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表现,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它可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3.
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简要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4.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提出赏识教育理论的人认为,如果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令他心灵舒展的成长环境,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它要求家长和学校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细心和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不断为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让他们形成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孩子就会把这种外在的激励转化为他们自身发展的动力,还会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赏识教育绝不是对孩子简…  相似文献   

6.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谢文莲 《教师》2008,(20):85-8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赏识教育?周弘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学生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学生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反而扩大差异,造成更多的失败,教师不得不接受.痛定思痛,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就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谈到赏识教育,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作者周弘。周弘不幸生了一个聋哑女儿,但他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教育和生命之间不可分割的真谛。他认为应该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的不懈追求。因此,周弘通过赏识教育,把女儿从一名哑女培养成"神童",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周弘说,家长们应该都是赏识教育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对幼儿的教育意义重大,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失败、不怕失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也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12.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赏识教育是在把做人的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把做人的责任也让他承担起来,让孩子的无形生命升华的同时,让他们的有形生命经得起风雨磨难。有人认为给孩子无形生命的赏识太多,会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在社会上得不到赏识就会适应不了。学校体育真正的本质是育人,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不易受各种旧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赏识教育。它强调教师、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给孩子机会,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实际上“赏识教育”并非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教你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孩子,赏识孩子的生命,赏识孩子的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诱发已存在于孩子身上的潜能,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下面是几位老师在怎样赏识孩子这个问题上的具体做法,虽略显稚嫩,但相信能给班主任老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黎书柏 《湖南教育》2005,(24):32-32
美国教育家格林·奥马尔指出:“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将赏识当成一种生命需要,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人性需求层次的原则的。”哈佛大学超人研究所的研究也得出“孩子的成才,关键在于激励,只要激励和赏识得法,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的结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来赏识学生呢?笔者认为赏识学生时可采用下列原则和方法。一、用评价式的赏识不如用建设性的赏识14岁的明明在篮球场上练习投篮时,一开始就投中了一个3分球。他的体育老师说“:真了不起!你有敏锐的视力,不愧…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赵瑞琴 《学子》2014,(5):8-8
正有人说,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如果没有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正>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让孩子形成强大的自信心,最终形成"我能行""我最棒"的思想意识。曾经被周总理誉为"国宝"的小学教师霍懋征老师在谈到她的教育理论时,曾提到这  相似文献   

20.
<正>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前行。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一、赏识发自内心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奖,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