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8月11日英国政府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这使得人们相信,在纷纷扰扰的克隆人研究中,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事实上,并非英国人第一个在做治疗性克隆的事,美国人早就在做而没有声张罢了,原因在于早在2001年布什政府就禁止研究人员用联邦政府的资金从事干细胞研究。  相似文献   

2.
童岱 《今日科苑》2007,(19):64-68
近日,国家畜禽分子遗传育种中心宣布,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兔在北京诞生。这只小免目前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已经达到了2公斤。从此克隆家族又添新丁,针对人类疾病的治疗又增添了一份新生力量。体细胞克隆一向被视为克隆技术的一大"门槛",当年"多利"从成年母羊乳腺细胞克隆成功后,轰动了世界。克隆兔虽然一直有科学家在研究,但这次诞生在北京的却是全球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兔,可谓"世界最牛"!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1):23-23
美国研究人员22日宣布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鹿。这一成果被认为在濒危鹿种保护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美国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在一份新闻公告中称,克隆鹿是该校兽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获得专利的人142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官方正式文件——承认发明者权利的专利特许证。第一位获得此专利特许证的是著名的建筑师、雕塑家和科学家菲利普·布鲁塞尔列斯基。菲利普发明的是类似现今使用的吊车的船用起重装置。布鲁塞尔列斯基将...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人员利用32岁Ⅰ型糖尿病女患者的皮肤细胞产生了这个胚胎干细胞系的克隆。这项研究无疑也是糖尿病病人的福音,期待它早一天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为广大糖尿病患者造福。科学家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又实现新突破。美国纽约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技术,以糖尿病患者的DNA首次制造出胰岛素分泌细胞,完美匹配病人的DNA。这是继一周前公布的首次利用成人皮肤细胞克隆出干细胞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的克隆干细胞实验,但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将首先以治疗为目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9,(7):96-96
6月中旬,福建省泉州市从事同城购物网站运营的林国仕拿到了一张纯粹针对网店颁发的营业执照。泉州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林先生拿到的这张执照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张无买体店的网络营业执照。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之前泉州对网店的要求是有实体店,再到工商部门备案,这次给没有实体店铺的网店颁发营业执照,是贯彻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中的先行先试精神。此事不由让众多网店店主想起了2008年8月,北京市宣布正式实施网店营业执照许可办理规定中,“网上开店需要营业执照”的强制条款所激起的强烈争议。一时间,网店是否需要办执照的争论再次浮上水面。  相似文献   

7.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性克隆是通过核移植和干细胞技术为病人提供所需更换的细胞、 组织乃至器官。近来,由于在体细胞克隆和干细胞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为治疗性克隆的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本文就与治疗性克隆相关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核移植及存在问题作了 一个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类克隆,让世界出现了三种态度:支持、反对和弃权。为什么中国表示反对?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9.
<正>《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是由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先生为首的、中国科学院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的集体研究成果。是我国首发的第一份针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科学与行动的专业学术报告。该报告以"可持续发展科学"作为基础理论,系统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前沿及中国学派的观点,首次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但一直没有克服与人类最相近的灵长类动物克隆的难题。去年底,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成功突破了这个难题,他们宣布,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第二只克隆猴"华华"先后诞生。该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1993年5月26日,英国政府发表了准备近一年的题为<<发掘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战略>>的白皮书。这是英国继1972年发表著名的罗斯尔德的顾客-合同制原则以来第一份最重要的英国政府科学技术政微声明,也是英国政府90年代及世纪之交的科学技术战略和政策声明。本文就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英国科技新战略,科技政策与措施作一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英国研究理事会的国际合作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政府在<2004-20014英国政府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计划>中提出"科学研究是一项国际化的事业",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设定了将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研发基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洋 《今日科苑》2007,(19):16-19
提起蒙牛,大约不会有人摇头说不知道,不过在1999年的时候,蒙牛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短短8年的时间,蒙牛创造了草原上的奇迹。2003年2月12日,由瑞典利乐公司颁发的"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2002年度使用利乐枕包装超10亿包"两块奖牌落户蒙牛。截止到2002年底,蒙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利乐枕牛奶制造商。2003年年底蒙牛牛奶成为中国航天员惟一指定牛奶。2004年4月份,蒙牛牛奶又被指定为中国运动员训练专用牛奶。2005年9月份,来自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蒙牛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7.7%,位列中国乳业第一。10月份,再次被评为"香港超市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十大品牌"之一,是唯一与可口可乐等世界品牌比肩而立的内地品牌。11月份,蒙牛乳品生产线被评为全国绿色加工样板生产线。2006年10月22日,在上海召开的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作为中国乳业唯一代表,特仑苏获得"新产品开发奖",实现104年零的突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凝聚了成百上千的蒙牛人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汗水。而只要一说到液态奶的生产,大家就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现任蒙牛集团副总裁、常温液态奶事业部本部总经理白瑛。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第一部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是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一项科幻文学奖,是为纪念科幻文学的先驱雨果·根斯巴克而设立的,它和"星云"奖一起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威的两大科幻奖。科幻小说已不仅仅是令科幻迷津津乐道的"小众"文学作品,而是跨越文学与科学、幻想与现实,尤其是硬科幻,即以各类科学为基础进行推演,探讨未来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科幻作  相似文献   

15.
<正>金融危机后,为寻找经济增长出路,英国政府审视自身定位,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战略,采取长期的、"政府一盘棋"的办法支持企业竞争成长,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国际经济变革意味着全球市场面临更多竞争和机遇。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期望促进英国企业和经济竞争成长。特别是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一直不断审视自身定位,强调官产合作,设定长远规划,应对市场失灵。英国政府,议会先后发布《增长计划》,《不遗余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概况英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实行现代专利制度的国家。英国于1449年授予本国第一件专利,并于1624年制定《垄断法案》,该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1852年,英国政府颁布《专利法修正法令》,并设立英国专利局(tJI(PO)。1990年,UKPO正式成为政府机构,隶属于英国贸易和工业部(DTI),2007年4月2日,经英国政府批准,UKPO正式更名为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其总部设在南威尔士的新港。2007年6月28日以后,因政府机构变化,uK—IPO改为隶属于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1884年7月,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73年10月,加入欧洲专利公约(EPC);1979年1月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  相似文献   

17.
顾山 《今日科苑》2011,(5):54-54
<正> 2010年十月份,宿迁市举行了老科技工作者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仪式,由宿城区老科协积极主动与大学生村官帮扶结对服务,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由区委组织部向第一批五名老科技工作者颁发了大学生"创业导师"聘书。活动中,大学生村官积极踊跃投资兴办大学生创业园(合作社或公司),以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地方农民致富。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积极性,区老科协从农业分会中选派五名具有高级职称、生产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为大学生村官创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10日宣布,经专家鉴定,这个中心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杂交旱稻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目前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用优质旱稻三系不育系配制杂交旱稻优良组合,尽快应用于生产。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了鉴定意见:此次上海科学家育成的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我国育成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英国政府只需颁发一纸皇家特许状,就引得英国冒险家们疯狂涌向世界各地,奋勇开拓殖民地,历尽艰险也无所畏惧。因为这小小的一张纸承认了殖民者的私有产权,激发了他们全部的殖民潜能。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防止收件方到付不付的行为,预付成为必须。1837年,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爵士(Sir Rowland Hill)的建议,即信件由预付的信封和预付的邮票组成,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38年在英国诞生,1940年5月6日,这枚印着英国女皇头像的邮票开始投入使用。价格只有1便士,由于是用黑色油墨印的,后人便将它命名为“黑便士”邮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