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泉 《电大理工》2014,(2):56-57
教育发展到今天,时代在不断赋予她新的内容。"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尊重学生,要细致了解学生,要求教师转变"差生"意识,培养赏识意识。本文响应教育界倡导的"赏识教育",分析了"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何为赏识教育入手,谈及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全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赏识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在学生工作实施中赏识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强 《教书育人》2007,(3):28-29
晚19:00,老师们按照预定的通知到会议室开会.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关于"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因为经常提到对学生开展"赏识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经常令人感到困惑,赏识的"度"该怎么把握?赏识与惩罚是什么关系?大家都感到有交流讨论,明晰思想的必要,所以安排了这样一次活动,集思广益,研讨一下,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5.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14-15
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从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中、小学正在开展对"赏识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历来为中外教育家所推崇,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领域的教育,并收到了特殊的效果。通过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教育教学中,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并且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影响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培养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赏识教育法又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因此,将美术教学与赏识教育相结合,可以很好地促进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发展.本文从赏识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赏识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美术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把对人的尊重作为教育开展的基础,通过激励和赏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语文教学同样也离不开激励和赏识。围绕突发事件、课堂质疑和探究学习等环节开展赏识教育,打造出融洽和谐的"情感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构建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14.
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现状及特征为切入点,结合赏识教育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优势,贯穿完整的音乐活动过程,提出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实践策略:提高赏识教育意识,创建快乐音乐教育氛围;增强教师音乐素养,保障赏识教育全面渗透;创建民主音乐活动环境,推进赏识教育深入开展;丰富音乐教学活动,因势利导赏识教育运用;开展家园共育,发挥赏识教育可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由此开展赏识教育是必要的.近年来,我国教育大力倡导赏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有爱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几年前,《学会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在全国各大书店问世。从此,"赏识教育"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赏识教育这一方法却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导致了许多负面的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大背景下,赏识教育被提出。赏识教育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育需求,更人性化,教育方式更灵活。因为孩子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夸奖。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的客观趋势,从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赏识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赏识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了学生,那么当你在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管理好班集体,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要从自身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一、赏识班级里的顽童1.赏识"顽童"的开始——发现闪光点。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
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对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