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承秦制,建立了十分严密的户籍制度,早在汉朝建立前,出身刀笔文吏,深知户籍重要性的箫何,在刘邦入关后,诸将纷纷争取金帛则物之时,萧何却独收秦的律令图书,"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臧之。沛公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相似文献   

2.
周昌其人     
《学语文》2004,(9):85-87,91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吏。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周苛自卒吏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周苛为客。从人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局昌为中尉。  相似文献   

3.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功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周苛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周苛为客。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 周昌为中尉。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  相似文献   

6.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韩信与萧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三杰韩信、萧何与张良,在辅汉灭楚的过程中,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结局各异:萧何终于相位,张良隐退山林。韩信呢?最初,萧何力荐韩信,刘邦拜为大将军;最后,萧何设计,韩信被吕后斩于长乐钟室。对于韩信的一生荣辱来说,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与韩信的功劳比较在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萧何有三大功劳:第一,公元前206年刘邦占领秦都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以后刘邦“所以具知天下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①这不仅在“…  相似文献   

7.
(一)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苛求细枝末节),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音zhuó)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  相似文献   

8.
郭俊臣 《初中生》2009,(7):52-53
【原文】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人,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  相似文献   

9.
这 里所说的“天机”,是指包蕴在个人行为中 的一种高超用心。萧何之为汉相, 前朝没比,后朝难比;后世有青云之志而才学疏浅者,却因为自己力不从心推说萧何有“天份”。其实,只要细看《史记》就可发现,萧何终能“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靠的不是“天份”,乃是“天机”。 其一,识见高远,萧何出身刀笔吏,刘邦为亭长时,就跟他要好,“高祖以吏徭咸阳,吏皆奉送钱三,何独以五”(同上)。临别送礼,金钱虽买不来感情,却能证明态度,只这“独”字,给了刘邦特别的印象,等平定天下,在论功行赏之外,果然就“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徭…  相似文献   

10.
方建明 《语文知识》2005,(10):46-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体貌魁伟,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光和元年,举郡上计到京师。是时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逢望而异之,令左右往让之,曰:“下郡计吏而揖三公,何也?”对曰:“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何遽怪哉?”逢则敛衽下堂,执  相似文献   

11.
秦亡,沛公入咸阳,除秦苛法。诸将至咸阳,皆争取财物,萧何独先收秦承相府图籍藏之,视为治国之宝。治国需要全国图籍,治校同样离不开学校档案。学校档案是广大教职工长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和学校党政管理及其它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档案不仅记载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记载着全校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都具有重要的查考价值。学校档案还是直接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是评价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窗口”,它对学校管…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小传景臣,后字景贤.大德七年(1306年),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钟嗣成《录鬼簿》)睢景臣之词如风管秋声.(朱权《太和正音谱》)史学家笔下的汉高祖(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13.
古文今解     
[古文] 张耳、陈馀,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①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馀.馀怒欲起,张耳蹑②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③"  相似文献   

14.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10):1-1,10
【古文】张耳、陈馀,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①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馀。馀怒欲起,张耳蹑②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馀之桑下,数之日:“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  相似文献   

15.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惟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纜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欤?”乃谓纜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纜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  相似文献   

16.
在《史记》中,“鸿门宴”一节除了在《项羽本纪》中涉及之外,还有另外的三种写法。《高祖本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相似文献   

17.
看到林汉达先生编著的《西汉故事》第三页有董天野先生配制的插图,把张良画成无须少年,觉得不妥,因此笔者想就此考究一下张良的年龄。据《史记·留候世家》载:张良“父平,……(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年,秦灭韩”。书中没有记载张良是遗腹子,可见他在父亲去世时(公元前250年)已经出生。《史记·项羽本纪》又载:“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指项伯)’。”由此可推测出张良与沛公刘邦年龄,相差不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论吏道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能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集》)  相似文献   

19.
兼爱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痰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鉴赏》2009,(6):31-31,56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