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4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4页-第85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初步了解十是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认识11~20各数,直观了解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正确地读。 数学思考: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获得初步的数感。 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杨蓓 《陕西教育》2010,(3):49-49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其教学目的有三点,一是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二是熟练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三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2耀83页。【教学目标】1援能正确地数出11耀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耀20各数。2援在实践操作中,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教学目标1.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及初步的估数意识。3.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互动学习的乐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0~71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11~20各数,直观了解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正确地读。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解决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理念:数学的发展与生活、生产及科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只有学生能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广…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以内数和已经积累了一些认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数、认数的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法则,会利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转化、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中的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它是以后学习百以内、万以内、亿以内数的基础。下面结合我在我县一年级数学教材教法观摩课上的几个教学片段,谈淡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的关系。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闪现出他们的灵性与智慧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教学案例。片断一: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先通过数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然后让学生正确地认数、读数。师:(出示一把学生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开火车读。师:这…  相似文献   

13.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设计江苏倩华教学内容:数数、数的组成。教科书第4、5页。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读、写11—20各数。 2.结合数小棒、摆方块、拨计数器等操作直观模型的活动,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建构1个十和几个1就是十几。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3.在实践操作中,初步了解"十"的计数单位,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内容。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和相互交流,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并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及它们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75页。教学目标:1.通过看绘本、讲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产生学习需求,初步体会十进制。2.通过"摆小俸"活动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十进制。3.通过游戏"给数找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初步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9。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能够熟练地读万以内的数;3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法。教学难点:读中间有两个0的数。教具学具:投影仪、算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说下面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读出来。3756092802002.写出下面各数。四百三十七 三百零九 五百一十3.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每个数中各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再…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8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2.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通位减法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一、认识数的组成先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20。接着出示例1的挂图,教师用铅笔演示,学生跟着小声数: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根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单位。然后一根一根地数到20,再把10根捆成捆。最后,要成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再数一遍小棒。指导学生摆出11根,并由学生说出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1根小棒里有1个十,1十一,一共是十一,读作“十一”。再让学生分别摆出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