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赖小琪 《高中生》2012,(3):60-61
大学毕业后我去一家杂志社应聘。5个编辑岗位,报名者有300多人。 笔试过后只有50个人进入面试。面试那天,清晨6点我便起了床,穿戴好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西服和领带,早餐都顾不上吃就赶到了面试地点。  相似文献   

2.
说起找工作,我应该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仅有的两次面试经历,都顺利过关。先是南方的一家银行。因为第一次面试,我平时又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当时就觉得心里特别紧张。还记得那天下午一共有六个人面试,我是最后一个。一直坐在等候室里,感觉时间就像静止了一般,总也轮不到自己。虽然前一天晚上我已经设想了面试当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但一个人坐在那里,依旧忐忑不安,忍不住胡思乱想:会有几个面试老师呢?都会提些什么问题呢?会不会问专业方面的问题……总算轮到我了。  相似文献   

3.
面试了好几个人,没有特别中意的,我们几个负责面试的都有点累了,开始打哈欠。这时,屋子的门被打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年轻人衣着得体,看上去很有精神。面试了这么多人,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对基本的面试礼仪技巧还是掌握得不够。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首因效应,通俗一点,就是说面试中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短暂的面试时间里,能给考官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第一印象往往就取决于面试者的着装。面试者不一定要穿名牌服装才能显示出风度来,着装还是以朴素简洁为好。  相似文献   

4.
经过前两轮的面试考核选拔,一千多个竞争者现在只剥下十来名了。据小道消息传言,公司只取前5名。虽然剩下来的人有好几个都是研究生.但我这个本科生依然满怀信心,因为不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工作经验,我在十来个竞争者中都是相当出色的。我胸有成竹地敲开了面试老总的房间。  相似文献   

5.
<正>都说哈佛人头顶上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哈佛是荟萃了全球神童学子的世界顶尖大学,却很少人知晓哈佛人付出的汗水与辛劳。哈佛的面试近乎苛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报考哈佛商务院(HBS)的经历,股神沃伦·巴菲特至今记忆犹新。"每次走进这个校园,我都会想起55年前的那次面试。"1949年,巴菲特申请报考哈佛商学院,"我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芝加哥参加HBS的面试,当时我19岁,但是非常瘦弱和矮小,面试官说我看上去只有13岁。会面大约持续了10分钟。"2004年,74岁的巴菲特说话时带着特别的"咯咯"笑声,自嘲地耸耸肩膀:"结果当然是众所周知的:我没有被录取。面试官希望我回家长高一点儿以后再来报考。"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心理素质--面试成功的前提 毛俊峰(应聘国家公务员) "我觉得面试,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面试,很大程度上是在考核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记得自己当时面试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非常严肃,非常压抑.一个人进入考场,一张长长的会议桌,面前坐着八九个考官,坐下之后感觉自己的凳子也似乎比考官要矮一截,很有一种被审问的味道.而面试官高高在上,提问也是非常严肃和正式.在这种氛围下,面试一开始,我的头脑中已经一片空白,尽管自我介绍部分我早就准备过,而且还在心里默记了好几遍,可是在当时这种氛围下,依稀只记起来两点,自我感觉不是很好.幸亏我后来自己调整了心态,自己给自己放松.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马上就结束了,大不了不要这份工作.这么一想,心里真的轻松了许多,后来的问题也就回答得顺了好多."  相似文献   

7.
上个月,我很幸运地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职员。但是,当时和我同时竞争这个职位的很多人都落选了。我想把应聘时的一个细节说出来,也算给后来者提供一些经验吧。当时通过公司初试的应聘者有三十几个,第二轮面试是在一家酒店的套房进行的。轮到我的时候,接待人员把我带到指定的位子上,就到了另外一个房间。两个考官负责面试我,谈了大约30分钟。整个过程很顺利,看得出来考官对我的表现很满意。果然第二天就接到了公司的录用通知。该职位这次一共才招了4个人。后来才知道,当时在面试的时候,接待人员进入另一个房间打“骚扰电话”,即打正在面试者的手…  相似文献   

8.
李俊霞 《大学生》2021,(4):28-30
2020年秋招竞争相对激烈,除了2021届毕业生,2020届毕业生、留学生也占了秋招求职人群的一大部分。本科毕业的我,在此次秋招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场面试我都会遇到许多来自国内外的优秀研究生,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学历和实习经历不如他人而感到面试无望。例如在某面试现场,十人的小组中只有我一人是本科生,其余全是交大、复旦、同济或者其他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这让我面试中更加没有信心。幸运的是,我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为自己的秋招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心理素质--面试成功的前提   毛俊峰(应聘国家公务员)   “我觉得面试,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面试,很大程度上是在考核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记得自己当时面试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非常严肃,非常压抑.一个人进入考场,一张长长的会议桌,面前坐着八九个考官,坐下之后感觉自己的凳子也似乎比考官要矮一截,很有一种被审问的味道.而面试官高高在上,提问也是非常严肃和正式.在这种氛围下,面试一开始,我的头脑中已经一片空白,尽管自我介绍部分我早就准备过,而且还在心里默记了好几遍,可是在当时这种氛围下,依稀只记起来两点,自我感觉不是很好.幸亏我后来自己调整了心态,自己给自己放松.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没关系,马上就结束了,大不了不要这份工作.这么一想,心里真的轻松了许多,后来的问题也就回答得顺了好多.“   ……  相似文献   

10.
南迪 《大学生》2020,(5):81-83
某天,我同两个好友一起吃饭。当时的我还在上一家公司工作,尽管已经拿到了现在公司的offer,我还是继续面试着新的机会。我对朋友们说:"我又推迟了新工作开始的时间。我不想正式开始,因为,我好像停不下来了,好像已经习惯了一直在面试的日子,好像有点喜欢面试的感觉了。"从毕业季正式开始在纽约找工作起,我一共参加了58场面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