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灾害会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导致人们负伤并带来疾病的蔓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社会经济损失。此外,还会给那些幸免于难的众多受灾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给开展救援的人们留下心理上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同样处于地震活跃带、在地震救援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的日本专家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08,(4):11
《旧金山纪事报》5月13日的报道中称,中国政府对地震的救援是“好的救援”,缅甸政府则是“差的救援和没有救援”。英国《独立报》报道说,“在中国地震发生后,中国总理温家宝匆匆前往灾区,而且已经派遣军队到那里执行救灾任务。在缅甸,在导致10万人死亡或失踪的飓风发生整整十天后,缅甸军政府的领导人丹瑞躲起来了。甚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无法打通他的电话,  相似文献   

3.
唐虞 《声屏世界》2008,(6):69-69
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给予中国资金、物资、人员以及道义上的帮助。5月15日,日本救援队成为进入四川灾区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伍。5月19日,日本救援队返回东京。日本救援队撤离中国后,中国网友在多家网络论坛上发了不少帖子,对日本友人的援助表达了感激之情。对于中国网友的感激,日本救援队在遗憾之中进而自责。其中一名日本救援队员留言说:“我现在只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悲伤。作为救援队,一个活着的中国人都没救出来,就这样回来了。我的一个同事对这次的事,精神上很受打击,已决定辞职。”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了7级地震;7月22日,甘肃定西市又发生了6.6级地震,两次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关灾情、救援物资、灾后重建等的灾害信息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也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备程度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与以往大型自然灾害不同的是,网络社交媒体与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同时,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近年来经过"2008年年初南方暴风雪""玉树地震紧急救援""日本大地震"等众多突发事件报道的实践,在构建广播媒体突发事件反应机制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雪 《新闻世界》2008,(11):102-103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达数十天。中国之声在此次地震中的报道是继今年年初南方遭受冰雪灾害后的又一次成功接力,也充分表现了广播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从广播媒介的特性,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功能在突发事件中拓展三方面来分析中国之声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旨在思考和总结广播在媒介变革中独特优势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事件因其恒常性的突变以及无法掌控的影响,而往往成为媒介报道的重点。在日本大地震中,NHK电视台根据地震初期、中期、后期等阶段的不同特点,积极进行全面深入地报道,在发挥传媒传播地震事实、引导社会舆论、维持社会秩序、协助救援等作用的同时,也彰显出NHK电视台传媒实力,赢得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好评和尊重。  相似文献   

8.
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涉及地震行业的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工程应用,利用GPS 和北斗卫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日趋成熟,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航定位卫星可以辅助开展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文章论述GNSS 技术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GNSS 技术的地震应急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卫星导航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GNSS 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后,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联合成立“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和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针对汶川地震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定期磋商,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专业的指导意见。他们针对与地震孤儿的心理救助密切相关的收养问题,经过磋商,向民政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真 《中国广播》2014,(2):51-53
危险时刻,共同记录难忘中国之声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10点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直播节目《雅安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1.
“对于这次地震,内心中我们其实并没有很认真区别是中国的地震还是日本的地震,因为有一种一体感笼罩着我们,所以帮你们也是在帮我们自己”——日本汶川地震救援队队员藤谷浩至。  相似文献   

12.
董强 《军事记者》2010,(6):13-14
青海玉树地震灾难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震救灾反应之快、力度之大、成效之好,再一次凸显“中国式救援”的独特效应。恰如外电所评价的那样:中国在震后一两天内。从各地调动上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抵达灾区救援,其反应之迅速不亚于应对一场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3.
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广泛涉及地震行业的科学研究、系统建设和工程应用,利用GPS和北斗卫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日趋成熟,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导航定位卫星可以辅助开展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决策支持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文章论述GNSS技术在地震科技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介绍基于GNSS技术的地震应急系统三层体系结构的建设内容,提出卫星导航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特点,对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GNSS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地震中的志愿者大潮,也许标志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端,但志愿者与政府在地震救援和重建中的青涩对接和磨合,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媒体的灾难报道让我们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发生了特大的地震,以及地震带来的海啸、核电站核泄漏.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作家认为,日本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表现出了理智客观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0,(5):I0001-I0002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不到1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成立了由台长王求任组长的“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应急领导小组”,全台各频率及宣传部门紧急行动。中国之声迅速启动特别报道《玉树紧急救援》,全天不间断滚动播出,对玉树灾情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波及全国众多省市和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及时推出24小时大型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直播节目将在“中国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11,(10):14-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地震发生后,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日本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协助他们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9.
朱田凤  刘湘舒 《新闻知识》2023,(7):44-51+94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各国媒体对于国际自然灾害特别是国际自然灾害救援的报道,不仅能折射出各国政府、媒体和公众对于灾害事件的人文态度,而且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塑造。本文选取了CGTN官网中国救援土耳其地震的报道作为语料,运用费尔克拉夫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向度进行分析,探索报道呈现的文本特点与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举国同哀,紧急救援,世界聚焦:报道灾情,时不我待,引导舆论,义不容辞.作为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最快速度报道地震消息,以最快速度组建前方指挥部,以最快速度派记者赶赴重灾区.中国之声在地震发生当晚推出<汶川紧急救援>,24小时不问断直播;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对台湾广播、对港澳广播、对少数民族广播、文艺之声和中国广播网,也动员所有资源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格局,为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决策部署呜锣,为抢险救难连线,为受灾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