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位到德国图书馆学习或进修的国外图书馆员,通过个人的实地考察或是通过德国图书馆同行的情况介绍,都会对该国以“特藏领域计划”为基础的跨地区文献提供系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德国图书馆事业有某些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特点。首先,在德国没有一个不仅全面入藏本国出版物,而且有选择地收藏国外出版物,履行国家图书馆多种职能的唯一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是分别由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图书馆(中央档案图书馆)、柏林的普鲁士文化遗产国立图书馆和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共同履行的。其次,联邦制的政治结构决定了文化事业的主管权几乎毫无例外地归属于各州。图书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涉及立法、财政、管理和人员等主要问题也都是由各州独立决定的。德国的跨地区文献提供系统正是在上述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德国研究协会(DeutscheForschungsgemeinschaft,简称DFG)在“特  相似文献   

2.
莱比锡是历史悠久的图书出版城市,是前东德的出版业中心,长期举办著名的莱比锡书展。德国分裂后,西德从1949年起举办法兰克福书展,而东德继续举办莱比锡书展。91年两德统一,原东德有124家出版社,634家书店和4家图书批发商参加德国书商协会。但莱比锡书展的归属一直未定。德国书商协会想接管莱比锡书展,可长期主办书展的莱比锡展览公司不同意。经双方协商,94年达成协议,即德国书商协会为莱比锡书展名单上的法人,而书展的组织工作和经营仍由莱比锡展览公司独自负责。该公司认为,两家合作比一家垄断有利。双方保证要长期合作办好莱展。  相似文献   

3.
应德国书商协会邀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组织新华、商务、金盾、机工、民族五家出版社和北京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派员组团,于6月1日至12日赴德国参加莱比锡国际书展和进行业务考察。由于中德双方的努力,特别是德方的周密安排和认真准备,使书展和考察活动进展顺利,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一、莱比锡国际书展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莱比锡是国际文化名城,每年都举办国际博览会,包括书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处于东德的莱比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西德的法兰克福所取代。两德合并后,德国政府有意重塑莱比锡的形象,对此次书展很重视,从舆论宣传及财力上给予扶持,使这次书展盛  相似文献   

4.
访问德国公共图书馆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记述了德国国家图书馆(柏林中央及州图书馆、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市级图书馆(维尔茨堡市图书馆、德累斯顿市图书馆、乌尔姆市图书馆)实地考察见闻,重点介绍了德国健全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及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理念与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两德统一对德国传媒体系的影响[德]贝特·施奈德徐慧译直至1989年,柏林是一个分裂的城市。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墙横贯整个城市。柏林也因此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东柏林是东德的首都,西柏林则归属西德。处于城市两半的人们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体制之下。东西柏林...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勾学海 《图书馆论坛》2002,22(2):108-109
198 9年 11月 9日 ,德国柏林墙倒塌了。二战后形成的东德、西德于 1990年 10月 3日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自统一至今已经 10多年了 ,那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公共图书馆目前的状况如何呢 ?1 分散的图书馆制度1990年 ,东西两德联邦及各州代表组建了图书馆团体 ,就统一后的图书馆制度进行了商谈 ,主要针对如何再构筑东德图书馆制度进行了讨论 ,1992年决定在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推行原西德的模式。现在 ,德国由 16个州组成 ,每个州的独立性很强 ,通常情况下 ,行政上连邦政府把权限下放给各州 ,有关文化的政策由州政府负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是为…  相似文献   

7.
1998年8月14日至28日,本人随中国图书馆代表团参加了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在会间和会后,参观和访问了西欧的六个图书馆:阿姆斯特丹大学图书馆、阿姆斯特丹市图书馆、荷兰皇家图书馆、布雷达市图书馆、德国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11月 18日 ,浙江图书馆隆重举行了“建馆一百周年暨新馆正式开馆”的庆典活动 ,由文化部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2 1世纪公共图书馆馆长论坛”同时举行。出席典礼的有 :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原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司长陈琪林、副司长周小璞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周和平 ,国际图联执行委员、德国柏林地区中央图书馆总馆馆长克劳迪亚·卢克斯女士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总裁谢德谦先生 ,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理事长曾程双修女士等国内外贵宾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 ,浙江省省长…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随着从以书为主体向以人为主体的转型,图书馆建筑更突出包容性和可获得性,更强调与社区和公众的联系。本文在回顾过去二十年全球图书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和探讨新馆设计与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技术配置三要素出发,对影响图书馆建筑设计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设计理念的核心是确定人和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功能布局的目标是将新理念和新业态融入实体图书馆之中,而技术配置要解决的是确保技术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落后。其次,从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年度奖、全球顶级建筑设计师作品和绿色可持续项目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全球新馆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并列举了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挪威奥斯陆公共图书馆、荷兰登海尔德市KopGroep图书馆“学校7”、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中国天津滨海图书馆、加拿大卡尔加里中央图书馆、英国考文垂大学兰彻斯特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成功案例。最后,介绍了2022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是如何在充分吸取各国新馆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为导向,追求观赏和使用的统一,追求阅读与文化活动的平衡,追求现代技术与专业服务的融合,为图书馆建筑的创新发展提供成功经验的。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10.
国际书刊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外文献来源的一个渠道。由于东、西德经历了分裂与合并的过程,国家图书馆德国"中国学"(汉学)的国际文献交换工作同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本文对比做了一个历史的回顾与展望,对我们了解德国"中国学"(汉学)的发展,做好今后的文献交换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地方广播德国的地方广播起步很晚。1984年10月,西德才有了第一座地方电台弗赖堡电台。这以后,德国地方广播虽然历经曲折但仍得以发展。到1991年,己有18O座地方台,且多为商业台。东西德统一之前,柏林墙两边实行截然不同的广播体制,统一之后,东德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首都柏林的图书馆事业同样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柏林市的图书馆网络已经形成,它正全面为柏林市民提供现代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两德统一,德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首都柏林的图书馆事业同样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柏林市的图书馆网络已经形成,它正全面为柏林市民提供现代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杂志》2018,(4):127-127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刘季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刘季平同志于1973年11月至1981年2月任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长,适值改革开放国策确认前后。在此期间,刘季平同志为改变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落后面貌,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尤其是在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筹组、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中国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80年5月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一年一度的莱比锡、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让德国出版行业越来越风光的时候,正当德国出版行业朝着销售百亿大关挺进的时候,有关即将上调图书、报纸、杂志销售税的消息,在2010年却不断见诸大众传媒,这让出版行业就连圣诞节也过不愉快。  相似文献   

16.
金文虎 《图书馆杂志》1996,15(6):58-59,64
应法国爱基公司(Edge)邀请,上海图书馆考察团于7月18日至31日对法、英等国家的主要图书馆进行了考察。先后参观了法国图书馆新馆、法兰克福德意志图书馆、海牙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新馆。拜访了国际图联IFLA秘书长Leo Voogt先生。  相似文献   

17.
叶翰 《文化遗产》2014,(6):135-142
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慕尼黑大学是第一所在德国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府.19世纪后半期,德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汉学研究专业,到20世纪初已形成了法兰克福、汉堡、柏林、莱比锡四大德国汉学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汉学也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德国汉学的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得到调整,今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代中国的变化.由于目前大部分汉学研究机构都背离了德国汉学以古典研究为主的学术传统,转而专注于无法准确把握的现代中国研究,因此德国汉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抵制关闭传统汉学研究机构或将其改造成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趋势,而应有目的地保留研究和教授古代汉语和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这一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概况德国历史上第一本活字印刷的书,于1455年诞生在联邦德国的美因兹城。该技术的发明者是约翰内斯·古滕贝克,他也是一位出版商。在德国图书出版业居领导地位的城市,是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直到18世纪,这一角色方由莱比锡替而代之,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今天,联  相似文献   

19.
访德归来话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23日至4月4日,浙江期刊代表团对德国期刊界进行了考察和访问。这次出访主要是代表浙江期刊界参加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并与德国出版界特别是期刊界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博览会上的浙江期刊。每年一度的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在德国统一后已成为东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每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是全世界书业瞩目的焦点。法兰克福早在16世纪初就因举办图书交易会成为德国书业的中心。法兰克福出版社众多,是德国书业协会、德国书商学校的所在地。法兰克福与慕尼黑、汉堡、柏林、斯图加特并称为德国著名的出版城,而在此举办的每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更使其世界闻名、独具魅力、法兰克福书展创办于1949年,每年一次,本届书展已是第51届,也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届。今天,法兰克福书展已成为全世界出版商、书商聚会的最大场所,各国出版商、书商通过博览会来了解世界书业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沟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