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用渊博的知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不会留太多的家庭作业,把学生们压在“五指山”下,使他们终日不见阳光。我要给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玩耍。假如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不会把体育、音  相似文献   

2.
关键在执行     
我和一位外语教研组长闲聊,她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她要求班上所有的学生把试卷上打叉的题目重新梳理一下,看看哪些题目是他们本来会做却因为疏忽而没有做对  相似文献   

3.
我当教师有一点说起来底气不足,就是怕当班主任。每到学期初,总要千方百计远离这世界上最小的官职,来个无官一身轻。怕当班主任的原因,绝非缘于我责任心差,怕挑重担,实在是觉得自己尚未具备在时下当一名班主任的所谓必备的素质。首先,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班主任必须严字当头:对学生态度要严肃,表情要严酷,要求要严格,处罚要严厉……把“严”字当成当好班主任的第一要求。而我,却天生一副慈善心肠,总也学不会以各种辛辣的词语挖苦学生;学生或有越轨,我也狠不下心来罚他们绕操场跑上几十圈,或是让他们在夏日下暴晒,冬日里到室…  相似文献   

4.
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有时候,一节课也写不出两句话来,怎样突破这道难关,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甚至喜欢上写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培养写作兴趣,训练学生把说变成写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有些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让写作文思维就像被卡住了,总觉得写文章是很神圣的一件事,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常规,作文课不是开始就让学生写,而是让学生先讲.当我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发言时,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发言,等他们说完了,让他们马上把说过的话写下来,一篇篇作文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有一次,我让每个同学都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说完了,我就鼓励学生把讲过的话写下来,怎么讲的就怎么写,这次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生动,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很简单,作文就是把说变成写.通过几次训练以后,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甚至爱上了写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很多学生愁眉苦脸,写作时抓耳挠腮。学生为何对习作不感兴趣,是他们天生讨厌这件事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重拾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一个有趣的题目,自由的表达空间,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就可以让习作有趣起来。一、让题目变得有趣类似于"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等等写人系列习作,还有"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记一件事的习作,写来写去总是这些题目,怎么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呢?如果换一个题目呢?我们给常规的习作题目做了适当的改变。例如,我们常常会遇见介绍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我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概念、公式都会,只是一做题就不会用,有时似曾相识的题目一旦出现在试卷上就无从下手了。"我认为这还是平时的学习方法不适当,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帮他们走出困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而我们学生也很茫然,不知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相似文献   

7.
命题作文题目的命门,即题目的关键处,也就是作文要展开阐述的重点。如何抓住题目的命门是审题的重中之重。许多学生拿到这两个作文题目的时候都觉得很容易,看到《遇见》,就写自己某一次遇见了一件有趣的事,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一下;拿到《遇见美丽》这一题,就写自己遇见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就是我遇见的美丽。可是这样写符合题目的要求吗?题目的重心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就着题目层层设问,通  相似文献   

8.
于永正 《课外阅读》2014,(12):12-13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心理自我陈述中,一名初三学生这样写道:“最近我惧怕上课回答问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每当老师用搜索的目光寻找回答问题的对象时,我总是低下头,不敢正视老师,或用前面同学的脑袋挡住我,让老师看不到我,来逃避回答问题。有时也许是因为不会,但更多的时候是怕说错,因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前几个星期发生的一件事更使我的这种心理加强了。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意见后说一下自己的见解。当时我只是一看到题目就突然想到一个内容,于是不假思索地告诉了后排的两个同学,当老师让同学们发表意见时,无人回应,出现了冷场。我…  相似文献   

10.
有些数学教师经常感叹学生太粗心,如:某某学生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只要教师一读题,他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缺少理解题意的科学方法。有时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读懂了题目,但读懂题目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题意。我认为,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题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让“说”走进数学课堂。一、通过“说”引导学生归纳数学法则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相似文献   

11.
3.故事引动。孩子天真烂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也常常把自己的思维融入到故事当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将小故事带人课堂,尤其是在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时讲给他们听。例如, 《下雨了》一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画下雨时人们的活动。我认为应扩充一下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了解一下小动物的世界。于是在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的时候,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蚂蚁雨中过河”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安安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倾听故事,都把自己投入到故事情节当中。听故事使学生注意力松散的状态得到了缓解,身心也得到了适当的休息、放松,同时,故事的内容也为他们的绘画创作开阔了思路。4.音乐随想。  相似文献   

12.
又到了大家最伤感的时刻了。每一届的毕业典礼上,我都会让学生们说一件最让自己难忘的事情,想不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两个字——家访。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感觉很头疼。两名学生吵架,老师才批评几句,他们就直接顶撞老师,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事,老师不应该管;一次老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的习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的观察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大家的习作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同学习作时无话可说,望"文"生畏,教师要想打开同学们心里的这个"结",让大家每次作文时都想写,喜欢写,就必须从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激发大家对习作的兴趣人手. 同学们对习作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就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教师要让同学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有一次,我给几个同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他们谈我见到的一件新鲜事和我的体会.他们读了我的信后,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第一封信.在作文课上,他们谈了收到信的感受.我乘机启发他们,其实写作文就是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还把以前的学生在报刊上发表的作文念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其实习作并不难,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写出好作文来.  相似文献   

14.
学生和我共同走进作文研究,缘起于一次作文课:快要上课了,我仍只有主题而没有题目,正着急,突然一想,何不让学生共同来拟题目,再从中挑选一些好的题目让他们进行作文呢?我试着让学生围绕着“希望工程”的内容,拟写了近30个题目,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爱好各写了一篇文章。质量好的题目及上佳的学生作文经我整理推荐后,均发表在报刊上。学生带有研讨性的参与,让师生都尝到了甜头。由此,我开始把作文研究内容和作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拉开了作文研究课的序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探觅误区:让学生了解作文教学的诸…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让学生写了一次作文,其中拟了这样一道题目:《除夕之夜我一人》。孰料题目刚写完,学生就哗然不已,说哪有这样的事情。结果写这个题目的学生寥寥无几,勇于写的学生,其文也是貌合神离。事后,我思索良久,是什么促使学生在情感上逆反这个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除夕夜都是在合家欢乐的热闹气氛中度过的,很少有“我一人”现象。因此在感情上就不认同。这虽然情有可原。但假如当时我只出这样一道题或是考试出了类似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无从下手?很明显,在学生心中有一个普遍的心理障碍。 如果我们较深沉地考察一下学生的这种逆反,在其困惑后面也有理直气壮的理由。稍有文学理论知识的人都清楚.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需要真情实感,需要人生经历。正如樊星老师所说:真  相似文献   

16.
早上有两节课,第一节课我让学生在教室里舒舒服服地看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许多学生都十分认真,美滋滋地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我在讲台上也认真地看着自己喜欢的教育杂志,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陶醉在博大的知识海洋里。我不时悄悄地提醒一些开小差的学生,但这不足影响整个教室的气氛,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原来教师上课也可以这么舒服。第二节课是语文实践活动,我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一个小单元进行朗诵比赛。可能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也可能他们以前比较少开展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十分投入,四人很合作地一起朗诵,那种认真的态度令我诧异。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原来做教师也可以很开心,做教师也可以那么“懒”!记得初出茅庐时,我生怕上课时间不够用,不仅把一周的语文课挤得满满的,有时还利用其他术科的时间来补语文,成绩虽可以提高,但总觉得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尽如人意。当时我只有一个感觉:做教师真累!今天的两节课,我是个“懒”教师,只是课前布置学生做一些准备而已,上课却悠然自得。细想一下,以前我只把自己当成主角,累的也只是自己,反而学生的能力提高不了。现在我懂得了,课堂教学中主角是学生,教师是配角,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一个配角当然...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8.
师爱无痕     
上课铃响了,一位数学老师走进教室,发现讲桌上有很厚的一层灰尘,那是刚擦完黑板的同学的“杰作”。他走下讲台,背对学生,把讲桌上的灰尘轻轻吹到讲台上,然后开始讲课。我的心灵在瞬间受到了触动。这是多么细微的一件小事,我却分明看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他把灰尘给了自己,把清洁给了大家。我想起自己以前处理这些灰尘的方法:站在讲台上,用教科书往台下一扌扇,或是用嘴一吹,就轻易地把灰尘“转移”到讲桌前的两个学生身上。有个调皮的学生也曾经对我说:“老师,你真不文明。”当时,我只当做他一时的调皮,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9.
冷静审视一下现在的课堂教学,其弊端我想用一个比喻可以说出:一个老师上课,端上一盘鱼,然后他跟学生讲,这是一条什么鱼,是用什么方法烹做的,色、香、味各有什么特色,讲明白了,学生听懂了,一下课,教师又把鱼端走了。我想,这种以老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思维的做法是相当有害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只知道接受现成的答案,从而成为思想的懒虫,他们就会惟师是从、惟书是从,从而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我在语文课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吃鱼。拿过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品味、去感受。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20.
依万·费奥多西维奇的姓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当班里吵吵嚷嚷,发生激烈争论时,他从来也不制止。我们还可以到黑板前去,把自己的证明方法写在黑板上,他或是点头,或是摇头。如果有人打哈欠,无精打彩,他也不说什么,只是用细长的手指头指一下门,打哈欠的人就明白了,这是让他去楼道透透风。学生出去之后,随时都可以再回数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