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是成功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陈香梅出身名门,早年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通讯社,成为20世纪40年代该社的第一位女记者。在与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结婚后,陈香梅定居美国。这以后陈香梅经历了丈夫罹病辞世、个人独自奋斗、最终跻身美国高层政坛并参与国际重大政治活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陈香梅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现在离开新闻采访工作已经很久远了,可是我并未离开‘新闻’与‘写作’,在华府二十多年,足迹也遍及许多国家,我一直保持着过去任记…  相似文献   

2.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主编钱汉东的新书《名人印象》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与60位文化名人的交往纪实,他们包括沈尹默、陈香梅、光未然、吕叔湘、朱东润、臧克家、陈荒煤、孙犁、施蛰存、周而复、  相似文献   

3.
当一名记者,我们经常要面对名人。 采访名人,相对于采访普通群众,要困难得多,要完成一篇出色的名人报道更非易事。那么,我们怎样去和名人“对话”呢? 一、心理调适 一次成功的名人采访,是从记者的心理调适开始的。从采访普通人到采访名人,采访者有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不卑不亢的心理,是记者采访名人的前提。 正确认识名人。有的记者采访名人自信心不足,面对名人,畏手畏脚,过于拘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调动不了采访对象的积极性,打不开对方的思路。这样的采访往往索然无味,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和名人相比,普通记者也许没有做出他们那么大的成就,阅历也可能没有他们丰富,我们应该尊重名人和他们取得的成就,但名人并非高不可攀。事实上,记者和任何采访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名人也不例外。而且,名人更非完人、超人,他在所在的领域可能学富五车、功成名就,享有崇高的威望,但对别的行当,他可能就知之甚少。因此,采访名人,我们大可不必自视低人一等,而要树立与名人平等交流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作的需要,笔者曾采访过不少名人。在走近名人的过程中,对采访名人的技巧有了诸多感悟。是以记之,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摆正位置是采访名人的基本前提。那是1993年12月8日,在经过数年犹豫、几番曲折之后,笔者终于走进了王洛宾先生的家门。此前,笔者曾不只一次地萌生过采访王洛宾先生的念头,但一直未能成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吗?不是。当时笔者和王洛宾先生一同供职于新区军区,两家相距不超过800米。那么,原因到底何在?理由自然可以找出许多,但最主要的,是名人形象在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树起了一道心理屏障:人家是举世闻…  相似文献   

5.
一位美国朋友听了陈香梅的讲话后说:“人家说安娜(陈香梅的英文名字)漂亮,没料到她的言词更漂亮。”是的,陈香梅的文章与言词一样如行云流水,声情并茂,文思才涌,读后令人心潮激荡,叹赏不已。二百多万字的《陈香梅全集》是“才女安娜”大半个世纪椽笔才情的总汇。 陈香梅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小喜欢读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杂赋以及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都在她的涉猎范围之内。正是这种古典文学的养分涵养了这位才女安娜,使她具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陈香梅常说,“看书、读书、写书是我的最爱。”在《陈香梅全集》…  相似文献   

6.
所谓名人,就是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或造诣很深的人,也有一些是因时、因地、因环境而成为一时的名人。 采访名人,不同于采访一般人,因名人的社会活动较多,时间宝贵,他们出来活动,一般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些名人还有些小脾气,眼界很高,根本不把小报的记者放在眼里,因此,采访名人之前,必须要做一番精心准备,决不要贸然行事。 采访名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记者应该是万事通,这就要求当记者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7.
“消息来源有偿”的现象已非罕见。这种情形更多地发生在“名人”身上。由于名人本身的效应,公众自然希望能够得到关于他们的消息,这也驱使更多的记者去关注这些名人。当名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成为一种求大于供的稀缺资源之后,他们(包括经纪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金钱法则来筛选要求采访的记者。这种情形在欧美等地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把其称为“支票簿新闻’。 不光是采访名人可能要付费,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过程中,金钱同样是打通采访渠道的制胜武器。在美  相似文献   

8.
李艳华 《新闻前哨》2004,(12):39-40
采访名人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名人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接受采访;接触记多,对采访的要求相对较高。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采访他们的时候必须掌握技巧,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由于基层媒体影响力不够大等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采访名人大多被中央、省级媒体所垄断.即使基层媒体有过零星采访,对名人而言,不少也是应付而已.因为在他们眼里,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问题没碰到过.因此,基层媒体记者要想成功采访名人,可谓难之又难.  相似文献   

10.
当了几年记者,磨磨蹭蹭跟着别人学步,仔细想来也采访了不少名人名家,静下来梳理梳理,也到觉得还有那么点“谱”。不怕贻笑同行,冒昧写在这里。一名人名家周围大多有一大群崇拜者,什么歌迷、影迷、书迷等等,他们把自己崇拜的对象完全理想化了。在这种众星捧月的情况下,名人名家常给人造成一种神秘感,似乎他们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又给记者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名人名家不好接触。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错觉,许多声望卓著的文艺界知名人士,为人都很谦逊、真诚,很容易接近。记者在采访前作好了各种准备,就可以获得要想得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或是地位高有名望,或是取得杰出辉煌成就等等。他们是公众关注的对象,记者追逐的热点。公众希望了解名人的动态和思想,记者自然能以采访到名人感到成功和满足。然而,既然是名  相似文献   

12.
采访名人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名人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接受采访;接触记者多,对采访者的要求较高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记者睿智并在采访中掌握技巧,“七分采,三分写”,采写名人稿件采访过程尤为重要,只有采访成功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到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采访对象知名度愈高,这条新闻的价值就越大。所以,当记者的总想采访名人,以便使自己的报道播、发于重要时段或版面。然而,名人们要么公务繁忙,要么被身边的警卫团团围住,采访他们,谈何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出色地完成对名人的采访任务呢?经验丰富的记者们大都有这样一个共同感触:仔细琢磨好采访时的第一句问话,力争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这对整个采访来说,如同初战告捷,即奠定了整个战斗胜利的基础,作用至关重要。采访名人时第一句话应该问些什么,这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及其学识、性格、心…  相似文献   

14.
王延辉 《新闻窗》2006,(3):79-79
关于名人的报道,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要从分析名人心理特征人手,探索采访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名人的报道, 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实际情况来看,名人是忙人,难得有整块时间坐下来与记者大侃其经,但这还不是采访名人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是怎样报道谢军卫冕的──采访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卫冕赛体会黄振中采访名人难,在国际大赛中采访名人更难。在随谢军去摩纳哥采访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卫冕赛中对此体会较深。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卫冕赛有其特殊性,双方棋手都怕干扰,对记者采访挂出免人牌。中国国际象...  相似文献   

17.
穆安庆 《青年记者》2009,(14):82-83
对名人的采访,除了具备一般的采访程序和采访策略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采访策略和采访艺术。 采访名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采访名人,谈他自己本人经历的人生故事,包括自己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采访此名人,来了解彼名人(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的故事或特定时间和环境里的某个特定事件。本文要谈的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即通过采访名人,来采写其自身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8.
对名人的采访,除了具备一般的采访程序和采访策略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采访策略和采访艺术. 采访名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采访名人,谈他自己本人经历的人生故事,包括自己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采访此名人,来了解彼名人(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的故事或特定时间和环境罩的某个特定事件.  相似文献   

19.
“天下名人馆”何处去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31日朱健国1993年6月18日,深圳宝安区大楼顶上突然直立了一排鲜红钢筋大字──天下名人馆预展馆。楼下彩旗飞扬,掌声如雷,“天下名人馆”预展馆开幕仪式正在隆重举行……“首先,请陈香桃女士(陈香梅的...  相似文献   

20.
陈香梅说:中国现代史由外国人来写,太可惜了!美荣华人陈香梅女土,最近在京接受一家报纸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最缺少的是历史书,没有一本原本的现代史。而且,国内的人物不愿意写自传淇实传记文学自身就是一种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就是一部历史,如果不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