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欣 《图书馆学刊》2011,(10):115-1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日趋复杂,高校论坛(BBS)是网络舆情最主要的表达场所,同时也是网络舆情的活跃场所。分析了当前高校论坛网络舆情的特点,从加强制度、技术、机构建设、加强网络阵地控制、疏导结合、网上网下互动等几个方面对建立立体化高校论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论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BBS作为中国网络论坛发展的先驱,历经起步、规范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热闹过后,却是大学BBS的集体沉寂,反观天涯、猫扑等社会论坛,在SNS、博客、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会化平台屡次冲击之后,人气依然旺盛,影响力不断扩大.分析了高校BBS和社会论坛的冷热现象、原因之后,着重探讨了社会论坛对高校BBS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晶 《新闻前哨》2010,(9):94-95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网络论坛这种基于网络BBS功能建立起来的网络讨论空间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网络论坛不仅是受众互相交流和探讨话题的公共平台,也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最主要场所。网络论坛中的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内容范围广,数量多,而且参与探讨的人数多,反馈信息不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TRS论坛系统     
《中国传媒科技》2004,(5):56-57
<正> 在目前国内人气最旺的几个论坛中,新华网论坛、央视国际论坛绝对可以排在前列。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每个论坛系统的单独访问量都能进入全球前1000名。支撑这两个知名网上论坛的就是TRS BBS系统。 TRS BBS分为大规模论坛系统和标准版论坛系统两个版本。TRS大规模论坛系统适用于大型门户网站,标准版适用于普通门户网站、政府网站和企业内网。新华网论坛是TRS BBS的首个成功应用案例。之后,央视国  相似文献   

5.
网络BBS论坛的匿名性跨越了现实话语表达的多重局限,为讨论者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BBS已经成为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民意表达空间。特别是近年来针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网民充分利用BBS展开自由讨论,最终形成网络舆论,从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增  程哨中 《新闻实践》2007,(12):48-49
博客、播客、闪客、维客等Web2.0时代的诸多崭新传播概念和众多网民群体部落的出现,都没减弱作为Web1.0时代集大成者——论坛(BBS)的人气。作为互联网早期运用形式的杰出代表,论坛一直处在互联网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2011年高校论坛(BBS)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牧  顾萱 《新闻世界》2012,(3):110-111
本文以高校论坛为主题,对2011年的学术期刊进行回顾,分别从高校BBS的传播特点、独特功能、所面临的问题、舆情的管理及引导四个方面综述了2011年高校论坛(BB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传播力量无论在学生中还是在教师群体中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网络的种种传播方式中,高校BBS在大学生信息传播与获取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深受学生喜爱,有些高校的BBS甚至在全国大学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一方面我国高校的BBS许多参加者对社会对学校有很多误解;另一方面师生在现实社会中直接的沟通渠道和时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势下,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BBS的行为特点建立和谐的高校论坛显得尤为重要。和谐BBS建设不仅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  相似文献   

9.
张淇鑫 《传媒》2015,(24):46-48
BBS,即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翻译为"电子布告栏系统"或"电子公告牌系统".目前,我国的BBS已发展为供网民通过网络来结交更多朋友,表达更多思想的平台.BBS网站的分类一般分为校园、商业、专业、情感、个人等五类.在Web2.0时代,BBS的传统界面与功能借助技术得到优化和升级,发展出一些具有虚拟社区特性的网络论坛.而具有网络社区性质的新时期网络论坛就是以BBS为雏形,在网络论坛的技术基础上升级的第二代网络BBS.  相似文献   

10.
殷秦 《网络传播》2010,(9):32-33
网络论坛是以BBS为基础应用,供网民围绕特定话题进行交赢的网上瓦动服务平台。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约有200万个网络论坛,包括2000万个分论坛版面。2009年,UGC(网民产生的内容)达到11.3亿条,平均每天300多万条,比2008年增长314%。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具备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受众“提供一个交换评论与批评的场所”。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大众传媒留给公众的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仿佛一下子改变了这个现状。当互联网被大众传媒看中并利用时,是其作为第四种传媒的一个重要特征。利用网络的这种互动性,新闻媒体网站创造了吸引受众的、独有的新形式——网络评论(即兴式的BBS论坛、聊天室,论坛式的评论如人民网等)。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BBS的议题特征及议题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网络BBS的日常议题进行探讨,以水木清华论坛、强国论坛、西陆论坛为分析对象,探讨BBS的议题环境,其公共领域特征;BBS的议题内容,其意见的分散多元、对生活政治的关注、感性化与情绪化等,以及BBS议题建构与引导的具体方式,即BBS的技术控制与人工把关、BBS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的建设、建构BBS良好的激励机制等等。从而在理论上呼应了目前政府极为关注的网络舆论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陶建杰 《新闻传播》2007,(10):7-9,17
网络舆情,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张娟  赵一欣 《新闻世界》2010,(12):90-91
作为网络媒体的代表,BBS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是一个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的代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深水区”,对其在某一随机时间段内的帖子进行内容分析,采用量化统计方法,分析其呈现的特征,进而探讨在媒体网络论坛中是否存在“把关人”和“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舆论的反映和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并呈现出与传统大众传媒不同的特点。在国内,网上舆论主要是通过下述两种手段实现的:论坛(BBS)和新闻跟帖。前一种又可以分为网站论坛(指各类网站设立的论坛)和论坛网站(只提供网友上贴帖子单一功能的网站)两类。因为它们可以迅速而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使民间舆论或民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互联网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至今天,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也是十分频繁的。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超过对网络的大众化传播的需求。E-mail、聊天系统、BBS、网上论坛、同学录、在线游戏……人们越来越喜爱并依赖于通过网络提供的这些新方式进行交流,网络为人际传播活动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论坛,又称电子公告板(简称BBS),是近年来流行在网络上的一个深受网友欢迎的产品。它以友好的界面,良好的操作,强大的信息发布等特点逐渐从网络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络建站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随着论坛的不断发展,其在线用户不断增加,上贴的内容也不断丰富,这也促使各网站为了增加系统的承载能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而绞尽脑汁。这里主要针对大容量论坛系统,谈谈其缓存策略。  相似文献   

18.
据The definitive BBS list1999年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40000个BBS。①另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2年1月的统计数据,国内网民经常使用BBS的人数约占总数的9.8%。故本文选择了电子论坛中的重点考察对象:电子公告板(BBS)。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它是指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以及微博等共同反映与形成.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从“哈警察打人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周久耕“天价香烟”案到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等等,这些著名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和解决,网络舆论尤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BBS是Bullet in Board system的缩写,即电子公告牌系统,也称网络论坛,是Intemet上最著名的交流方式之一,它为上网用户开辟了一块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相互交流思想的园地。许多网站通过开设富有自身特色的论坛而增强了网站的凝聚力,提高了网站的访问量,扩大了自身的影响。本文试就高校BBS的建设与管理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