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NN个头     
看了题目你一定有所疑问吧,别急,随我一起来看看吧!上课了,老师神秘地对我说:"你们可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头吗?"大家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当然是一个头喽!"老师神秘而骄傲地说:"嘿嘿,可不只一个‘头’哦,我呀,有几百个头呢。"  相似文献   

2.
NNN个头     
看了题目你一定有所疑问吧?别急,随我一起来看看吧!上课了,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可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头吗?"大家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嘛,当然是一个头喽!"老师神秘而骄傲地说:"嘿嘿,我可不止一个‘头’哦!我呀,有几百个头呢。"大家听后都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3.
NNN个头     
看了题目你一定有所疑问吧?别急,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上课了,老师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可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头吗?"大家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嘛,当然是一个头喽!"老师神秘而骄傲地说:"嘿嘿,我可不止一个'头'哦!我呀,有几百个头呢."大家听后都大吃一惊,什么,老师有几百个头?我想:不会吧,老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头呢?莫非今天的早饭与中饭都在吃些鸡头呀、鸭头呀之类的东西?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琢磨不透,琢磨不透呀!哎,老师你就别卖关子了!  相似文献   

4.
拆头     
民族民间音乐中旋律发展手法之一。在某些乐句之间,暂停管弦乐而插入打击乐的片段,称"拆头"。各拆头均轻拍入,重拍收,最后一拍,重击一声,结束拆头。情绪缓和的乐曲拆头较长,紧张热烈的乐曲拆头较短小。凡拆头占两拍称"半拆",占四拍  相似文献   

5.
老孙头形象是《暴风骤雨》中塑造最丰满最生动的艺术形象,但评述前人评述不多。本文从艺术真实性、作品所写的环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等三个方面对老孙头的形象进行了分析,来论证老孙头这一形象的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正>鲸头鹳,因嘴长得像鲸鱼头而得名,又因嘴很像一只鞋,尤其像荷兰人的木头鞋,于是有些地方叫它"鞋之父"。鲸头鹳主要生活在中非国家的沼泽湿地,是目前世界上头最大的鸟。因为1.5米的身高,它被戏称为"恐龙的后代",憨憨的动作又让人忍不住给了它一个外号——"鸟中哈士奇"。鲸头鹳确实憨,被摸头的时候,它会开心得像个傻子,挠头的时候,就像一只披了羽毛的哈士奇,会突如其来地尬舞,仿佛踩到了进入蹦迪世界的电门。  相似文献   

7.
"群头"是旅游者团队的"领导",对旅游活动有重大的影响,群头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每一个导游员认真对待与科学掌控。旅游消费者与旅游服务供应商利益冲突的激化是群头产生的根本原因,而群头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处理群头问题的新方法有"消灭法""、抑制法""、利用法"等。  相似文献   

8.
词缀"头"是由其本意虚化而来的。词缀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萌芽于东汉,形成于六朝,唐宋及以后获得较快发展。词缀"头"在临沂方言中呈现出强大的构词能力,既可以作为前缀指称时间和位置的前置性,又可附着于不同词性的词根之后充当后缀标识名词词性。对山东临沂方言极具代表性的词缀"头"进行研究,可以展现出临沂方言词缀的语言面貌,为更好地研究临沂方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格头是贵州省雷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格头苗名称为"甘丢",意为住在秃杉枝条下的人家。据传说,苗族先民从北方迁徙过来之时,其中的两位祖先到了格头,看到这里长着许多高大的秃杉,其枝条可以遮风挡雨,于是就定居下来,经过漫长的繁衍才形成今天的格头村。禿杉又称水杉,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有  相似文献   

10.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教育一线,他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科学指导教育,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理念,至今仍是教育思想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吃过早饭,小熊背(bēi)着书包来到瘦猴家。瘦猴正在锯木头,见到小熊便对他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锯木头的活里也有数学问题呀!"小熊问:"锯木头的活里能有什么数学呢?"  相似文献   

12.
1 存在问题 全国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1章第二节"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一个"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的趣味实验.现象较为奇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相继发生,交融在一起,意在激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3.
扬州"三头宴"由清炖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和扒烧整猪头三个菜肴组成,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扬州"三头宴"的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人文因素。通过旅游带动扬州"三头宴"的发展与创新,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很远的地方飞来了一个小男孩,他的头是橡皮做的,名字就叫橡皮头笨太郎。他的头一旦碰到大山,就会嘭地一下弹起来,飞到蓝天上,简直就像个皮球。笨太郎飞呀飞呀,他的橡皮头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不会感觉疼。笨太郎朝一个巨人睡觉的地方飞过去,一头撞在他棒球棍一样的长角上。“哇  相似文献   

15.
看了文章的题目,大家肯定在猜测大头二头是什么东西,告诉你们吧,它们是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狗。那么大家想知道它们为什么叫"大头"和"二头"吗?让我来仔细地给你们介绍一下吧。它们是一窝小狗中最早从狗妈妈肚子里跑出来的,先出来的就是"大",后  相似文献   

16.
教学余光中的《乡愁》,除了分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以及与之对应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外,还不应该忽略两个词:"这头"与"那头". (一)"这头"和"那头"是指什么? 师:第一节"这头"与"那头"哪个指家乡?哪个指外地? 生:"这头"指家乡,"那头"指外地.因为词典上"那"是"指较远的处所","这"是指"此,指目前的或较近的或刚刚提到的人、事、物、地或想法".家乡近,应是"这头",外地远,应是"那头".  相似文献   

17.
高淳方言是吴方言宣州片中的一个方言分支。本文讨论该方言中名词后缀"子""头"的变音情况、构词方式、意义及功能。由于受前音节调值等因素的影响,"子""头"变音调值类型多样,且有一定的类推作用。通过替换语素、增音、替换儿化、修辞等方式进行词缀构词,后缀"子""头"分别具有表义、区分词类、代替儿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头词语"非常丰富.本文对"一头词语的组合理据、组合方式、以及语义关联和表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英两国联合发动的战争都是以巡航导弹作为"头板斧"杀向对手的。英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称为"风暴幽灵"的空射巡航导弹就是其中一个可畏的"后生"。  相似文献   

20.
教过几年初中语文的教师,想必对《分马》这篇课文并不陌生。该课文选自于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其中老孙头这个人物个性鲜明,尤其让人喜爱,他风趣幽默,聪明睿智,是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喜剧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