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网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氧化电压对TiO2纳米管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分析样品的光学性能,以罗丹明B作为降解对象研究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电压条件下制备的TiO2纳米管均为无定形态,电压为20V时制备的TiO2纳米管光催化性能最佳,对其进行热处理可提高其光催化性能。该实验可操作性强,内容涵盖了材料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知识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型碳纳米管/曙红修饰玻碳电极(MWCNTs/eosin Y/GCE)的制备方法,建立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定量分析实际样品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扫描电镜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电极表面形貌及其性能,循环伏安法研究TBHQ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TBHQ在MWCNTs/eosin Y/GCE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差从306 m V降至58 m V,说明修饰电极对TBHQ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MWCNTs/eosin Y/GCE的DPV响应电流与TBHQ浓度线性范围为0.5~100μM,检出限(S/N=3)为0.08μM。结论:此修饰电极重现性好、选择性高、稳定性强,应用于油品中TBHQ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8.9%~101.1%。  相似文献   

3.
应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nano-Pt/GC修饰电极,优化了铂微粒在电极表面的沉积条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在硫酸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铂微粒较为均匀地分散在玻碳电极表面,粒径约为140nm,电极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实验研究表明nano-Pt/GC修饰电极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性能明显好于铂片电极,在该电极上甲酸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时的氧化峰电流分别是铂片电极上的4.37倍和3.49倍,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铂的利用率,玻碳电极上铂微粒的最佳沉积条件为循环次数为100次、沉积速度为5mV/s.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TiO2 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及其特性的关系,制备方法不同时,其形成机理、结构特点以及其物理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异.着重综述了TiO2 纳米管的光电特性、影响因素及作为光电极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最新研究进展,并对TiO2纳米管用于光电致变色器件阳极、界面特性等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利用两种水解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探究了不同方法及不同温度下(500℃、525℃、550℃、575℃)烧结二氧化钛粉体对光催化能力大小的影响。并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胭脂红进行了降解分析,找到了水解制备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较佳方法和最佳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磁控溅射和湿法刻蚀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ATO/Ag/ATO/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电极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由于ATO (Sb掺杂SnO2)和Cr的共同保护作用,不仅有效阻挡氧气向电极表面扩散造成Ag的氧化,同时抑制Ag薄膜在高温下的表面凝聚现象,使得薄膜电极在550℃空气退火后,仍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为23 nΩ·m,且经过600℃的高温处理后依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选择一定厚度的ATO作为Ag的保护层能显著提高Ag基薄膜电极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抗氧化性。单项试验结果表明,此厚度30~60 nm为宜。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玻碳电极,通过考察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还原峰、氧化法电流信号分别是裸电极上的4.17倍和8.25倍,在pH为9.16的Na2CO3-NaHCO3缓冲体系中,对乙酰氨基酚在8.00×10-7mol/L~5.0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大小呈良好线性关系:ip=0.0272c(μmol/L)+2.254(r=0.9961),检出限为2.67×10-7mol/L。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模拟样品检测回收率在97%~107%之间。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聚中性红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反应是受吸附控制的2质子、2电子参与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被迫引起氧化一还原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电解是在电流强制下发生的氧化一还原反应,它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方法。电解过程中,电子从电源负极移向电解槽的阴极,再从阳极回到电源的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产物以及电极是否溶解与电解质的本性、浓度、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结合如下几例略谈电解过程中两极溶液和电解后的残存液性质变化原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熔盐法制备珠光颜料用片状氧化铁的最佳制备条件的探讨过程,通过在不同条件如熔盐种类、熔盐用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下进行合成,并使用光学显微镜对产品形貌和尺寸进行观察,从而推断出助熔剂法合成片状氧化铁的最佳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在采用Na2SO4+K2SO4作为复合熔盐,并且熔盐用量与三氯化铁的摩尔比为5的条件下制备前驱体,在1 100℃下煅烧4 h,可得到平均粒径约为20μm,表面平整,形貌良好的六角形片状氧化铁晶体.并对制备的片状氧化铁进行了包覆二氧化钛应用尝试,表明该法制备的片状氧化铁满足珠光颜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电泳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含碳纳米管(CNT)夹层的PbO_2电极(CNT-PbO_2),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在CNT夹层表面电沉积10minβ-PbO_2活性层可获得β-PbO_2晶粒较多、晶粒尺寸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CNT-PbO_2电极。利用CNT-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苯胺,研究电流密度、苯胺初始浓度、温度、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苯胺的降解率升高;苯胺初始浓度越高,苯胺的降解率越低;在实验范围内,温度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电催化氧化降解苯胺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解原理1. 电极名称的规定。电解池一般叫阴、阳极,直流电源一般叫正、负极。(1)按外接电源: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联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联的电极叫阳极。(2)按电子流向:电子流入的电极叫阴极,电子流出的电极叫阳极。(3)按电流方向:电流流向的电极叫阳极,电流流出的电极叫阴极。(4)按电极反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叫阴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叫阳极。2. 惰性电极电解时,离子的放电顺序。阳极材料若为石墨、铂、钛等,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称为惰性电极。(1)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能力与气态氢化物还原性相似:OH…  相似文献   

12.
在离子液体+DMF(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剂中,通过恒电流法研究表明Ti/nanoTiO2-Pt修饰电极对4-甲基吡啶(4-MP)的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同时发现阳极液中4-MP浓度为0.49 mol/L,阳极液中离子液体的体积分数为50%,通电量6.8(A.h),电流密度30 mA/cm2,温度为50℃,阴极液为1mol/L硫酸时,产率和电流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平均收率为95.2%,平均电流效率为64.7%。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Pt-Sn/GC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t-Sn/GC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乙醇在Pt/GC电极和Pt-Sn/GC电极上均能自发氧化解离,产生强吸附中间体COad,而Sn的加入降低了COad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和覆盖度,抑制了乙醇的自发氧化解离,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与Pt/GC电极相比,乙醇在Pt-Sn/GC电极上的起始氧化电位负移80mV,正向扫描氧化峰电位负移60mV,电流增大1倍。当沉积量为100r时,Pt-Sn/GC电极对乙醇的电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镧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La-PB)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汞膜,制备了一种新型化学修饰复合汞膜电极La-PB/MFE/GC;研究了修饰层厚度、镀汞方式和汞膜成长过程对复合汞膜形成的影响;并以Pb2+为探针离子,对镧、钴离子掺杂类普鲁士蓝复合汞膜电极和常规玻碳汞膜电极的汞膜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的溶出伏安行为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应用该电极结合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实际水样中微量Pb2+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b2+在该复合汞膜电极上的阳极溶出氧化峰电流在4.82×10-9~4.82×10-7mol/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5,n=13),检出限为9.06×10-10mol/L,RSD值为2.6%,加标回收率为97%~102%.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联苯四羧酸二酐(PMDA)和对苯二胺(PDA)为二酐和二胺,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了聚酰胺酸溶液(PAA).采用旋涂工艺,以K9玻璃或调制模版为衬底,制备了聚酰亚胺(PI)平面/调制薄膜.对其厚度、结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调制图形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其厚度与旋涂速度和PAA溶液浓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PAA溶液在马弗炉中进行370℃热处理,可以完全转化为PI;通过旋涂法制备PI平面薄膜的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7 nm和3.1 nm;PI平面薄膜最小厚度为1μm,且其厚度随着旋涂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着PAA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PI调制薄膜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100μm和4.8μm,在调制图形转移过程中,周期不变,而振幅存在0.2μm的转移误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旋涂工艺,以K9玻璃为衬底,制备低表面粗糙度的惯性约束聚变(ICF)分解实验用的聚苯乙烯(CH)和聚氯乙烯(PVC)平面薄膜靶,对它们的厚度、宽度和表面光洁度等靶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CH和PVC平面薄膜靶的厚度分别为18μm和6μm,对应的宽度分别为200μm和300μm.CH和PVC平面薄膜靶都具有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它们平均粗糙度Ra的最大值分别3.7 nm和4.5 nm,TIR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TIR的最大值分别58.4 nm和56.8 nm.  相似文献   

17.
在Cu基体上电沉积Ni-Mo合金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修饰Ni-Mo合金电极.利用阳极极化曲线测试了TiO2/(Ni-Mo)薄膜电极在0.5mol/L Na2SO4溶液中的光电催化性能,考察了烧结温度、TiO2膜层厚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下烧结1h、拉膜9次制备的TiO2/(Ni-Mo)电极,光电流变化最大,光响应最明显.最后利用交流阻抗法测定了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电极的阻抗性能,光照后的TiO2/(Ni-Mo)薄膜电极的法拉第阻抗变小,说明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光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铜/聚对氨基苯甲酸复合修饰电极,并研究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 H3.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240 m V/s时,对苯二酚会在铜掺杂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清晰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376 V,Epa=0.293 V.对苯二酚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基于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为我们建立一种新的测定方法.对对苯二酚样品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制备模拟体液来模拟人体环境对制备的多孔生物活性陶瓷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将模拟体系温度、pH分别控制在36.5±1.5℃、7.3±1.5。将制备的多孔生物陶瓷浸泡在1.0倍与1.5倍的模拟体液中,分别培养2,4,6d。通过SEM观察培养之后多孔陶瓷材料的表面发现:培养生物玻璃多孔材料生长的羟基磷灰石状况良好,随着在模拟体液中生长时间的增加,生物玻璃矿化产生羟基磷灰石含量剧增以及磷灰石形貌发生变化。培养2d磷灰石在材料表面以及多孔内部延伸,羟基磷灰石生长尺寸可达到20μm,随时间延长玻璃表面生长出尺寸为10—100μm的树枝状结构磷灰石,培养6d有形状规则的片状磷灰石生成,尺寸达到100μm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田勇亮  丁佩 《天中学刊》2008,23(2):23-26
采用高温热解法,以硼氢化纳/乙二胺(NaBH4/C2H8N2)饱和溶液为前驱液在沉积有铁催化剂的硅基底上生长硼碳氮(BCN)纳米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俄歇微探针和拉曼光谱对BCN纳米管进行形貌观察和表征.BCN纳米管的高度在20μm左右,直径在50~100nm之间,具有明显的"竹节状"结构,结晶有序度较差.对BCN纳米管薄膜进行低场致电子发射性能测试,开启电场1.8V/μm,外电场升至2.48V/μm时发射电流170μA/cm2,当外加电场大于5.5V/μm时,可以观察到发射点均匀分布的场致电子发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