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言”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东传日本以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日本前期读本小说以改编“三言”为主,日本学术界的“三言”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原发的中国古典哲人,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都深刻体认到言说的困境,这种困难不仅仅具有政治社会的向度,而且还有形而上的向度,如果说“西狩获麟”是前一种困境,那么道与言之间不可避免的张力则是后一种困境的体现。孔子“春秋笔法”、《周易》的“象言”、《庄子》的“三言”(即寓言、重言、巵言),都是回应言说困境的方式。只有把握这种困境,才能理解这些伟大文本言说的方式,而只有理解这些言说的特别方式,才能将这些伟大的经典带入我们时代的意识中,这就要求以灵魂饲养经典。  相似文献   

3.
上博竹书《孔子诗论》中的“文亡离言”究竟指代何意义,尚有疑问。本文通过对“文”、“言”在孔子的话句体系中的能指与《诗》教体系中所能进行分析,清楚地揭示出“文亡离言”中的“文”实质在孔子《诗》教体系中指书面语言,“言”实质是口头语言,反映了孔子《诗》教体系对《诗》的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教化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庄子主要以“三言”即寓言、重言和卮言为言说方式来说理,用卮言统率寓言、重言,传达深邃的哲学道理,以虚传虚,含蓄有味。“三言”说理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教学思想还是教学内容、方法乃至教学语言方面都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反言”(或称“反言见意”)笔法,是指文章在特定的语境下,不以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情感,而是以说反话的方式予以暗示的一种隐微笔法.“反言”是古代文章批评家从文章作品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它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古代文章创作中的一个悠久而又独特的笔法.“反言”笔法与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春秋书法”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迂回的言说方式.“反言”笔法有助于文章产生陌生化、含蓄化和反讽的艺术效果,有利于增强文章耐人寻味的韵致.明确“反言”笔法的理论内涵、文化渊源及其蕴含的审美原则,有利于准确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对于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反言”理应成为中国古代文章批评话语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6.
徐亚玲 《考试周刊》2009,(23):31-31
方智范教授把文言文分为“文”和“言”:文者,文学;言者,语言。还有一种分得更细:“文”者,就是文章、文学、文化;“言”者,就是词语的积累,古代汉语语法的积累,文言文本身的诵读方法、文言文的语感,其中最后一条是“言”的最高层面。借助于专家对“文”与“言”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言意”之说与索绪尔的“能指、所指”之说同是与语言相关,现在作为二者之外的言说者对其思想进行比较,虽然对其思想本身并无复加,但是通过比较,或许能对其有一个思路上的澄清。 首先,从我们的研究角度来看二者的思想,庄子的“言意”说应该说是一种体悟,而索绪尔的“能指、所指”则应为一种研究。 正如一般所认为的,西方人尚理智,而中国人尚体悟。就“言”和“意”的关系而论,《庄子》诸篇并没有详细展开,而是在某些篇目中在论及其他时略带提及,如在《天道》篇中,主要论及的是天道及其与人道的关系,只是在文章将尽结尾…  相似文献   

8.
《庄子》“三言”中的“寓言”“重言”主要以文体的形式存在,而“卮言”的样态则相对较复杂,大体呈现三种面相:“卮言”首先作为一种言说姿态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卮言”主要继承“优语”传统,俳优言说通常呈现谐隐滑稽的特征,最终使《庄子》文本弥漫“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其次,《庄子》“寓言”“重言”呈现“藉外论之”的文体特征,而作为文体意义上的“卮言”则承继“合语”的言说特征,表现为对“道”的直接言说,具体指《庄子》中那些直接论述性的文本;最后,《庄子》借鉴俳优散漫言说的方式,赋予“卮言”独特的文本结构功能,从而形成《庄子》文本“曼衍”的特色。然而,《庄子》“卮言”的三种样态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离的,而是呈现一种相生相融的关系,它们大抵生成于“合语”“优语”之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语言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谁言说:语言在西方的很长历史时期是为神学目的服务的,而在中国,语言就是为现实人生服务。二、谁在言说:在西方宗教背景中,言说的主体是上帝,是"道"(Word)。而在中国,就是人自己在言说。三、怎样言说:在西方是以"能指—所指"二分结构来表达意义,而在中国则是以"言—象—意"三分结构来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庄子》文本,论证了"三言"中的"重言"、"寓言"是一种文学样式,相当于今天的寓言文学艺术;"卮言"则指庄子寓言文学"无心"、自然的艺术风格,它们之间是文体和艺术特征的关系,从而证明了主张"三言"是三种表现手法观点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言""象""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本形态研究最基本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文学范畴,自古就有"言意之辩""立象尽意""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说法。在今天的图像化时代,"言""和""象"都遭遇到图像的冲击,"言"的式微,"象"的变异,使"意"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明诗》篇承接《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歌咏言。”但王一川先生认为“诗言志”即是西方的“诗言回忆”,笔者从文化背景、语义学和诗歌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国的“诗言志”说不同于西方的“诗言回忆”说,两者是不同的诗学传统,但不同不等于二者不通,两者统一于“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之下,如一条路的两个方向,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字字落实,句句对译”成为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逐字逐句串讲,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一堂课下来,学生或许字词意思弄明白了,全文内容却未弄清。课堂上重视了词法句法的文言知识,文言阅读中最重要的融会贯通被淡化。其实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文化的精粹,从这些语言文字材料中不仅要看到文言,还有文章,乃至文学、文化。要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作家人格气质,民族传统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情趣,提升其文化底蕴。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字词落实和文章内容理解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文”“言”结合,以“文”带“言”,以“意”率“文”,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与中国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已被公认为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通过对“三言”中的神仙道化小说的阐释,能折射出浓厚的道教文化意蕴。文章主要阐述了三言道教题材故事形态。  相似文献   

15.
神话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于1957年发表《批评的解剖》,标志着它的成熟.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中,他以文类对应四季,对于文学形式之一的“传奇”也有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他的另外一部著作《世俗的传奇》为启示,希冀通过对弗莱的“传奇”这一文类的研究进而分析中国小说“三言”中的女性传奇故事的结构,意义以及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 ,辞欲巧”的信仰型语言观和“得意忘言”解构性言语观 ;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者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 ,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太平经》有“平言”、“行言”“平行”、“平道”、“行道”等词。王云路认为,这是一组同义词语,正确,但是释其义为“径直讲来”,误。经考,这组词语中的“平”与“行”,都是“言”的同义词。“平言”、“平道”、“行言”、“行道”、“平行”都是同义词连用形式。它们的基本语义都是“言说”,此外,还兼表说话的方式,具有“慢慢地说”的意思。俞理明在这组词语中的第一个字后面断句,释“平”为“尊者对卑者的应对语,意思是免礼。”释“行”为“应对用语,表示上文结束,继续进行以下的活动。”并误。又,古汉语构词有“参互成语兼同义连用”一格,此组词语即其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说文解字注》使用的训诂术语“浑言”、“析言”:“浑言”、“析言”术语的提出在训诂学史上的意义;“浑言”、“析言”在汉语词汇学方面的成就;“浑言”、“析言”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何祥义 《学语文》2006,(5):41-41
“浑言”和“析言”是解释文言词语同义词词义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辨析该类词语的重要手段。浑言,即所谓概其略同,解释同义词词义间的一致;反之,同中求异,辨析同义词词义间的细微差异,则是析言。  相似文献   

20.
原言     
象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方式,但象思维的表达须借助语言。与两种象思维相对应,语言可以区分为量言与性言。量言强调世界之有分别,其语言的建构遵循“同构性四原则”:对应原则、赋值原则、关系原则与形式化原则。性言强调世界之无分别,其重要形式是意象语言,它属于“比兴思维”,其语言的建构体现情景原则、超越原则、联想原则、意味原则、象征原则。量言与性言均属于语言的“特异化”,人们在平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是“日常语言”。日常语言具有不同的意义空间与意味层次,从本质上看,它才是一种可以言说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合一的“中观”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