘哪个字是‘哭’,哪个字是‘笑’呢?”我故意卖起了关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人对行为的要求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其中对立姿提出了要求。从一个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看出其某种心理状态。 1.站立时背脊挺直、胸部挺起,双目平视  相似文献   

18.
三则案例近日,在课程改革优课评比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三节品德与生活课,课的内容都是“坐、立、走,有精神”。三位执教者受不同教育观念的支配,采取了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将这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摘录如下:教法A: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坐、立、走要有精神。我们要做到———生:我们要做到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师:很好!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开展一次比赛,请每个小队的“苹果”小朋友上来做评委。(“苹果”小朋友到教师课前准备好的评委席就坐。)师:每个小队推选一名小选手上来参…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经常会玩一个叫做"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和孩子们对面坐(站)着,老师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一边做出各种动作或造型,如拍手、抓痒、看书、吃饭、洗脸、弹琴,又或者是各种动物造型等,然后孩子们一边说"我就照你这样做",一边学着老师做出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本书里,有许多"乌"字和"鸟"字。"乌"字对"鸟"字说:"凭什么你有眼睛,我没有眼睛呢?"鸟"字回答说:"因为我代表的是动物,你代表的不是动物。是动物才有眼睛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