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编辑主体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主体的创造力,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对编辑客体实现创造性的有价值的文化选择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编辑主体的创造力具体表现为编辑主体的超前思维能力、鉴别判断能力、整合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编辑主体的创造力对编辑实践活动和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并造就一大批素质高、创造力强的专家型编辑人才队伍是现代编辑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编辑出版业必须从实质上激发编辑主体的工匠精神,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促进编辑能力的提升,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贡献更多精品。鉴于出版行业编辑由于主流文化不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形成新的思维导向,淡化了工匠精神的核心主旨,市场经济深刻改变着编辑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等多种原因导致工匠精神的缺失,在此分析促进出版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提高编辑从业者的职业能力,精准定位,营造出版行业文化,树立编辑的主体意识,坚实立身之基等方面的具体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编辑文化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文化是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文化在编辑活动中的拓展和延伸。编辑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由表及里构成编辑文化的统一体。编辑文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制约,又为社会文化增添新内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职业性、民族性、阶级性等特征,对编辑活动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是把人当作人的一种价值体系。人文文化指向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人文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在实际生活中集中体现为重视人生的现实价值,表现为对于个人的尊重和关心。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核心和灵魂、精神动力及方向,它奠定了人在人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必须体现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服务,并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一定文化氛困、文化环境和文化力的培养和建设,使之逐步地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创新教育立足于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教师应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敢于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必须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以邓小平理论课为主体的"两课"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主体能力和创造成果,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渐进和对象的成果累积。深刻把握文化的内涵,探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通过文化选择联系起来。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功能。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促进文化的发展、融合及创新,并显示出主体性、历史性、客观性等特点。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是建立在科学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文化判断规定着合理文化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本土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学校文化具有教育性、选择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编辑概念的复合构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精神生产方式的“编辑”和作为社会劳动分工的“编辑”是普通编辑概念的二元内核。作为元概念和上位概念的“编辑”的二元构成中,精神生产的量和二元的量比蕴涵着一个既定的公设。据此,编辑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编辑劳动与创造的潜隐性和特殊性就基本可以认为是一种精神生产量的变化与运动。编辑是精神生产方式与社会劳动分工复合形态的活动。其中精神生产的量的变化决定着其作为特殊运动形式的存在形态。作为应用科学的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因目的而确定的,其侧重点与首要问题是研究在编辑活动中如何提高其精神生产含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身体的存在方式,身体是体育的起点,也是体育的归宿。通过体育我们能更切身的把握身体,通过身体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体育。对身体的理解、尊重和信仰,是促进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文章分别从自然、文化、欲望、主体的维度,对体育中身体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与主体需要的关系是竞技体育内在的、特有性质的反映,是研究竞技体育体系的重要方面之一。探寻了竞技体育对满足主体挑战极限、教育教养、精神需求、健康娱乐、文化审美、物质需求以及商业运作等需要的意义,以期加深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比分析中美体育真人秀节目在拍摄题材、创新意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指出,相对于美国体育真人秀节目,我国的体育真人秀节目存在拍摄题材狭窄,节目类型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本土品牌效应较弱以及泛娱乐化现象严重、体育精神弱化等问题.认为,节目制作方需要不断丰富体育真人秀节目的拍摄题材与类型,增强观众互动性,同时强化节目创新意识,打造本土品牌.政府应当加强引导作用,提升体育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推动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历程,认为中国的体育文化现代化一直没有走出西方体育的文化挟持之中,在体育运动文化层面与制度层面上缺乏影响力与话语权,体育精神文化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和外向化的问题。中国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现代性来代替传统现代性的新探索,中国体育文化自觉之路就是中国新的体育文化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中国体育文化自觉的重点在于正确传承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体育价值观和建构中国体育精神文化现代性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精神实质.人的异化是大多数作家普遍关注的主题之一.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的兽化、人的物化及由此产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畸变.传统文学中的英雄成了被种种社会现实所异化的非英雄和反英雄.这一主题对西方的种种社会问题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毕飞宇是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善写女性、喜写女性的男性作家之一。在《玉米》系列中,作者通过对女性彼此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书写,揭示了乡村底层社会女性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审视女性由于男权文化和自身弱点造成的灵魂伤痛和精神裂变,反思造成女性共同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晋书》《隋书》是唐初官修的两部正史,而山东地区的士人在这两部正史的修撰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山东地区自先秦以来一直是文化发达地区,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汉文化在此非但没有遭到大的破坏,相反仍在继续发展,而江左、关陇两大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文化上略落后于山东地区。因此说山东地区先进的文化促进了该地区学术的发展,并使得该地区学者的学术水平居于领先地位,进而为《晋书》《隋书》的修撰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由蒙昧人进化为智慧人、文明人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育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和追求的崇高精神及其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抓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逐步把工作的重点向校园精神环境建设过渡,由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园精神"的培育塑造与内化转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健全组织,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二是要结合实际,深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三是要拓宽渠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编辑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三大构成要素的制约。它们分别在编辑活动中起着导向、决定和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