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应激事件。随着考试改革与研究的深入,随着心理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考试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考试心理卫生问题的讨论中,考试焦虑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仅探究考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对于群体和外界刺激给予个体的影响研究不多,从考场心理气氛与考场焦虑间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考场设置与管理的则更为缺乏。为此笔者就考场心理气氛作一探讨。一、考场心理气氛的心理卫生意义1.考试焦虑与考场焦虑。考场焦虑是考试焦虑发生的核心环节。从发生的时间维度看,考试焦虑是从进…  相似文献   

2.
考试的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同学们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还取决于同学们在考场上的发挥,一张小小的答题卡,想要填好它,可是大有学问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涂卡类型为防止作弊,考场上一般实行一卷两卡制。“两卡”是指把答题卡分为A卡和B卡两种。A、B卡的主要区别就是  相似文献   

3.
周丹 《教学与管理》2003,(11):78-79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应激事件.随着考试改革与研究的深入,随着心理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考试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考试心理卫生问题的讨论中,考试焦虑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仅探究考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对于群体和外界刺激给予个体的影响研究不多,从考场心理气氛与考场焦虑间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考场设置与管理的则更为缺乏.为此笔者就考场心理气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作弊     
最近看到一道语病题,其中有一句是关于考试作弊的,说“当前学生考试作弊并不鲜见”,意思是考试作弊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此言甚是。这两年的高考,已在考场内使用了手机屏蔽仪,效果自然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面材料,请以“人生处处是考场”或“考试”或“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以下各题同此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场取胜的重要法宝。在备考中,如何跨过考试焦虑和考试怯场等心理这道坎儿呢?一、考试焦虑与怯场的表现1.考试焦虑是考生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有损自尊而高度忧虑的一种负性情绪反映,是在考生备考当中最普遍的心理反映。多表现为对自己完成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紧张、恐惧、心慌、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还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语文考试中作文的考试虽然出现了“话题作文”热,由学生自拟题目,但初中毕业会考作文还是以命题作文为主。我从学生的毕业会考作文中发现了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不会审题,对题下“材”,造成考场作文走“题”,得分平平。“跑题”乃作文之大忌,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形,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意。一、望题生义,张冠李戴有的考生对考题一“望”即止,便茫然命笔。由于这样不分析、不概括就草率匆忙为文,常使作文体裁不合乎要求,或内容与题“背道而驰”。例如:湖南省1999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作文题为《…  相似文献   

8.
校园传真     
《高中生》2002,(8)
设立“舞弊生考场”武汉江汉区68中在期中、期末考试时专门设立了“舞弊生考场”:学生若考试舞弊,以后的各科考试就要被请进“专场”。据调查,自从设立“专场”后,学校还没有发现学生舞弊的现象。该校叶校长说,“舞弊生考场”是为了杜绝一些学生在考试中递条子、翻书等舞弊行为而设立的。他说:“有人不赞成设‘舞弊生考场’,但我们认为,与其让学生考试舞弊,不如设立‘专场’刺激他们一下。刺激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为了教育学生讲诚信。” (陈方)  相似文献   

9.
考场管理的目标应指向哪些方面 ?考场管理的行为又该如何取向 ?随着人们对考试心理健康 ,尤其是考试焦虑问题的日益关注 ,随着现代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笔者认为传统考场管理单一指向维护考场考纪 ,以防止考生作弊为管理目标与行为取向的刚性管理日益显示出它的偏狭 ,将考场管理的目标同时指向优化考场心理气氛 ,进行以帮助考生充分发挥水平为管理目标与行为取向的柔性管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就考场的柔性管理作一探讨。一、考场柔性管理的实质所谓考场柔性管理 ,其实质就是实施考场的“人本管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设置“三种考场”培养优良考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考场”是指“诚信考场”、“关爱考场”和“一般考场”。为遏制考试作弊,培养优良考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三种考场”,并制定较为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遴选不同素质的学生到相应考场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顺利完成考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同学》2002,(1)
考试是高强度脑力劳动,脑力、体力消耗都很大,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机能性障碍,我们常称这些障碍为“考场病态”。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整越充分,发生考场病态的可能性越小。全力以赴地备考,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消除紧张焦虑,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供氧,便不会出现考场病态。在考场上若出现了考场病态,则应采用一些调控技术消除考场病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考试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越临近考试 ,心情越紧张。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 ,即焦虑。“考试焦虑”大多数同学或轻或重地都体验过 ,在当前“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下 ,“考试焦虑”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职业病 ,大量的心理调查表明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情绪中 ,“考试焦虑”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 ,我们认识“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了解“考试焦虑”的心理形成过程 ,掌握“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 ,无疑对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习成绩大有裨益。一、“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考试焦虑”程度有轻有重 ,按焦…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门诊,我们遇到过很多因焦虑而考试失败的学生,他们并非不努力,也并非成绩太差,而是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容易紧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一到考场,脑子一片空白”,陷入“怕自己考不好——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更自责、更紧张”的恶性循环。同样,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同样充满了焦虑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焦虑,家长们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4.
如今凡事讲“快乐”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一些学校和老师也大力提倡“快乐学习”,“快乐考试”。据报载:山东省某市不少小学在期末考试时就进行了所谓的“快乐考试”。这是一种“无考试时间,无固定考场,无标准答案”的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害怕考试,而是像平常学习一样宽松自由。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考试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考试焦虑是影响学生进行正常考试的一种心理障碍。通过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时策。会使学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的中高考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临考焦虑者。其中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怎么"焦虑",却屡次在较大规模的模考中,在中高考的考场上发挥不佳。他们区别于一般的考试焦虑人群,其中尤以成绩较好、成功动机强的学生为多,用一般技术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提高他们应试水平的尝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人群——"考场强迫性分心者"。  相似文献   

17.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教育有一个理念:以考促培。培训考试采用了普教模式,制定考场纪律,一人一桌,严肃考风,严格监考,坚决地杜绝作弊。在考试管理上,突出了两个字:“严”和“实”。严——考场纪律严,处罚严,有的厂矿对考试不合格的,重新进行培训或直接待岗培训;实--考出真实水平。制度的严厉约束,确实促进了考风,推进了培训工作的发展。一、考试内容改革从素质教育出发,培训应当注重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学以致用,直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培训考试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实用性,讲究实际效果,记忆题与实际操作题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考试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以及自编的《考场情境因素问卷》,对144名六年级农村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探讨考场情境因素与学生临考表现、考试结果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44名六年级农村学生的考试焦虑检出率为18.9%;学生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考生对自我的不好感觉、考场中的各种干扰、考场不良习惯都对学生的临考状态和考试结果有着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云忠 《师道》2008,(9):10-10
一位朋友在参加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时,遇到一件蹊跷事:第一场考试是朋友擅长的课目,因此很快就做完交卷了。在下一场考试时,他发现监考老师偷偷地站在他背后抄写答案,然后交给另外一位考生。发现这一秘密后,他出了考场就对同考场的同学说,如果有不会答的题就传纸条。同学连连摇头:“不行,被监考老师逮着就废了!”朋友说:“他敢,我就揭发他作弊!”这时,  相似文献   

20.
每次语文考试都会有令人恼火的事情发生——不是不会,而是没想到、没看清。下次一定注意!平时还有机会,但是高考中考却一年一次。所以,在大家上考场之前,要克服以下常犯的几个毛病。1.“瞻前顾后”。有些同学在考试中不能够专心于一个题目,做着近义词辨析题,却想着字形题甚至语音题的答案是否正确;还不时地看几眼成语题甚至病句题,这不但会分散你的精力甚至会诱发心理紧张。2.“熟视无睹”。语文考试中因审读题目错误而造成丢分是常有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思维的转换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过这种感受吗:连续两三个选出“不恰当的一项”,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