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南 《新闻传播》2013,(8):136-137
《中国好声音》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并引发关于节目的广泛讨论,尤其微博围观将其迅速打造为媒介奇观。基于此,从精确定位、口碑传播等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好声音》走红原因,进而以新媒介的传播力为切入点进行媒介奇观学的思考,对台上"梦想奇观"和台下"文化奇观"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短视频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社会上出现一波短视频传播热。本文基于凯尔纳"媒介奇观"理论,试图从短视频热潮这一奇观现象的呈现特征和文化解码两个方面阐释这一充满碎片化时代特征的媒体奇观,借此把握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氛围中,妈祖(海上和平女神)文化在媒介不遗余力的宣传下,给交通娱乐和商业带来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机遇与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更加吸引媒介的关注与发掘,这就使得文化和娱乐商业相结合的空间逐渐扩大,也为人们提供了对文化向往、对娱乐渴望和文化认同的原材料。媒介营造妈祖文化奇观在凯尔纳的媒体奇观论述中,有以麦当劳、耐克为代表的消费文化奇观以NBA和乔丹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奇观有以辛普森为代表的法律和种族文化奇观等,这些奇观特征移植到中国,可以  相似文献   

4.
宋晓蕾 《今传媒》2011,(10):82-84
近来各大卫视流行相亲节目,引发各种争议。针对这一文化现象,与当下媒介研究集中于"娱乐化批判"不同,笔者试以意识形态、媒体神话和媒介奇观理论分析消费主义文化生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热播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一、北京2008奥运——以媒介奇观塑造中国国际媒介形象的难逢契机1.一个充斥媒介奇观的时代盖·德堡在他的《奇观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奇观"的概念。美国的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媒介奇观"的观点:"媒介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  相似文献   

6.
于垚 《新闻世界》2009,(7):65-66
本文选择近两年来引人关注的传媒丈化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结合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分析了《百家讲坛》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并对这一由媒体制造的奇观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媒介奇观视角下的电视相亲节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晶 《青年记者》2016,(17):61-62
媒介奇观理论概述 “媒介奇观”理论是美国媒介文化研究专家道格拉斯·凯尔纳首次提出的.但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法国思想家德波尔在其代表作《景观社会》中提出的“景观”概念,其所谓“景观”是指“被展现出的可视的景观和景色,也可以指一种有意识的、主体性的作秀或者表演”.道格拉斯·凯尔纳以美国当代文化现象和德波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媒介奇观”概念,具体的含义是“包括媒介制造的政治事件、豪华场面、体育比赛在内的,能够充分体现现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能够引导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媒介文化现象”.在其“媒体文化三部曲”之一的《媒介奇观》一书中,凯尔纳细致地分析了耐克、麦当劳、乔丹、辛普森等案例代表的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奇观,这种奇观逻辑被当代电视采用,通过各种传播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8.
荣荣  王晴 《今传媒》2014,(8):10-11
麦克卢汉把媒介理解为"人的延伸",尼克·史蒂文森则认为"媒介在伸展社区界限的同时,使我们接触到了与我们素昧平生的人们的生活"。身处于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被虚拟化、符号化、奇观化。因此,本文以央视一套节目《舞出我人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体奇观理论对节目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体现当下电视娱乐类真人秀节目的媒体奇观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的视觉化,媒介呈现方式由"景观化"向"奇观化"转变,本文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论的基础上,以当代电视文化奇观——《我爱记歌词》为个案,论述电视媒介对于奇观的塑造,继而分析其媒介背后的动力根源,最终试图对电视奇观乃至媒介奇观进行辩证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明星的"群殴奇观"是消费语境下当代文化传播最具时代意义的症候之一。本文认为,"群殴奇观"凸显的是对文化明星从"文"或"讲"到人身的全方位围攻,而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和媒介的大力炒作,终使它变成了精英圈层强加给文化界的"文化暴政"。它反证着在我国建立理性、民主的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生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特定的文化传统、媒介域和媒介素养生产的个体性三个方面,对媒介素养研究进行了冷思考.文章认为,现有媒介素养对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传统国家环境没有进行批判性反思,对媒介素养生产的媒介域也极少注意,因而生产了一个来自异域的奇观,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3.
吉峰  张恩普 《传媒》2015,(12):60-61
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媒介奇观”(media spectacle)的概念,在从批判的角度反观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后指出:“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如体育比赛和政治事件.”传媒时代下,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在一定时间段内,不断地制造话题,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各类多元化的媒体是适合制造大众关注焦点的绝佳平台,活泼的文字、知名人士的参与、画面的绚烂多彩、艺术作品的精美华丽、影视作品中动人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为妈祖文化娱乐化传播提供出创造“媒介奇观”的契机.而“媒介奇观”的存在,也正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种难以规避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4.
宋晓蕾 《报刊之友》2011,(10):82-84
近来各大卫视流行相亲节目,引发各种争议。针对这一文化现象,与当下媒介研究集中于“娱乐化批判”不同,笔者试以意识形态、媒体神话和媒介奇观理论分析消费主义文化生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热播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国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来自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梳理"国风"概念的演变过程,回顾与"国风"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章认为,随着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提高,媒介对国风文化传播的加强,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风"文化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的量化考察、焦点回顾与质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据库CNKI开展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成果的量化考察,并对媒介地理学基础建构研究、媒介地理学作为视角的应用研究、地理景观在媒介中的呈现研究、媒介转向城市与城市文化的研究、传媒奇观与国际文化冲突的研究等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的焦点进行成果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媒介地理学诞生标志、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大成者、媒介地理学研究中的"浙大学派"等进行转化分析,努力呈现中国媒介地理学研究的概况,为其接下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由"网络暴民"现象引发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众传播日益发挥强大的正功能,但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近两年来,几个著名的网络事件生发了"网络暴民"现象,对"网络暴民"现象及网络言论自由与保护人格权等问题的探讨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界和法学界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此问题关注的论文多是对现象的原因特征的论述或从法律层面寻求解决办法.本文则从媒介素养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期望通过对媒介本质、作用的认识培养网民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信息以及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维护公民与媒介、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探求网络舆论空间健康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婚恋约会型真人秀节目为例,对电视文化奇观进行深层次解读,认为娱乐性、消费性、审美性是当前电视文化奇观的另类表征。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电影艺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媒过程中,技术革新、文化多元的客观现象给传统的电影生存模式带来了诸多冲击和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当下国产电影生存环境的全面解析,探索中国电影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媒介审判",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而对被告和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近些年来,我国媒介与司法的关系经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无论从最近的"杭州飙车案"还是车娅婷案件,"媒介审判"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