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管理领域有“细节决定成败”一说,在家庭教育中,细节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发烧了,父母肯定会送孩子去医院。但是如果孩子睡觉打呼噜,父母可能就会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如果我们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和孩子打呼噜这两件事可能是相关的。您可能更要在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2.
孩子总是有那么多“为什么”, 有时疲于应付的父母便会失去耐心而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其实,“为什么”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激情。随着一次次“为什么”的提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越来越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经常持不耐烦的态度,肯定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首先,父母的态度会打  相似文献   

3.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孩子出生,两个人的猜想才尘  相似文献   

4.
安伯怀孕时,她和丈夫约翰每天都会猜想一百遍:孩子到底能长多高呢? 安伯身高只有1.22米,约翰和她不相上下。如果孩子和他们一样高,生活肯定会有许多不便,如果孩子比他们高,会不会嫌弃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5.
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六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会不断挺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谎、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刚,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祖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柞了工具?  相似文献   

7.
母亲眼中的孩子:一个完全的窝囊废 马艳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觉得,这个孩子当初在医院里肯定抱错了!”如果不是极度失望,相信没有哪位父母会这样说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对一些父母说你们把孩子当作了工具,父母们肯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少消费让孩子上各种班;为了孩子我们放着自己家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跑到孩子上的重点小学附近租了一居室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为了孩子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当作自己全部的工作内容……这难道是把孩子当作了工具?表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关颖 《家长》2009,(5):8-12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要以孩子为本,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权利,损害了孩子的权利,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帮倒忙。  相似文献   

10.
问:父母的话,孩子越来越不听,常常回嘴,应该怎么办? 答:这好办。父母批评孩子,孩子回嘴,父母就洗耳恭听好了。孩子回嘴,一说明父母批评孩子的话,孩子听进去了;二说明父母的批评还不到位,孩子还不服气。不服气很好。不服气就请回嘴。孩子回嘴,父母正好找到新的突破口,深入一步再批评。如果批评到位了,孩子不吱声了。如果批评还不到位,孩子还会再回嘴的。一定要欢迎孩子回嘴,要把批评变为讨论,最终服从一个理。  相似文献   

11.
正先要澄清一点:我们所谈的隔代养育,是指祖父母和年轻父母一起抚育孩子的情形,并不是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带的养育方式。因此,在两代人协同养育的过程中,相互借力,相互支持是肯定的,但随之而来的,也会是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和"侵权"纠纷。如果老人明确地知道养育的主体责任人是年轻父母,而年轻父母也勇于承担并且有能力承担的话;如果年轻父母懂得感恩,将化解矛盾的基础根植于此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2.
杨立行 《家长》2012,(1):33-35
在教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使用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会让孩子陷入无奈的境地,导致他们更多的放抗。相反,如果父母在自己的要去中带有尊重,维护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就会少一些。  相似文献   

13.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对孩子了如指掌,从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会发现他们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采取不当手段强行探寻,例如偷看孩子的书信、日记等等,被孩子发现的话,有可能引发“地震”,并最终在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通道上留下一条鸿沟。如果父母因此而站在孩子心灵的小天地以外,在这个复杂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教育模糊的性别导向是造成孩子性别意识失衡的首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性别教育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角色不规范,就会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相似文献   

15.
教育感悟221:教育孩子需要父母联盟,而父母联盟需要合理分工。美国学者对112对4岁孩子的父母跟踪一年的研究发现,父亲主要负责陪孩子玩,母亲更多照料孩子生活,这样分工的父母关系更加积极互动,也有利于孩子特别是男孩的成长。如果相反,父母则会发生较多争执。显然,父母也要扬长补短。  相似文献   

16.
肯定很少有人反对自己的孩子读名著,因为名著中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有独到的语言魅力。名著中几乎蕴藏着青少年成长所需要的所有精神食粮。让名著伴随孩子成长,肯定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如果你是负责任的父母,如果你真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名著中汲取成长的养料,你一定会发现让孩子读名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对此感到非常劳累,可以肯定地说,你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出问题了。你很可能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孩子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孩子自己来负责。做一个父母如果越轻松,你的孩子可以成长的越好。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完全依靠成人才能生活,与成人之间建立的关系成为他身心发展的重要基础。孩子对这种关系十分敏感,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和判断这种关系是否可靠、稳定,以及他是否受到周围人的欢迎,抚养他的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如果他大部分的感受是积极的,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我们说这个孩子拥有安全感。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比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发育得好。有安全感的孩子会依恋父母,非常喜欢和父母在一起,但他不会缠着父母,与父母的短暂分离不会令他过分焦虑。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的这种安…  相似文献   

19.
界限     
朋友来我家玩,看宽宽自己一人睡一个房间,还自己收拾玩具,她感到很惊讶。她的女儿6岁,仍然没法跟父母分床睡。她问我怎样做到不让孩子跟父母一起睡,我笑笑说,如果她知道我的睡眠训练方法,肯定觉得我铁石心肠。父母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容易在孩子的哭闹声中软下来,放弃自己的界限而满足孩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父母的缺点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父母如果给孩子一个平等的环境.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将是父母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