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活动,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按一维及简单的二维分类,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做法。同时,结合秋季特点,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落叶,将生活与游戏相结合,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有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科相对抽象和枯燥,幼儿园的数学内容也不例外。如何让孩子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和运动的特点,将幼儿的数学学习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数学融入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在培养孩子对数学兴趣的操作中,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能真正用到数学。  相似文献   

4.
教师通过对幼儿持续玩"连连看"游戏的情况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表现适时指导并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教育就是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获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结构游戏正是由于符合幼儿的动手操作需要,所以成为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虽然,在幼儿园的各类游戏中,结构游戏占有一定的地位,幼儿几乎天天玩积木、插塑等,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会玩、玩好,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的结构游戏呢?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运用玩教具,让幼儿在趣味中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让幼儿学中乐,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7.
游戏与数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游戏中包含数学思想,数学中包含游戏精神,两者在性质、结构、实践等方面非常相似。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把所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枯燥、重复的数学学习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为动态的数学活动,使整节课既有温度,又不失深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本文结合本校备课组《算"24点"》磨课历程,阐述如何挖掘教材内涵,以及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想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积极因素。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情况却完全不同,它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趣味地学习,易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幼儿非常喜爱玩扑克牌,这种材料又简单易取。我和女儿对扑克牌百玩不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于是我设计了一套特别适合家庭玩的扑克牌系列游戏,把数学教育溶于其中。通过玩这套游戏,能使幼儿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幼…  相似文献   

9.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此教材编入了一些游戏活动,旨在通过“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并不能简单以为学生想玩,活动中就一定能玩得出效果来。事实上,想玩只是个前提,游戏活动中还要让学生能玩,直至会玩,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游戏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游戏的有效性,让孩子能更好地“玩”呢?,下面试结合“玩跳棋”的游戏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魏晓晴 《广西教育》2013,(25):96-96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渴望学到新的知识,但是注意力非常不稳定,认识一切事物都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乐于学习数学知识。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尚红艳 《教育导刊》2004,(22):46-47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为了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我园每个班都在晨间开设了班级区域活动,在这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创作,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弱智儿童“学中玩”教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阶段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导的阶段.低年级中度弱智儿童便相当于处在这一幼儿时期,游戏是这些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取"学中玩"的教学方法,使弱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中度弱智生,在嬉戏娱乐活动中接受知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玩“吹画对印”游戏,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其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陈欣平 《考试周刊》2010,(21):224-225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我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园从"数学问题解决"出发,以中班数学游戏"玩骰子比多少"为例开展实践研究,以探索"问题解决"对丰富幼儿数学知识经验、发展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并思考影响幼儿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因素,从而探寻基于"问题解决"的幼儿数学教育相关策略。问题情境一:"你数得慢,我不跟你玩了!"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三三两两玩骰子。红红跑过来告状:"我和明明玩骰子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教师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行为,在具体活动中贯彻落实《纲要》,我们以“做中学”理念和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动手做、游戏乐”的实践研讨活动。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探索性材料,创设支持性环境和游戏化氛围,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做做玩玩,在做中玩,在玩中乐,激活了幼儿的智慧潜能,真正实现了主动学习,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现谈谈活动的效应和思考,期望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德湘 《教育导刊》2006,(12):47-47
手心手背(跑的练习)三人玩。幼儿有节奏地念“手心手背”。当念到“心”或“背”时,各伸出手心或手背。若同时伸出手心或手背,需重做一次。三人中有一人伸出的手与其他人不同的为追捕人,另两人为被追捕的人。砸沙袋(跳、跑的练习)四人玩。分甲、乙两组,每组两人,甲组为砸沙袋人,分别站在投掷线后;乙组为被砸人,在线边沿来回奔跑,躲闪砸来的沙袋,被击中者停止游戏出场外。乙组另一人如能接到沙袋,停止游戏的幼儿可重新参加游戏。如两人都被击中,两组交换位置,继续游戏。解带子(跑的练习)两人玩。场地放两张小椅子(相距1.5~2米),系上两条布带…  相似文献   

18.
朱佳涵 《辅导员》2011,(36):29-30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对他们有着很大地吸引,也是他们每天不可缺少的活动。而游戏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既能调动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并且也体现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同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下面结合自己半个月在杭州的见习,谈几点浅见。一、在生活场景中感知数学  相似文献   

19.
找呀找朋友     
顾聘 《早期教育》2010,(3):50-50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加上游戏情节,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如在教4的组成时,我提供给幼儿每人4片双色花片(一面是红色,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在教室外的走廊空出一块大的场地,教师开设了自发游戏区——"好玩区"。在这个区,幼儿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在这个区,教师没有提供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玩具,也没有规定区域主题和活动规则,一切由幼儿自主。一次谈话活动后,教师让幼儿在这个区自由游戏,幼儿顿时傻了,不知道要玩什么、怎么玩。和当初新设立的活动区轰轰烈烈的"抢位大战"相反,来"好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