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然而,中国人爱下象棋,象棋中马的走法,看似曲折迂回,实则盘旋跳跃,十分灵活。有人从这一点生发出了“两点之间,曲线最美”的感叹。  相似文献   

2.
1934年 2月 2日,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州。早年丧父生活贫困。 12岁离开学校务农。梅县解放后,他上了中学。 1956年高考落榜,一年后再考,被中山大学生物系录取。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农科院生化研究所。 1963年去泰国。 1968年带着家人到香港创业,建立自己的金狮领带厂。 1969年“金利来”品牌诞生。 1981年“金利来”向东南亚市场进军。进入 90年代,“金利来”已畅销于海外 4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宪梓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成功的他从 1976年到 1994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给家乡和祖国各地捐资总额超过 2.3亿元。 1993年 1月 11日…  相似文献   

3.
香港金利来公司曾经和一家报社联合举行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来领带。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一位姓罗的女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带交还给了金利来公司。这件小事却让金利来公司的总裁曾宪梓感动不已。几年后,金利来公司全面进入大陆市场,组建了一个分公司,在招聘经理时,曾先生想到了那位记者。这位记者后来成了经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一般。她到一家合资公司去应聘,外方的经理看了她的材料,没有表情地拒绝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扎了一…  相似文献   

4.
流沙 《现代语文》2005,(3):14-14
香港金利来公司曾经和一家报 纸联合举行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 来领带。 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 一位姓罗的女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 带交给了金利来公司。这件小事却 让金利来公司的总裁曾宪梓感动不 已。几年后,金利来公司全面进入 大陆市场,组建了一个分公司,在招 聘经理时,首先生想到了那位记者。  相似文献   

5.
另类距离     
龚雷 《中学生数理化》2004,(10):24-24,36
我们知道:在几何学中.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接这两点的直线段长度.这在只考虑事物的空问肜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中来说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段最短,但是,如果我们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涉及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种对距离的定义就不一定有道理了例如.在图1的象棋盘中.“马”所在位置到B点的距离比到A点的距离要近.但由于“马”的特殊走法.到A点只需走1步,而到B点却至少要走3步.对这个“马”来说,到B点的“距离”比到A点的“距离”更远.  相似文献   

6.
一天,小点点走着走着,突然被地上什么东西绊倒了。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真讨厌!”小点点生气地说。“对不起!我是曲线,也是线呀!”“曲线?”“你们可以把我拉直,拉直了,就成一条直线了……”曲线说。于是,曲线上两个小点点使劲地拉了起来。很快,一条直线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22 为什么要用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切线 ,而不说“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切线” ?  答 :过去我们定义圆的切线就是“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 ,这个定义显然符合圆、椭圆等一类曲线 .那么 ,能否对任何曲线C都用“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来定义C的切线呢 ?不能  相似文献   

8.
“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公理,也就是说,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利用这个道理可以解决几何中一些最短路线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常常用到平移、对称或侧面展开图将A、B两点间距离转化成A’、B间的距离,使得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 )2 1 为什么要用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切线 ,而不说“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切线” ?答 :过去我们定义圆的切线就是“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 ,这个定义显然符合圆、椭圆等一类曲线。那么 ,能否对任何曲线C都用“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来定义C的切线呢 ?不能。比方说 ,抛物线y2 =x与x轴、y轴都只有一个公共点 ,但只有 y轴是它的切线 ,x轴显然不是它的切线。因此 ,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不一定是切线。2 2 为什么说函数 y=|x|在点x =0处连续 ,但在点x =0处无导数 ?答 :这个结论的数学证明需要用到左极限与右极限…  相似文献   

10.
最短路径     
人生并非一定要走最短路径,有时多绕点弯路,反而能捷足先登!——题记人生经常被比喻成路,人走在上面会遇到许多坎坷,会绕弯,会迷途。如何走最短路径呢?一曾经看过一个笑话。学生问:"能不能证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老师答:"这是公理,不需要证明。比如,在十米之外放一根肉骨头,然后把狗放开,它一定是笔直冲向骨头的,连狗都知道这个道理,还需要证明吗?"看完之后我捧腹大笑,老师举的例子太形象了。  相似文献   

11.
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为了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我特意穿上金利来衬衫,打上金利来领带,胸有成竹地走进初三(8)班教室。正当我准备上课时,一阵分贝不大但全班学生都可听见的声音撞击着我是鼓膜:“嗨,快看啊,金利来!”这情境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此时此刻,我第一感觉是这届初三学生竟然如此放肆,我得杀一儆百,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否则以后的课怎么上?!我怒目寻视,然而当我看到那俩肇事的小不点(钱蓓、王珏)时,发现她俩已低头不语,脸红耳赤,全班同学也都紧张地看着我。一刹那,我改变了主意:她俩的确观察得非常仔细,而这种观察能力不正是化学课要着力…  相似文献   

12.
公理     
老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公理是不用证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同学:"那可不可以证明呢?"老师:"可以。你看,两只狗去争远处的一根骨头,它们肯定笔直地跑,不会拐弯绕道。狗都知道这个道理,还需要证明吗?"  相似文献   

13.
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老师问学生,看到“直线”、“曲线”等线条后都有什么感受。“直线像头发,像我的直尺。”“直线看上去好无聊啊。”孩子们抢着说。“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或许“无聊”这类个人感受已经超出了老师的预期,老师连忙打断学生的话,把“笔直刚劲,富有力量”贴在了黑板上。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老师问:小猫看见鱼,小狗看见骨头,会怎样向着食物运动?学生:沿直线运动.师:其中蕴含什么道理吗?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师:寻求优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整个大自然都充斥这一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路径最短的问题.问题1:如图1-1,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PA PB最小.生(纷纷举手):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B,AB与直线l的交点P就是所求的点.(如图1-2)师:这个问题较容易,它是解决路径最短问题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平面几何中的“将军饮马问题”.问题2: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都知道,平面上两点之间以线段为最短.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解决最短路线问题时,却起着不小的作用.如在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试在直线上找一点C,使点C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即BC+AC最小.很显然,连结点A、点B与直线的交点C即为所求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知道.平面上两点之间以线段为最短.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解决最短路线问题时,却起着不小的作用.如在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想在直线上找一点C,使点C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即AC BC最小,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知道,平面上两点之间以线段为最短.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解决最短路线问题时,却起着不小的作用,如在直线l的两侧有A、B两点,想在直线上找一点C,使点C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即AC BC最小很显然,连结点A、点B,AB与直线l的交点C即为所求的点,如图1.  相似文献   

18.
说到捷径,当然人人都想走,这也算是人的本性之一吧!一提到捷径,我便会想起早年数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我自然认为,所谓捷径,应该就是向着自己的目标笔直走去。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西教育》编辑部转来一封读者来信,信中提及“对于图形,有的人认为是直线,有的人认为是两条射线,一些人对此争论不休。”对于这个问题,究竟谁是谁非,我们暂不下结论,还是先回顾一下直线的表示方法。一条直线,它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记作二线l;用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记作直线AB。因此,我们看到图形“”就可以说成是直线AB,当然我们也呆说成是“直线l经过A、B两点”,或“A、B两点在直线l上”,甚至我们可以说“直线l是由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组成的”。这些说法都正确,它包含了此图所显示的…  相似文献   

20.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比这句广告词更动人的,是“金利来之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