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阻尼器对高层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工程12层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两种不同阻尼器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摩擦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为高层钢结构耗能减震设备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工程设计中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将金属消能阻尼器布设在剪力墙结构连梁部位,阻尼器能够充分发挥耗能作用,有效控制结构的地震响应,全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适合于结构分析计算的动力学模型,结合一个具体算例,比较了结构设置阻尼器前后的最大层剪力,得到了设置阻尼器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最大限度发挥减震结构中阻尼器的耗能效率,本文研究了黏滞阻尼器耗能占比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基于能量分析法,推导并得出简谐激励下结构弹性和弹塑性状态时黏滞阻尼器耗能比的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并对附加黏滞阻尼器的SDOF体系进行能量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耗能比与频率比、阻尼系数、阻尼指数以及延性系数等参数相关;在地震作用下,将弹性结构的阻尼器出力之和与层间剪力比作为下限,附加阻尼比作为上限,给出阻尼器耗能比与阻尼参数的取值范围,弹塑性阶段阻尼器出力与结构层屈服力比远低于规范所规定的60%。  相似文献   

5.
梁帅  韩冰 《科技风》2011,(6):2-3
将粘滞阻尼器引入网架结构,分别输入两种自然地震波,利用MST2006,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周边支撑网架进行了减震分析。比较无阻尼器和装有阻尼器的网架不同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在地震波作用下,粘滞阻尼器对网架的减震效果明显,安装阻尼器是网架的一种有效的减震措施。提出在周边支撑网架的上下弦杆及沿对角线腹杆布置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提高车辆的乘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对磁流变液体和磁流变阻尼器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传统的车辆振动磁流变阻尼器受力分析模型以单个分析目标为主,忽略了多目标分析的需求。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对于磁流变阻尼器性能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简化的平板结构,得出了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和阀式阻尼力之和的混合环境下阻尼力参数计算公式,揭示出了阻尼力与工作电流、活塞运动速度及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模型为依据,进行某车型的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的受力分析实验,经实验研究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粘滞阻尼器对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振动进行了减振控制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减振结构进行脉动风时程荷载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计算表明在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后,该建筑结构的风振加速度降低,顶层舒适度得到了改善,在风压为0.50k N/m2和0.413k N/m2工况下顶层加速度峰值减小幅度分别为53.90%和82.97%。风荷载作用下粘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具有显著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冰  梁帅 《科技风》2011,(8):14+33
网壳结构中引入将粘滞阻尼器,分别输入两种自然地震波和一种人工波,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双层球面网壳进行了减震分析。比较无阻尼器和装有阻尼器的网壳不同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粘滞阻尼器对网壳的减震效果明显,安装阻尼器是网壳的一种有效的减震措施。提出在双层球面网壳的上下弦最外圈环向杆件上安装粘滞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布置方式。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铅粘弹性阻尼器是利用铅的剪切及挤压屈服后产生垫性变形和粘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其充分利用了粘弹性阻尼器小变形作用下就能发挥耗能作用和铅剪切型阻尼器屈服位移小、极限恢复力大的优点.因此,可以用作结构的风振反应控制和地震反应控制,并且避免了金属耗能器风载作用下的易产生疲劳破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是提高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的有效方法和核心技术。双线圈相比于单线圈磁流变阻尼器来说,无疑其有效阻尼长度较大,可以提供更大的阻尼力,以适应更多的使用场合。但是在增加线圈数量的同时,阻尼器的体积也随之增大,势必导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较小,使之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这里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性能达到要求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更能充分的利用能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非线性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减轻振动装置。为此,通过利用非线性阻尼器,调节和控制阻尼比,对河南砖瓦式建筑结构进行结构减振与振动控制。首先,引入非线性阻尼器,设计非线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分析阻尼系统的动力性质,确定等效阻尼系数;其次,初步设计系统并完成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曲线的建立,然后在减振结构中计算出等效周期及等效阻尼比,通过上述步骤获取的参数和初步设计系统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砖瓦式建筑结构减振与振动控制设计。仿真实验证明,建筑结构减振可以通过应用非线性阻尼器件的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某教学楼为工程实例,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斜向型、剪刀型、人字型、套索型的四种不同安装形式阻尼器设置在建筑物上,对比分析了建筑物的四种工况与原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层间剪力等性能的变化,经分析得到设置阻尼器的结构较原结构层间位移最大降幅达到49.5%,层间剪力最大降幅达到75.4%,其中设置剪刀型阻尼器的建筑工况减震效果最明显,因此,可以确定剪刀型为最佳阻尼器安装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针对变摩擦阻尼器无系统研究方法及具体规范的支撑。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单自由度体系在谐振激励下结构位移、耗能比计算公式并确定摩擦系数、坡面长度、坡度和碟簧刚度等为影响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自编程序对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摩擦系数宜取0.5以上;(2)宜适当增加坡面长度且平面段长度宜小于结构屈服位移;(3)当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不足时,宜优先考虑增大坡度;(4)当增大坡度仍无法满足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耗能需求时,可考虑增大碟簧刚度。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弹簧-坡面变摩擦阻尼器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简要介绍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并利用该方法对弹塑性钢阻尼器的压缩性能进行分析。经过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较好模拟钢阻尼器的压缩力学性能。概述弹塑性钢阻尼器利用金属材料塑性屈服吸收外界能量,由于其优异的耗能作用及简单的结构设计,被多种耗能结构作为核心元件使用,比如弹塑性钢减隔震支座、弹塑性吸能器等。为满足各种工程的不同需求,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各种结构的变形吸能效果,同时为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位移的方法给出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软钢阻尼器力学参数及阻尼器布置数量的选择情况,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地上五十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消能减震中。采用时程分析方法验证了阻尼器减震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在拉力器中的应用,鉴于传统拉力器存在材料种类单一,拉伸倍数小,体积大,使用寿命短,重量大,难拆卸,不易携带等方面缺点的思考,本文采用了新兴智能材料——磁流变液注入拉力器的缸筒中形成磁流变液阻尼器这一方法,并针对其是否具有可操控性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拉力器的模型结构以及尺寸大小。  相似文献   

17.
肖志荣  孙炳楠 《科技通报》2011,27(3):408-411
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都是以电压为已知量,来求阻尼器的出力.而在结构控制中,通常是由控制算法先求出需要的控制力,由此控制力反推出相应的电压,从而控制阻尼器的输入电压来使其产生需要的力.由于MR阻尼器是一种强非线性半主动控制装置,由阻尼器的阻尼力反推其输入电压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学习、非线性拟合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车辆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的隔振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试验对某柴油发动机在橡胶垫和磁流变阻尼器上隔振特性研究,并且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对橡胶和磁流变阻尼器的隔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不同阻尼器的隔振特性,为对发动机进行相应的隔振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粘弹性阻尼器单频动特性参数和环境参数对地面共振特性的影响,提出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本文物理概率清晰,数学模型算法优化且精确度高。在粘弹性阻尼器直升机地面共振设计行业起到工程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垂直简谐激励条件下,通过控制阻尼器运动的加速度幅值和振动频率,测量在相应振动环境下的力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加速度幅值的增加,阻尼器的损耗功率单调递增,有效质量呈现为"平缓减小—临界点—下降"的变化;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其损耗功率逐渐减小,有效质量变化不明显。且通过对比分析损耗功率、损耗因子、阻尼力等特性,可知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较普通硬壁阻尼器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