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意义何在、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解决这些理论问题,有利于解除部分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疑惑,有利于促进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学校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辐射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引导、辐射渗透作用。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和谐学校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应然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善之端。以和谐这一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深入探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价值、内涵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学校应该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面,以和谐的教育培养和谐的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那么,学校应该从那些方面构建和谐校园、创办和谐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时厥锋 《考试周刊》2010,(53):218-2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学校是社会的一分子,更是体现文明的窗口,所以,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也是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职工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只有正确处理好校园内各种人际关系,才有可能在学校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校长管理经验和学校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指事物各部分、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协调与促进状态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校的育人作用及社会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和谐学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没有先进文化作引导,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在开明盛世的今天,和谐的文化精神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和光大.而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固有的和谐特征与和谐功能,必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海南)》2007,(3):12-13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学校校长来说.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学校的构建需要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密切关注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从内容、方法手段和途径上创新,以追求和谐为价值目标,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和谐学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文化的构建原则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必要条件。高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统筹协调、立足基础的原则。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其教育理念、学科建设、师德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应适应和谐文化的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13.
陈浩 《今日教育》2006,(12S):6-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摆在全党面前新的时代课题。社会和谐,教育是基础:教育和谐.学校是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培养合格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全部丁作之中: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小社会”着手.构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的体会是:培育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促进文化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很多文化不和谐现象,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通过发挥文化的推动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重申的重大任务,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办学目标。文章从构建和谐校园应确立共同理想信念,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建立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构建和谐校园就要从本职工作做起,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教育”,有利于学校优秀文化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社会的同步发展。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努力通过以下途径,来构建“和谐教育”,实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益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本文由学校文化视角切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中学校园文化是指在中学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