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2.
赵琴霞 《考试周刊》2013,(90):79-80
课堂教学蕴涵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课堂上有真正的生命活力。因此,“活力”课堂,增强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教学中,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人生充满生命活力的重要里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去理解接受知识,去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知识,去赋予知识个性化的意义,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现。这样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已不再停留在认知过程上,而是扩展到了人格、情感、审美等育人的领域中来,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共鸣,伴随着人格的健全,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就充分显现出来了。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焕发活力就成为我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翠蓉 《陕西教育》2006,(12):21-21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对此,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构成师生最重要的一段生命历程。多年来,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课堂教学中“匠”多“师”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异化、过度的教学预设、教育理念“神”与“形”的分离、消极的课堂氛围、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现象的影响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因此,建构“师”的课堂,创造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课堂,适度追寻教学预设的完美与教学生成的精彩课堂,打造“神”“形”兼备的课堂,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走向主体间性的课堂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娟 《考试周刊》2013,(95):29-29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已不再只是侧重于教师的讲解,而是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命课堂,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空间。生命化的课堂教学就是创造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环境,从无知到觉醒,从成长到超越。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得实质性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舌力”等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抓富有生命气息的“活”均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课堂灵动起来。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才会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5,(28):20-22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导引下,教师都在诗意地追寻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然而,“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这一命题,虽如一炬之光,照亮了在课堂教学中正在徘徊迷惘、寻寻觅觅的多少夫子之心,但要完全理解它、驾驭它却并非易事,“众里寻她干百度”而并不就在“蓦然回首”处。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实施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主战场,课堂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场所。而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活动成长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儿,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可见,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绿地,是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展示与发展、情智相融共生的殿堂。让课堂充满情趣与诗意,充满智慧和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教育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卓越课堂,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发现,要真正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仅靠教学模式:之类的外显状态、外部着力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卓越课堂的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12.
课堂如云     
课堂像一片云,“云聚云散”“云卷云舒”“云蒸霞蔚”。课堂如云,因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谢红桃 《考试周刊》2011,(86):223-223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专家对“生命意识”的论述启示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俨然已成为最被推崇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而语文又是培养“人”的一门学问,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生命课堂”就是指师生把课堂生活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间的各种交往活动,既学习与生成知识,又获得与提高智能,最根本的还是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师生每天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人生中的重要生命经历,是他们个体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1]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对他们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  相似文献   

18.
柴玲玲 《考试周刊》2011,(91):227-228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生命、完善生命为主要目的,遵循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顾盈 《考试周刊》2011,(58):217-218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而新课程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可见,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师要站在教学艺术境界的高一层,在课堂“指点江山”,在课外“激扬文字”,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体现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对于"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更需要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