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本文以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为例,谈谈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一、类比思想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下面从求解步骤及解集等方面进行类比.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分式”一章复习课的教学为例,通过一个开放的情境贯穿复习课始终,让学生在一以贯之的情境中进行知识与方法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逐步梳理“分式”一章的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最终形成对整章知识的整体理解,达到单元视角下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数学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巩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整理思想方法.复习课可以由某一个基本图形出发,在对其进行拓展变式中梳理归纳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引领学生深度思考,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复习课为例,谈谈笔者对复习课的处理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沈有仁 《职业技术》2004,(11):52-52
最近,笔者在解不等式的复习课中,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索并总结出一元不等式的统一解法.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重点 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8.
以“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章起始课为例,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在问题引领下,带领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的思路,经历不等式概念的生成过程,形成对后续学习知识的探讨意识.通过单元教学,整体构建从未知到已知的认知桥梁.  相似文献   

9.
大纲分析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不等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及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基本不等式"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实施及反思为例,阐述高三一轮复习不仅要注意概念、命题的重温和经验、方法的提炼,更应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关联,聚焦能力的整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思维开放、倡导方法多元,通过师生对话超越备课预设,从而实现建构创生.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中的章节复习一、讲清概念,理清知识网络。在复习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归纳总结本章概念,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小结,并要把前几章知识和本章知识加以横向联系。二、选编习题。章节复习要遵循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原则,精心选编习题,这是复习的关键。习题要对准知...  相似文献   

12.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区内普通公办学校的初一班级,学生数学基础总体较好,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教育部2012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初中代数的内容主要是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五大板块,其中方程与不等式既可以看成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模型,也可以看成是数、式的运用.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既是不等式的开篇之章,又是在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基础上的延续,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看成是方程板块内容的继承与创新,类比与对比是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艾璐 《化学教与学》2011,(6):71-72,17
一、教学设计思路 沪教版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涉及有关溶液的知识点较多,传统的《溶解现象》复习课常常是将本章的概念仅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把握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过分注重了知识本身的掌握,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在初一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到初三又再一次学习不等式.为了使他们能够顺利学习新知识,在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不等式的同解原理,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1 教学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通过以体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指南 1.在复习中要注意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特别是要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等价转化的原则,它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证明不等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它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因此在复习中除掌握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这三种基本方法外,还应了解其它的证明方法,并不断总结证明不等式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主干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中学数学中起着广泛的工具性作用。在近年的高考中,有关不等式的试题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如2008年江西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考查知识性的试题就有20分,考查工具性的试题有20多分),试题不仅考查了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还考查了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数学素养。本文试就本章基本内容、基本思想方法和常考题型等作一归纳,供学生复习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说课设计□鞍山市二十一中学刘婷婷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不等式这一章的教学,是初中代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学生对这一章的出现感觉突然,教学时间又短,所以,教师要想尽方法给学生打下有关不等式知识的较深烙印,因为它在今...  相似文献   

19.
<正>"学而时习之",体现了复习课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章节复习课是常见的课型之一,章节复习课的意义在于,通过挖掘知识间的本质联系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结构的重建,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来强化思维的优化和品质的完善.也就是说,通过复习课的教学,要达到知识点的回顾,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思维的深化.一、内容回顾要开放综合,不要简单罗列一般地,章节复习课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本章知识点,主要是回顾本章中的重要的或比较容易遗忘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总结归纳不等式类型,通过分析高考题,针对性复习不等式。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肩负着梳理考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网格化与系统化,引导学生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等重任。可谓内容繁多,任务艰巨。尤其是在当前以核心素养为热潮的新课改中,如何做好高三数学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