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4月至9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北京晚报推出了每周一期16版大型纪念特刊《江山》,共20期.创意特刊时,北京晚报人就在思考,如何让特刊不停留于事物表象,而能够以事实回答疑问,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中国人民到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认识其间的辉煌与苦难、成长与失误、抉择与彷徨?更重要的,我们今天所选择的道路究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它的历史合理性与逻辑起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前不入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期,下一期便是第六卷第一期——也就是《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常人有所纪念,大概是大家聚拢来大喝大吃一顿,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效忠于自己肚皮的纪念方式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有的  相似文献   

3.
不妨先来思考一个哲学命题:"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已经到了哪里?我们如何到达那里?"这组命题看似玄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出版人来说,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有人说传统出版时代已经过去,纸书将会消失;有人说数字时代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人说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出版大有可为;有人说转企改制让出版松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9日,是一个让两岸民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56年来大陆首架民航客机将降落在台湾;这一天,两岸民航业首次实现双向对飞. 在此次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南方日报>推出了<家和家兴--台商包机首次直飞纪念特刊>,特刊在南航和厦航包机上配送,使<南方日报>成为惟一一份"首航台湾"的大陆报纸.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晚报编委会经过精心策划,于2011年4月推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的《江山》特刊.这个特刊每周五刊出,分为"史"、"迹"、"士"、"镜"四个板块,每期16个版.我参与了其中"迹"这个板块的部分编采工作.在参与制作《江山》特刊的过程中,如何在新闻特刊中挖掘和运用好既有的历史资料;如何通过深入采访为史实提炼出新的细节、新的观点等等话题,带给我们启迪,也引发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董强 《新闻实践》2009,(10):27-29
互联网让地球"变小"了,让人的距离"变近"了,也让传统媒体感到有点"紧张":我们将去向哪里?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又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问题,尚无终结的答案.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观"五湖四海",听"八面来风",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曹慧民 《军事记者》2006,(12):10-10
我们以当代军人的名义,刚刚完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纪念盛典。刊发在本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文苑》上的13篇长篇纪实,用引人入胜的文学叙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长征,构成一幅色彩飞动、激情蒸腾的历史文化长卷,将长征的不朽精神以及70年来的长征文学脉络,嵌入读者的记忆之中。现在,画卷在我面前依次展开。我试图在上面找出规律和启人思索的东西。譬如,它以何种力量如何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我首先注意到,13篇纪实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在挖掘历史题材的文化底蕴上,显出一种“掘进”的力度。这在首篇推出的《长征,震撼心灵的历史细节——在长征诗…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的话:读这篇故事,我被一句话给震了——"在我们馆里,每个人都能有尊严的工作着、生活着。"这句话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冲动:去亲眼看看这些有尊严的馆员。长期以来,图书馆职业的弱势很难让它的从业者能够有尊严地工作着、生活着,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突围. 是的,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做<国家>特刊人物报道其实是一个突围的过程:从传统思维中突围,从经验手法中突围.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刊",一个本质上的献礼工程.按照惯性思维,等待我们的几乎没有一个会是令人充满欲望的独家猛料,如何从故纸堆里挖出新故事,找到"二手货"的下一个卖点?  相似文献   

10.
《珠江商报》在2007年7月29日迎来创刊三周年之际,作为一张立足顺德的媒体,我们如何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想到的是出版一个特刊,内容是以梳理所记录的顺德的三年来纪念这个特殊日子。于是,80版的特刊《顺德这三年》如期出街,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种现象:逢年过节,或遇风霜雨雪,一些媒体也有规律性地进行报道.比如,要过春节了,版面上就出现了哪里有什么文娱活动,哪里开什么庆祝会议,或一过年就讨论开"压岁钱",年年这点东西,年年雷同,毫无新意,让读者感到"腻口".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1,(19):2-3
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从6月20日起,人民日报推出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跨越90》。7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90个版,展示党的光辉历程。90个版分为要闻和纪念特刊两大部分。特刊通过选择、探索、宗旨、使命、创新、脊梁、忠诚、方略、凝聚、胸怀、挑战、强音12个主题词,"解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14.
4月20日是上海世博会第一次试运营.北京日报在当天推出24个版的"世博特刊".在做前期策划时,领导为特刊设计了4个板块的内容,即场馆、展览、世博历史和游览指南.我们希望能全方位地向读者介绍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02,(6)
《新闻战线》2002年第8期在“新闻阅评” 专栏发表简讯,介绍《陕西日报》为纪念江总书记在西安发出西部大开发动员令3周年而推出的24版全彩特刊。陕报6月27日出版的这期特刊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陕西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报告》。纪念特刊图文并茂,回顾了江总书记5次到陕西考察的情况和重要指示,集中反映了陕西人民实施西部大开发3年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陈樱之 《新闻实践》2014,(12):16-17
新媒体席卷而来,传统传播模式只能被边缘化吗?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传统纸媒的突破口?"忘记概念,去观察用户。"正如奇虎360CE0周鸿祎在《互联网思维系列谈》里所言,互联网思维不仅适用于IT产业,适用于新媒体,同样也适用于传统纸媒。浙江日报服务专刊部出品的《浙江日报高校报考指南》已经走过了10年,从一本特刊发展成为涵盖了纸媒、现场咨询、移动飞信、APP应用等全方位立体式的系列服务产品,成为浙江省传媒业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一个品牌。回首审视,我们一直在实践着用互联网思维做好延伸产品,做好新闻服务。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找到了突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80年峥嵘岁月,80载光辉历程。纪念建军80周年,是今年全党、全国、全军的一件大事,也是《解放军报》全年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头戏"。在这场宣传战役中,军报除在正常版组织了大量新闻、言论、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外,浓墨重彩推出了16期共80个版的系列纪念特刊。  相似文献   

18.
冷看“特刊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颖 《新闻大学》2000,(2):43-45
世纪之末的1999年堪称中国报业的“特刊年”。在这一年里,京沪穗等地各大报纸都不甘人后地推出形形色色的特刊。从庆祝普通节日的“中秋节特刊”、“母亲节特刊”、“父亲节特刊”、“儿童节特刊”,到纪念重大历史时刻的“五四纪念特刊”、“国庆特刊”、“澳门回归特刊”等等。特刊,俨然成为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又一“火力集中点”,各大报都不惜成本,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脱颖而出。 “特刊风”到了千年交替的时候更是愈刮愈烈。以近年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为例,新千年元旦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6月22日至6月29日连续8天,北京晚报用每天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道路”、“旗帜”、“领袖”、“精神”、“口号”、“党建”、“治国”、“代表”等八大主题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特刊──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回答(以下简称“建党特刊”)。这8期“建党特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新生代调查机构的读者情况监测表明,8期特刊在阅读率、阅读程度和读者喜爱度3项数据组成的综合指数分析中,高居北京晚报除要闻版外的各版之首;特刊刊出期间,不断有单位和读者来索要缺…  相似文献   

20.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张维为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2014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中国超越》与之前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先生的"思考中国三部曲"。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结合其在西方国家生活20多年、走访100多个国家的经历,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