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孩子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启蒙钥匙。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父母很积极地给孩子灌输读书意识,让孩子从小领略读书的情趣,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回忆和思考,会很快转化为无声的内部语言,而丰富多彩的内部语言与思维的早期结合,又会把内部语言和想象提高到新境界,从此就"海  相似文献   

2.
<正>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孩子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在浩瀚的书海中汲取优秀的文学修养,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教给孩子学习方法、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读书则是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负责。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读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才会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孩子  相似文献   

3.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拿着书本缠着父母讲故事的时候,这其实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使孩子获得应有知识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给孩子阅读。尽早对孩子进行阅读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尽早地进入知识的海洋,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每天饭后或睡前花上几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将使孩子获益终生。适宜教育内容 1.培养读书习惯。一个人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而学习的效率却与兴趣和习惯息息相关。因此,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远比让孩子从书中学会什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阅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明确阅读的目标和内容,尽量扩宽阅读量,尽早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交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并及时激励和表扬,以形成习惯。  相似文献   

5.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我们喜欢读书、看报、学习。受此影响,我们的孩子也喜欢阅读,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引导,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方法一故事法对年龄较小又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是非常喜欢的,会使孩子从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如:小芳上小学四年  相似文献   

7.
读书,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对孩子来说.热爱阅读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不是天生就爱读书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将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受益终生,但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积极培养。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要父母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对孩子多加引导,挖掘孩子的阅读潜力,就能让孩子热爱读书,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即:(1)是家里面要多放些书,书橱、书桌,甚至是孩子的床头、沙发上经常放些孩子喜欢看的书,让书籍  相似文献   

9.
英国读书协会主席那年来华访问,得知我国的一些家长在家里读书,时间大都选在孩子入睡以后。这位读书协会主席说,家长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读书,或者同孩子一起读书,这样会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孩子一起读书。这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0.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为了让孩子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阅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很重要,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并且鼓励家长配合老师完成督促孩子阅读的任务,这样会对孩子的阅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会使孩子们对读书充满信心,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倡导孩子阅读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不读书,而在于读什么样的书。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尚不具备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因此广大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此时此刻阅读的童书(新教育实验语)方面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2.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喜欢阅读课外书而着急,总想找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让孩子爱上读书。本文作者虽然没有罗列出多少条条框框,但那种渗透在生活中的做法确实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艳 《教师》2014,(1):89-89
正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这已经被广大的教师及家长所重视,但长期以来,大家只是在孩子的阅读面和阅读深度上做强调,而笔者认为,阅读速度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若孩子不能掌握快速的阅读技巧,学习负担就会加重。学生阅读速度慢,读得吃力,就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造成书读得少了,知识面也就窄了,从而影响其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4.
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哲学家波普尔的父母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波普尔的家里,除了餐厅外,其他地方几乎全是书.在一间特大的藏书室里,放满了弗洛伊德、柏拉图、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和叔本华等名家的上万册著作.  相似文献   

15.
“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倡导孩子阅读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不读书,而在于读什么样的书”。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尚不具备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因此广大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此时此刻阅读的童书”(新教育实验语)方面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我的教育建议是:全家有个固定的读书时间。合理安排一个时间,父母每周应该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可以共同读一本书,也可以各自读自己喜欢看的书,读书时大家要尽量保持安静。注意孩子读书姿势。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意识到正确的阅读姿势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经常观察、提醒孩子,帮助孩子正确阅读。理想的阅读姿势是双腿与地面保持平行,背部直立。椅子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椅子应该有一个直的面不是斜的靠背,椅子的高度应该是足以让大腿与地板平行或比平行稍高一点。定期…  相似文献   

17.
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生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自然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地感知、  相似文献   

18.
梁晓声 《课外阅读》2010,(11):44-45
培养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外在拓展,它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读书,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又一新课题。家庭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亲子阅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点滴谈     
正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用意可想而知。对小学生而言,阅读优秀的作品,会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让读书成为习惯,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一、阅读是孩子最好的娱乐方法之一现代的孩子们学习任务很重,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一、指读的益处 指读,即在孩子阅读时一边用手指着字,一边读出字的音,原则是按旬中文字的顺序,手指要指准那个字,并且眼睛要注意那个字,达到眼、手、口、脑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完成字音、字形的结合工作,使它们合二为一。老师或家长开始教孩子读书或陪孩子阅读时,都可以用此方法,指读不但对孩子识字有帮助,对校正孩子其他方面也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